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中考试测试题(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中考试测试题(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9:46: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中考试 测试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甘肃河西成功学校高二阶段练习)如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临海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
A.①——藏 B.②——银 C.④——哈 D.④——广
3.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平原面积广阔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D 2.A 3.A
【解析】1.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临海洋的是广东省,濒临南海,D正确;其他三地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黑龙江省均不临海,ABC错误。故选D。
2.①西藏自治区——藏,A正确;②宁夏回族自治区——宁,B错误;③黑龙江省——黑,④广东省——粤,CD错误。故选A。
3.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平原面积广阔的是宁夏(宁夏平原)、黑龙江(三江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沿海平原),②③④正确;西藏位于青藏高原,①错误。故选A。
【点睛】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暑假期间,我县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老师前往三清山进行学习考察、欣赏壮美的花岗岩造型石,并拍摄了许多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 B.
C. D.
5.三清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答案】4.B 5.D
【解析】4.A图为雪山景观,而三清山所在的浙江省以低山丘陵为主,没有雪山景观,A错误;B图为花岗岩形成的低山,B正确;C图为黄土地貌,C错误;D图为喀斯特地貌,岩石类型为石灰岩,D错误。故选B。
5.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到周围岩层中形成,D正确;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岩,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C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C错误。故选D。
【点睛】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并据此将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喷出岩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质地疏松多孔,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等。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到周围岩层中形成,冷凝速度慢,内部晶体结构致密,质地坚硬,比如闪长岩、花岗岩等。
6.(2022·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高二阶段练习)318国道是我国重要的东西向公路干线。对于沿线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海至宜昌沿线可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成都附近可见鼓楼民居
C.成都至林芝沿途土地盐碱化突出
D.八一镇至终点沿途多见喇嘛教徒
【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318大道由东向西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上海至宜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错误;“鼓楼”是我国侗族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贵州省,B错误;成都至林芝沿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土地盐碱化不突出,C错误;八一镇至终点主要是藏民的聚居地,信奉喇嘛教,D正确,故选D。
(2021·辽宁·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7月,杭州联合绍兴发布《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方案指出,以杭州萧山、绍兴柯桥和诸暨交界地区为切入点,在萧东—柯西、萧南—诸北两大板块构筑临空经济与现代纺织双引擎发展的合作平台和绿色制造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打造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新制造业承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动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应优先( )
A.降低城市落户门槛 B.加强两地文化交流 C.实行生态环境共保 D.实现交通、政务互通
8.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发展对杭州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
A.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B.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C.不断提升城市等级 D.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答案】7.D 8.D
【分析】7.推动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应优先加强两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路、交通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服务的互通对接,实现两城市政务服务的互联互通,为两城市产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便利。D正确。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不利于城市发展,A错误。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实行生态环境共保是次要的方面,BC错误。故选D。
8.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发展要求打破城市壁垒,实现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会导致杭州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D正确。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有限,A错误;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航空港,远离市中心,不能缓解交通拥堵,B错误;杭绍一体化合作对杭州城市等级的提高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临空型经济区利用便捷的航空运输,促使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向机场周边地区集聚,在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实现产业集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
(2021·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原名为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TPP主要体现的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世界政治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10.TPP的成立( )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②利于成员国间商品、劳务、资本等自由流通③拉大了成员国间经济差距④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9.C 10.C
【分析】9.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C项正确,并未体现世界政治、经济及区域冲突问题,ABD项错误。故选C。
1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成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②④正确,①错误;区域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作统一,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成员国间经济差距越来越小,③错误,C项正确。故选C。
【点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
(2022·江苏·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答案】11.A 12.B 13.C
【分析】11.分析图文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位置图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①②正确,A正确;丰富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③④错误,故选A。
12.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正确;其他城市也可以优化产业结构,A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C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不能降低老龄化水平,D错误。故选B。
13.根据图形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位于我国西部,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经济水平低于深圳,A错误;发展历史长短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B错误;交通运输相对深圳落后,D错误,故选C。
