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16: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习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生态可持续发展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
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发展性、共同性三个基本原则
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公平
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全球变暖 D.水旱灾害频繁
4.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性的环境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闽浙丘陵
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环境效益主要作用是( )
①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
③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④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地肥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8年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各方一致同意要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
A.经济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B.禁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相互协调
D.控制人口规模,维持在当前的水平
8.“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迷恋着过去那种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如今让中国“体质”、“颜值”都有了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国,正在重现眼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人定胜天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因地制宜的思想 D.人地协调论
10.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6年11月4日,196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世界各国商讨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2.《巴黎协定》落实后,直接受惠的主要产业是
A.交通运输业 B.现代服务业
C.绿色能源产业 D.石化工业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14.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15.(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系统中,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________是条件,________________是目的。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从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在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来源问题的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在各类生态农业模式中,“四位一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为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结构图。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气体);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______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生产提供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1和2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图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请选择正确的代码填入图中对应的字母下(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臭氧层空洞;②全球变暖;③酸雨 A B C 。
(2)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3)为了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是 、 、共同性、阶段性。
19.(2017·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马尔默部长宣言》提出:“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我们所面临的就是通过促进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战略的寿命周期来改变这些不可持续的方向。”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具体的制造过程,是独立公司的行业战略,要在更多的公司乃至一个地区使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应运而生。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企业间主要废料交换流程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 、 、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 。
(2)我国废旧电池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你认为用生态工业的观点如何解决废旧电池的危害问题
(3)若上图中发电厂是我国秦山核电站,请你用生态工业的观点,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D表示 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5)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 战略、 战略、 战略、 战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习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生态可持续发展
【答案】D
【详解】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D正确,BC错误;没有体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
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发展性、共同性三个基本原则
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公平
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遵循的三个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故A正确;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三个基本原则,故B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资源和环境共享,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故C错误;共同性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义务坚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环境资源等问题上加以制约,故D错误;故选A。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全球变暖 D.水旱灾害频繁
4.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性的环境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答案】3.C 4.C
【解析】3.据图可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而全球气温变化则出现波动上升的特征,因此其反映的环境问题为全球变暖,C正确。故选C。
4.全球变暖、酸雨等跨国性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的努力,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C正确。故选C。
【点睛】公平性原则主要指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公平享用地球;持续性原则主要指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应秉持公平共享的原则;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应共同面对生态环境问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闽浙丘陵
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环境效益主要作用是( )
①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
③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④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地肥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5.C 6.D
【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式中有苹果种植,而苹果属于温带水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BD错误。而模式中又需要大量利用沼气,需要气候相对温和地区,三江平原纬度较高,不利于制沼,A错误。故选C。
6.题目要求是环境效益,而②③是经济效益,①④属于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环境效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8年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各方一致同意要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
A.经济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B.禁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相互协调
D.控制人口规模,维持在当前的水平
8.“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答案】7.C 8.A
【解析】7.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C正确。故选C。
8.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共同采取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体现了共同性原则,A正确。故选A。
【点睛】公平性原则主要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之间对于地球的环境和资源的公平享用,如保护大熊猫;持续性原则主要强调人与子孙后代对于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持续享用,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共同性原则强调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共同性,需要各国和全体人类共同承担责任,如“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迷恋着过去那种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如今让中国“体质”、“颜值”都有了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国,正在重现眼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人定胜天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因地制宜的思想 D.人地协调论
10.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答案】9.D 10.C
【解析】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思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D对。
