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中考试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北·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曲线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持续趋于均衡 B.20%土地集中40%人口 C.2010年极度集中 D.持续趋于不均衡
2.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气候 C.资源 D.经济
(2021·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期中)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二期中)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在产业性质、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产城融合(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的典型特性。扬州市城市空间呈“年轮”式圈层格局,其中内圈层为内城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1.5km;中间圈层为外城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5km;外圈层为近郊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10km。下图为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49~2017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的总体演化特征是( )
A.由内城区沿运河呈带状向近郊区扩展 B.由内城区呈同心圆模式向近郊区集聚
C.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均衡扩展 D.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逐渐扩展
7.导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演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②古运河水运的复兴 ③市中心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市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扬州市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有利于( )
A.缓解城市环境污染 B.扩大城市规模 C.降低通勤成本 D.解决城市用地不足
(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镇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①1990年以来北京出现逆城镇化②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
③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④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城镇化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北京出现“逆”城镇化的影响有( )
A.北京房价最终得以遏制 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
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D.导致中心区“空心化”
(2022·山东·莒南第二中学高一期中)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企业管理组织、市场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所从事的经营性事务活动。下图为以武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等距离3km作向外推移的圈层缓冲区,所统计出的每个圈层内商务服务企业数量所占武汉服务业企业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服务业属于商务服务业的是( )
A.人力资源服务 B.住宿服务
C.餐饮服务 D.美容美发服务
12.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空间分布中( )
A.距市中心越近企业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B.企业数量在15~24km圈层达到峰值
C.距中心6km左右的企业数量最多
D.都市圈外围没有形成集聚的次级区域
13.武汉市商务服务业密集区( )
A.地铁站点密度小 B.土地租金较高
C.商业网点密度小 D.金融企业稀疏
(2022·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高一期中)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间关联度高 B.生产技术成熟
C.国际市场需求 D.劳动力成本低
15.疫情期间,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
16.(2022·山东菏泽·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迅速增大。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住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
(1)从迁移者角度简述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大城市的原因。
(2)广州外来人口来自不同省份,据图归纳广州市的人口来源特点。
(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上海外来人口中,自安徽迁出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
17.(2022·宁夏·银川二中高一期中)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2021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更容易形成商业中心的是____,容易形成居民区的是____
(2)该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以下属于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____(填写序号,多选)。
①小农经营②水利工程量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科技水平高⑤商品率低⑥单位面积产量高
(3)该城市拟在C或D处新建一个印染厂,选择在____处更合理。
(4)图中铁路穿过城市中心地区,这会给该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8.(2022·广东·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分析其原因。
(3)请从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9.(2021·浙江·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作物需水量是在理想的生长条件下,作物从种植到收获所需的蒸散量,表1为冬春小麦生长阶段下图为新疆地区小麦生长阶段需水量。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尤其是绿色水稻面积的扩大,其水稻单产是全国的1.4倍,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的2.5倍。
新疆冬春小麦生长阶段
播种 抽穗 成熟
春小麦 3-4月 5-6月 7-8月
冬小麦 9-10月 5月 7月
(1)简述新疆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并从气候与作物角度分析原因。
(2)说出新疆水稻高产的自然优势,并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大量出口的原因。
(3)你认为图示新疆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请说明理由。
20.(2022·四川·自贡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在-3℃时果树会被严重冻伤或冻死。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攀校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上市。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图为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和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据图片和材料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
(2)说明攀枝花市发展芒果深加工的区位优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中考试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北·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曲线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持续趋于均衡 B.20%土地集中40%人口 C.2010年极度集中 D.持续趋于不均衡
2.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气候 C.资源 D.经济
【答案】1.D 2.D
【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 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距离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持续趋于不均衡,D正确、A错误;20%土地集中20%人口,2010年人口分布均衡,均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BC错误;故选D。
2.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D正确;气候和资源随着年份变化小,BC错误;环境目前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A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以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为界。
(2021·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期中)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B 4.C 5.A
【解析】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两图的纵坐标应为人口密度,世界上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总体而言,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左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海拔。降水极少的地区,气候干旱,多为荒漠或无人区,人口密度小,随着降水的增多,人口密度显著增大。但随着降水的进一步增多,由于气候过湿,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的增长又趋于减缓,所以右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年降水量。②③正确,①④错,故选B。
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密度并非均匀递减,在1000m以下的地区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在1000m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降速变慢。人口密度也并非随着年降水的减少而均匀增加,在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增速变慢。①②错,③④正确,故选C。