【点睛】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2022·安徽滁州·高二阶段练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始终引领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海工业化初期发展轻纺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拥有丰富的劳动力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重点发展( )
①高新技术产业 ②重化工业 ③金融服务业 ④纺织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政策引导 B.交通改善 C.技术创新 D.人口增加
【答案】14.A 15.A 16.C
【解析】14.上海工业化初期发展轻纺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接近原料产地 ,①正确;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②正确;国内消费市场广阔,③正确;轻纺工业不需要大量水源,④错误。故选A。
15.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设立了浦东新区,政策优惠,工业基础良好,科研实力雄厚,服务环境开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①③正确;纺织工业、重化工业属于传统工业,需要转移出去,②④错误。故选A。
16.上海工业化初期发展轻纺工业;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C正确;政策、 交通不是根本原因,AB错误;吸引人口增加是产业升级后的结果,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国家实施了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原有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开放的服务环境等。
(2022·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有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读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A.产业结构改善优化 B.城镇化阶段完成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工业化阶段完成
18.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答案】17.A 18.D
【解析】17.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正确;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代表城市化水平进入后期阶段,该地工业化还在继续,B、D错;该地没有钢铁产业全部转移,只是增加的新兴的产业,C错。故选A。
18.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作用比较小,C错;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模扩大,但不是以绿地为主,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城市环境污染,AB错。故选D。
【点睛】攀枝花市在“阳光”领域,以建成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做好阳光资源深度开发文章。突出绿色主题,提升中国阳光花城品质,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二、综合题
19.(2022·湖北·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和服务业发达。位于其中部的夕张市是日本著名的煤炭城市,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夕张市是围绕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夕张市采煤始于1890年,至20世纪60年代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煤矿开始陆续关闭,当地人口逐渐减少。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截至2012年,夕张市人口不足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简析夕张市早期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
(2)简述夕张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的原因。
(3)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答案】(1)位于山区,煤炭开采不便且不宜运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易造成矿洞塌陷;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开采成本高;周边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能源需求量小。
(2)煤炭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3)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分析】本题以夕张市资源枯竭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涉及工业发展区位优势,煤炭资源枯竭的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开采条件,技术水平,市场角度分析,从开采条件分析,煤矿点位于山区,煤炭开采不便且不宜运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易造成矿洞塌陷,开采条件较差;从开采技术水平角度,开采经验较少,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开采成本高;从市场角度分析,周边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能源需求量小,对煤炭资源开发促进作用弱。
(2)借鉴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从煤炭资源角度分析,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无煤炭可以开发;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炭需求减小,进一步限制煤炭产业发展;长时间的发展煤炭产业使得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污染严重,使得人地关系紧张。
(3)根据衰落的原因进行逐条分析,从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看,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从煤炭资源枯竭问题看,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环境污染问题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20.(2020·甘肃·泾川县第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川市于1958年设立,是陕西省继西安之后的第二个省辖市。铜川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优质石灰石、油页岩、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储量居全省前列。铜川市因煤而兴,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依托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炭、水泥、铝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截止2014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约为6.9%左右,第二产业占比62.9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0.08%。而铜川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亟待转型。下图示意铜川市的地理位置。
(1)分析铜川市能够成为陕西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概括2014年铜川市产业结构特点。
(3)简析2014年产业结构特点对后续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4)为顺利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原料丰富;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城市等级较高,有效带动了工业化。
(2)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3)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产业间互补优势;以传统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能源、原材料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4)提高轻工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生态恢复。
【分析】本题以川市的地理位置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铜川市能够成为陕西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铜川市产业结构特点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铜川市能够成为陕西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原料,交通与工业化的角度来分析。从原料的角度来说,铜川市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较大,原料丰富。从交通的角度来说,铜川市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铜川市城市等级较高,有效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2)由于截止2014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约为6.9%左右,第二产业占比62.9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0.08%。所以2014年铜川市产业结构特点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3)2014年产业结构特点对后续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产品结构,附加值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由于2014年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所以缺乏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从附加值的角度来说,2014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说,由于能源与原材料用量较大,导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4)为顺利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资源利用与生态恢复的角度来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应提高轻工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从新兴产业的角度来说,应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工业。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生态恢复的来说,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生态恢复。