10.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是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斩伐养长,不失其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做法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只有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做法是只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打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故选C。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6年11月4日,196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世界各国商讨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2.《巴黎协定》落实后,直接受惠的主要产业是
A.交通运输业 B.现代服务业
C.绿色能源产业 D.石化工业
【答案】11.B 12.C
【解析】11.气候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商讨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故B正确。
12.由材料可知:《巴黎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主要手段。优化能养消费结构,采用清洁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改进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等措施均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巴黎协定》落实后,直接受惠的主要产业是绿色能源产业,故C正确。
【点睛】本题为基础性题目,容易。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14.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13.D 14.A
【解析】1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气候异常和石油污染,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会造成鱼类死亡,渔获量会减少,但捕捞上来,但捕捞上来的鱼会大小不一。根据材料,我国海洋渔获量减少,且多为小鱼,说明渔业资源衰退,主要是原因是过度捕捞。故选D。
14.捕捞上来的都是小鱼,说明捕捞次数过多,应实行季节性休渔,使鱼类繁殖生长。改革渔具,加密渔网,可增加渔获量,但捕捞的鱼会更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可促进海洋开发,但与渔业发展无太大关系。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可为鱼类制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但与捕捞到的都是小鱼无太大关系。故选A。
15.(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原则。
【详解】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国情不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相同,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阶段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推进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方面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国情不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相同,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故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正确。故选B。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系统中,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________是条件,________________是目的。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从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态可持续 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详解】(1)据材料及课本可知,在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生态是基础,经济是条件,社会是目的。
(2)据材料及课本可知,可持续发展存在三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公平性原则:涉及资源分配上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的关系。持续性原则: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共同性原则:涉及跨国界的环境问题解决中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或“协议”。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在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来源问题的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在各类生态农业模式中,“四位一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为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结构图。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气体);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______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生产提供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1和2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1)温度 湿度 二氧化碳 氧气 燃料(能源) 有机肥料
(2)生产过程2
(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掌握以及生态农业在我国推广和实施的意义,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应该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回答。
【详解】(1)日光温室类似于温室大棚,通过增强大气逆辐射升高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而猪呼吸、沼气燃烧等均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又为猪生长提供氧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猪的粪便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生活用能源,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提供有机肥料。
(2)生产过程2环境效益最大,其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废弃物并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3)推行生态农业可以从生态和经济两个角度去考虑。从生态上来说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经济角度来看,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图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请选择正确的代码填入图中对应的字母下(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臭氧层空洞;②全球变暖;③酸雨 A B C 。
(2)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3)为了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是 、 、共同性、阶段性。
【答案】(1)① ③ ②
(2)土地荒漠化
(3)持续性 公平性
【详解】(1)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氨烃化合物的排放,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的,所以A对应①;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危害,所以B对应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及毁林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C对应②。
(2)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主要包括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共同性、持续性和公平性。
【点睛】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疆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19.(2017·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马尔默部长宣言》提出:“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我们所面临的就是通过促进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战略的寿命周期来改变这些不可持续的方向。”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具体的制造过程,是独立公司的行业战略,要在更多的公司乃至一个地区使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应运而生。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企业间主要废料交换流程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 、 、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 。
(2)我国废旧电池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你认为用生态工业的观点如何解决废旧电池的危害问题
(3)若上图中发电厂是我国秦山核电站,请你用生态工业的观点,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清洁能源 清洁生产过程 清洁产品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
(2)开发新技术,出台支持废旧电池处理企业的新政策,促使废旧电池的循环再利用,并形成产业化。
(3)核电站排放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流或是海洋中,往往会给水体生物带来影响,引起大量生物死亡,鱼类失去生存条件;核电站用完的核废料要安全埋放,以防有害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危害人体及其他生物。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两个知识点。第(1)题为理论知识。
第(2)(3)题为生态工业观点的具体应用,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考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D表示 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5)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 战略、 战略、 战略、 战略。
【答案】(1)A.人的管理调控 B.经济 C.社会 D.生态
(2)生态 经济
(3)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阶段性
(4)B
(5)环境战略 稳定战略
【详解】(1)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中B吸纳劳动力、科技等,产出产品、资金等,表示经济系统,C向经济系统提供劳动力,表示社会系统,D向社会提供环境资源,表示生态系统。图中A位于中心环节,与各个系统都有双向联系,表示人的管理调控。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四个基本原则。
(4)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不符合环境道德。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