5.图中A点的海拔约为4000m,可能位于青藏高原; C点海拔接近于0米,不可能位于四川盆地;E点年降水量极少,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D点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毫米之间,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不可能达到如此之大。①③正确,②④错,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②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③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④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⑤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⑥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⑦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人口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较少。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②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③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⑤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
(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二期中)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在产业性质、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产城融合(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的典型特性。扬州市城市空间呈“年轮”式圈层格局,其中内圈层为内城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1.5km;中间圈层为外城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5km;外圈层为近郊区,距离城市中心半径约10km。下图为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49~2017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的总体演化特征是( )
A.由内城区沿运河呈带状向近郊区扩展 B.由内城区呈同心圆模式向近郊区集聚
C.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均衡扩展 D.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逐渐扩展
7.导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演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②古运河水运的复兴 ③市中心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市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扬州市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有利于( )
A.缓解城市环境污染 B.扩大城市规模 C.降低通勤成本 D.解决城市用地不足
【答案】6.D 7.C 8.C
【解析】6.读图可知,1949年之前,居住空间热点位于内城区,分布集中,1949~2017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大致由内城区向外城区再向近郊区逐渐扩展,扩展方向不均衡,C错误,D正确;并未由内城区沿运河呈带状向郊区扩展,A错误;也没有由内城区呈同心圆模式向郊区集聚,B错误。故选D。
7.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分布受地方政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表现出由内城区向外城区再向近郊区逐渐扩展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市中心地租上涨、污染加重,而市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到,故①④正确;产业结构的调整、古运河水运的复兴,对居住空间热点演化影响不大,②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方便居民上下班,可以降低通勤成本,但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用地紧张,A、D错误,C正确;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不利于扩大城市规模,B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②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③经济与技术因素。④政策制度因素等。
(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镇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①1990年以来北京出现逆城镇化②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
③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④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城镇化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北京出现“逆”城镇化的影响有( )
A.北京房价最终得以遏制 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
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D.导致中心区“空心化”
【答案】9.D 10.C
【解析】9.由图可知,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长明显,增速最大,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②④正确、①错误;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变化幅度较小,不会出现大量人口迁出,③错误。故选D。
10.北京出现“逆”城镇化,有利于疏解非首都职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正确;将部分产业迁出北京会减弱北京的"热岛效应",B错误;2019年北京中心区人口较2010年有所增加,并未出现中心区“空心化",也不会遏制北京房价,A、D错误。故选C。
【点睛】逆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始向农村延伸;城市市民分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地区。显著特征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时,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参与人员的主体是大城市中的富人和中产阶级。“逆城市化”主体追求的目标是中小城镇或者乡村地区优良的自然环境、宽敞的居住条件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2022·山东·莒南第二中学高一期中)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企业管理组织、市场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所从事的经营性事务活动。下图为以武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等距离3km作向外推移的圈层缓冲区,所统计出的每个圈层内商务服务企业数量所占武汉服务业企业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服务业属于商务服务业的是( )
A.人力资源服务 B.住宿服务
C.餐饮服务 D.美容美发服务
12.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空间分布中( )
A.距市中心越近企业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B.企业数量在15~24km圈层达到峰值
C.距中心6km左右的企业数量最多
D.都市圈外围没有形成集聚的次级区域
13.武汉市商务服务业密集区( )
A.地铁站点密度小 B.土地租金较高
C.商业网点密度小 D.金融企业稀疏
【答案】11.A 12.C 13.B
【分析】11.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企业管理组织,市场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所从事的经营性事务活动,而不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均属于生活性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属于商务服务业。故A正确,BCD错。
12.据图可知,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圈层结构特征,企业数量在3~9km圈层达到峰值,且距市中心6km左右的企业数量最多,A、B两项错误,C项正确;商务服务业在24~27km圈层和36~39km圈层出现明显波峰,表明都市区外围形成了商务服务业集聚的次级区域,故D项错。
13.武汉市商务服务业密集区集中在距武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3~9km的圈层,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捷,地铁站点密度大、土地租金高、商业网点密集、金融企业密集,故B正确,ACD错。
【点睛】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行业。商务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高一期中)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间关联度高 B.生产技术成熟
C.国际市场需求 D.劳动力成本低
15.疫情期间,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14.B 15.C
【解析】14.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主要原因在于囗罩生产技术成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B正确;而与劳动力成本低关系不大,转型加入口罩生产的企业包括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母婴等诸多行业,这些行业与口罩生产行业的关联度并不高,且疫情爆发后,其生产的口罩主要供给国内市场,ACD错误。故选B。
15.“疫情地图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系统,相关部门把病例相关信息输入到该系统,该系统通过储存、整理、分析,最后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疫情地图”,电子地图本身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疫情地图”建立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而实施的,因此“疫情地图”生成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C符合题意;“疫情地图”生成与全球定位系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的技术,B错误;“疫情地图”生成与遥感技术、数字地球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C。
【点睛】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二、综合题
16.(2022·山东菏泽·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迅速增大。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住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
(1)从迁移者角度简述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大城市的原因。
