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4.3国际合作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答案】B
【详解】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某些环境问题通过大气环流、洋流等大尺度的物质流动使其影响大大超过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A、C、D三个选项只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可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到大洋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等地区,B对。故选B。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3.下列关于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无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
D.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
【答案】2.D 3.D
【分析】2.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A正确;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B正确;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C正确;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3.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A错;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增速,减轻环境问题,B错;“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使森林净化大气的功能增强,有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C错;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D对;故选D。
【点睛】环境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环境污染没有国界,许多环境污染事件超越本国国界,甚至影响全球。造成污染的国家应当根据形成污染的份额承担其消除影响的责任。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控制平流层中臭氧空洞而实施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 )
①《京都议定书》②《蒙特利尔议定书》③《生物多样性公约》④《维也纳公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①错误。《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②正确。《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③错误。《维也纳公约》明确指出大气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合作行动,保护臭氧层,④正确。故选:D。
【点睛】《维也纳公约》鼓励政府间在研究、有计划地观测臭氧层、监督氯氟烃生产和信息交流方面合作。该公约缔约国承诺针对人类改变臭氧层的活动采取普遍措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蒙特利尔议定书是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于1987年9月16日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下列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直接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C.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D.认购绿色标志产品
【答案】5.D 6.A
【分析】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②、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①、④错。故选D。
6.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发赤潮等,直接影响和危害其他水生生物正常生存,A对;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从而防止臭氧空洞。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的最主要原因是,减少尾气中的铅毒;认购绿色标志产品,就是在用最有效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环保,同时做绿色生活方式的领跑者,保证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与安全。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对环境的保护,但不能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B、C、D错。故选A。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3)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一般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8.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土壤盐碱化
9.下列国际合作协议中,主要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维也纳公约》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D.《巴黎协定》
【答案】7.D 8.D 9.C
【分析】7.有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不同,对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有别,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因此全球所有国家不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择D项。
8.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弃物跨国转移等。ABC项错误。土壤盐碱化是小范围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D项正确。选择D项。
9.《维也纳公约》主要是解决平流层臭氧空洞问题的,A项错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主要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BD项错误。《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主要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空气质量的,C项正确。故选C。
【点睛】全球性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
1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应积极( )
A.推广节能减排活动 B.发展重工业
C.治理环境污染 D.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A
【详解】气候变化与人类砍伐森林及排放CO 等有关。因此缓解气候变化应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活动,减少CO 的排放,积极植树造林,A对。发展重工业会大大增加CO 的排放,B错。治理环境污染只能是治标,节能减排才是治本,C错。减少SO 的排放主要减少酸雨污染,而不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D错。故选A。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公约在我国( )
①具有法律效力②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③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④是制定《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11.D 12.D
【分析】11.根据材料提示,《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我国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和其他法律一起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但不是制定《宪法》的依据。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12.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②③符合题目要求,①④不符合。故选D。
【点睛】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积极关注和参与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愿意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十几件。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上午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气候变化问题
14.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早日执行( )
A.俄罗斯 B.马尔代夫 C.中国 D.美国
15.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承担“减排”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温室气体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不用承担“减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答案】13.D 14.B 15.D
【分析】13.《京都议定书》是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所以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气候变化问题,D项正确。根据题意,该会议主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酸雨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以及核扩散问题关系较小,ABC项错误。故选D。
14.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国家安全影响很大,B项正确。俄罗斯、中国以及美国国土面积较大,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危害要比马尔代夫小,ACD项错误。故选B。
15.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多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但不能说地球上温室气体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但也应积极承担“减排”的义务,B项错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本着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国际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的永久性主权原则,预防环境损害原则,共有资源共享共管原则,合作保护人类环境原则,不损害域外环境原则,共同但有差别的保护全球环境责任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等。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1)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哪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列举两条为应对该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可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的领域。
【答案】(1)全球变暖。原因:美国工业发达,对能源的消耗量大,CO2排放量大;中国人口规模大,能源消耗量大,CO2排放量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等。
(3)气象卫星监测领域;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等。
【分析】本题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涉及环境问题及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1)低碳经济主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居世界前两位,但主要原因存在差别。美国CO 排放量大主要原因是美国工业发达,对能源的消耗量大。中国CO 排放量大是因为中国人口规模大,能源消耗量大。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的措施。我国能源结构有待调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促进高耗能专业的转型。立足长远,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等。
(3)为应对全球变暖,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领域主要从气象监测、低碳减排等方面说明。如在气象卫星监测领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全球环境基金(GEF)是以改善全球环境为目标的国际金融组织,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帮助其开展有益于全球环境的活动。读某年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环境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的原因是:_________。
(2)全球环境基金最关心的两个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气候变化,目前是指_________,为此,许多科学家和各国政要多次举行会议,研究对策。可见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加强__________。
(4)控制臭氧损耗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
【答案】(1)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既面临发展问题,又面临环境问题
(2)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3) 全球变暖 国际合作
(4)减少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寻找替代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制冷剂;加强国际合作;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等(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全球环境基金为背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相关知识,考查读图分析及综合思维能力。
(1)全球环境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的原因主要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严重、资金缺乏等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把有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既面临发展问题,又面临环境问题,更需要大量外部资金来治理环境。
(2)由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分布图可知,占比最大的是生物多样性,其次是气候变化,因此全球环境基金最关心的两个领域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3)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全球变暖。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国际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损耗主要是由制冷设备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等导致的,对这些物质的生成量和消费量要加以限制,寻找替代品、减少或氯氟烃化合物向大气中的排放,是防止臭氧损耗的有效措施,臭氧空洞属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全民共同参与。
【点睛】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_沙漠,分析其原因。
(3)简述呼伦贝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有哪些
(4)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高大山地 青藏高原
(2)塔克拉玛干 水资源比较缺乏或者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
(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
(4)主要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解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背景,考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
【详解】(1)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且周围山岭环绕,尤其是南部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加重了干旱。
(2)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周围高山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水资源比较缺乏或者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难以治理。
(3)海拉尔地区荒漠形成的原因要从人为原因角度分析。主要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包括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该地距离海洋较近,水汽相对丰富,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可以利用和容易被治理的原因为水分和植被覆盖好。
(4)考查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其中人为原因起到主导作用。自然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为原因包括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比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
【点睛】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4.3国际合作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3.下列关于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无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
D.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控制平流层中臭氧空洞而实施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 )
①《京都议定书》②《蒙特利尔议定书》③《生物多样性公约》④《维也纳公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下列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直接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C.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D.认购绿色标志产品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一般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8.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土壤盐碱化
9.下列国际合作协议中,主要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维也纳公约》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D.《巴黎协定》
1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应积极( )
A.推广节能减排活动 B.发展重工业
C.治理环境污染 D.减少SO2的排放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公约在我国( )
①具有法律效力②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③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④是制定《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上午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气候变化问题
14.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早日执行( )
A.俄罗斯 B.马尔代夫 C.中国 D.美国
15.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承担“减排”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温室气体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不用承担“减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1)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哪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列举两条为应对该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可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的领域。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全球环境基金(GEF)是以改善全球环境为目标的国际金融组织,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帮助其开展有益于全球环境的活动。读某年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环境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的原因是:_________。
(2)全球环境基金最关心的两个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气候变化,目前是指_________,为此,许多科学家和各国政要多次举行会议,研究对策。可见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加强__________。
(4)控制臭氧损耗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_沙漠,分析其原因。
(3)简述呼伦贝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有哪些
(4)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