(2)广州外来人口来自不同省份,据图归纳广州市的人口来源特点。
(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上海外来人口中,自安徽迁出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
【答案】(1)迁移者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待遇,改善个人或者家庭生活。
(2)距离越近,迁移量越多;人口大省,迁移量较多;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比广州低。
(3)上海产业升级后,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转移到其他地区,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且上海市生活成本高;而安徽省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就业机会增多;部分迁移人口返乡创业,带动当地人就业;乡土情感导致返乡。
【分析】本题以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分布图设置问题,涉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城市相对于农村经济更发达,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迁移者(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社会保障条件,改善个人或者家庭的生活。
(2)读图可以得出,距离广州越近的省份,如广西、湖南,迁移量越大;人口大省,如四川省,人口迁移量较多;迁入广州的人口来源省都比广州经济发展水平低。
(3)近年来,随着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减少;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提高;部分迁移人口返乡创业,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再加上上海市生活成本高、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乡土情感等因素,导致返乡人口增多。
17.(2022·宁夏·银川二中高一期中)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2021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更容易形成商业中心的是____,容易形成居民区的是____
(2)该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以下属于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____(填写序号,多选)。
①小农经营②水利工程量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科技水平高⑤商品率低⑥单位面积产量高
(3)该城市拟在C或D处新建一个印染厂,选择在____处更合理。
(4)图中铁路穿过城市中心地区,这会给该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 A B
(2) 气候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①②⑤⑥
(3)D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发展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方某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功能区、水稻种植业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从图中看,与B相比,A处更靠近城市中心,交通更便利,因此更容易形成商业中心;B处临近待开发土地,更容易形成居民区。
(2)水稻好暖喜湿,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气候。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 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①②⑤⑥正确。
(3)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C位于河流上游,D位于河流下游,印染厂有水污染,不能建在河流的上游,因此建在D处更合理。
(4)铁路穿过城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造成交通拥挤,影响公路网建设;铁路噪音较大,会造成噪声污染,还会造成振动、电磁、污水、固体废物等在内的环境污染;建设铁路把城市分割成小区域,影响城市规划和发展。
18.(2022·广东·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分析其原因。
(3)请从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好。
(3)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
【分析】本题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城市化标志、特点和问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这是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用地面积迅速扩大,占用农业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快速减少。
(2)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大方面分析,从自然原因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丰富;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有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础好。
(3)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化快速发展,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点睛】
19.(2021·浙江·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作物需水量是在理想的生长条件下,作物从种植到收获所需的蒸散量,表1为冬春小麦生长阶段下图为新疆地区小麦生长阶段需水量。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尤其是绿色水稻面积的扩大,其水稻单产是全国的1.4倍,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的2.5倍。
新疆冬春小麦生长阶段
播种 抽穗 成熟
春小麦 3-4月 5-6月 7-8月
冬小麦 9-10月 5月 7月
(1)简述新疆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并从气候与作物角度分析原因。
(2)说出新疆水稻高产的自然优势,并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大量出口的原因。
(3)你认为图示新疆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请说明理由。
【答案】(1)需水量地区差异大,自(西)北向(东)南增加,(东)南部降水少气温高增发旺盛,(东)南部主要为冬小麦,生长期长,耗水量大回答(西)北部也可。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当地水稻需求量小,产品质量好。
(3)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就业,否,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无霜期短易受气象灾害影响(可以是具体类型)。
【解析】等值线的判读,要分析变化规律,即从何处线何处递变,还要分析极值。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照和昼夜温差的角度进行分析。开放性题目要言之有理,同意就分析优势跟好处,不同意就分析劣势跟危害。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读出来,新疆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有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主要为冬小麦,生长期长,需水量大;西北部主要为春小麦,需水量小。东南部纬度位置低,气温高,蒸发量大;西北部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2)新疆水稻高产的自然优势:新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晴朗天气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较少。出口量大的原因:当地人口较少,且使用稻米的习惯较少,市场需求较小,出口量大;当地稻米的品质较好,市场需求量大。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就分析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的好处,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
不赞同就分析当地发展水稻种植的劣势,当地水资源短缺,种植水稻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当地无霜期较短,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冬季易发低温、冻害、寒潮等气象灾害,不利于水稻的种植。
20.(2022·四川·自贡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在-3℃时果树会被严重冻伤或冻死。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攀校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上市。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图为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和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据图片和材料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
(2)说明攀枝花市发展芒果深加工的区位优势。
【答案】(1)处于金沙江河谷地带,热量充足;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冬季高大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寒潮),使金沙江河谷气温较高。
(2)区位优势:原料丰富,品质优;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分析】本大题以“攀枝花的芒果”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的素养。
(1)本题考查攀枝花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考生要从地形、气候、光照等方面进行分析;攀校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该地气候独特,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攀枝花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低热量充足;位于四川盆地,冬季受高大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使金沙江河谷气温较高,适宜种植芒果。
(2)芒果深加工的区位因素即发展食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本题要从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梳理回答区位优势,如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基础、政策等;攀枝花市芒果种植面积大,原料丰富,农业区位条件优越,品质优,适宜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攀枝花市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且劳动力丰富;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其市场广阔;该地区发展芒果产业有政策支持,产业链延长,增加农民收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