21.(2022·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位于古蜀道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省内周边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之一,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肩负的一项重大国家使命,就是要加强对成渝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析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为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
(2)成都是四川省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辐射功能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地位较高,辐射功能显著;成都以电子产业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3)城市群内部:加强城市群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流,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核心城市与其他中小城市: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产业方向: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加强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国家政策,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生态建设: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建设
【分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核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城市群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成渝城市群地处长江流域,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因此参与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战略中;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处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内。
(2)根据材料,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辐射功能强;成都位于古蜀道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省内周边地区,辐射功能显著;根据材料,成都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科技水平高。成都以电子产业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从城市群内部、产业方向、生态建设等三方面分析;城市群内部:可借鉴国际城市群建设的经验,加强城市群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加强城市群内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缩短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增强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流,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避免城市功能的趋同;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提升成都和重庆这两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和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产业方向: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成渝城市群内旅游资源丰富,可加强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生态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建设,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2.(2022·安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的湖泊,也是中非内陆国家的交通要道。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和西非植物区的分界线上,南北长约679公里,宽度平均是50.13公里,湖水微咸,四周森林茂密,湖泊所在谷地气候炎热,降水较少。下图为该坦噶尼喀湖的位置图。
(1)分析坦噶尼喀湖深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阐释坦噶尼喀湖湖水微咸的形成原因。
(3)说明坦噶尼喀湖形成初期到水量基本稳定,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的关系。
(4)分析坦噶尼喀湖对沟通周边国家经济往来的作用。
【答案】(1)地质构造方面:坦噶尼喀湖是东非大裂谷断裂时形成的,湖面狭长,为断层下陷湖泊,属于断层湖,湖底深度大。区域水源方面:入湖河流众多,湖泊蓄水位大,深度较大
(2)该湖泊地处非洲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湖区盐分易积累;该地地势较低,东部有较多河流注入,但流出河流少,水体循环效率低,盐分容易积累;湖泊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
(3)初期: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水量稳定后: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基本持平。
(4)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方便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品质较好,利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渔业捕捞、出口贸易;湖泊北部临近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方便沿湖各国运出渔业产品。
【分析】本题以非洲坦噶尼喀湖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坦噶尼喀湖形成深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深”和水源的角度分析。从“深”来看,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裂谷带,地壳断裂下陷成湖,导致其深度大。从水源来看,据图可知,河流流入地表径流大,湖泊水体蓄水量大,所以湖泊为深水湖。
(2)从水循环的角度,影响湖泊是淡水还是咸水的因素主要是有无河流水注入以及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进行分析。坦葛尼喀湖位于非洲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湖区蒸发量较大,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湖区盐分易积累,坦葛尼喀湖是东非大裂谷断裂时形成的,地势较低,由图可知,东部有较多河流注入,但流出河流少,水体循环效率低,盐分容易在湖区积累,同时,坦葛尼喀湖湖面狭长,呈带状,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
(3)坦噶尼喀湖形成初期,地壳断裂下陷,四周河流汇入,水量逐渐增加,且出湖水量少,故形成湖泊;水量稳定后,该地气温高,蒸发大,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基本持平,水量保持稳定。
(4)据图可知,坦噶尼喀湖湖泊面积广且狭长,地跨多个非洲国家,湖区水运便利,方便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坦噶尼喀湖区森林茂密,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品质较好,盛产慈鲷(一种观赏鱼),市场需求大,利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渔业捕捞、出口贸易,据上图可知,该湖泊北部临近铁路,地跨多个国家,直通印度洋沿岸,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同时方便沿线各国运输渔业产品。
23.(2022·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白山猕猴桃以野生为主,喜光照,喜温忌寒,喜湿忌涝,藤条长达几十米,枝蔓细长,多攀缘在阔叶树上生长,且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人工栽培面积较小。近年来,其营养价值逐步得到认可。经过林业实践,吉林某公司探索出水平棚架型立体栽培模式(下左图),有效提高了长白山猕猴桃栽培期的成活率以及果实产量,后来部分林场在此基础上创新坡地立体栽培模式,如下右图(b)所示。
(1)分析早期长白山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较小的原因。
(2)说明水平棚、架对长白山猕猴桃生长条件的改良作用。
【答案】(1)生长条件要求高,人工栽培困难;高山地区,适合生长的土地面积小;分布海拔高,地势崎岖,管理不便;知名度不高,市场销量差;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2)提供攀附物,摆脱对树木的依赖,栽培区域更加灵活(减少其它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争夺;枝条水平伸展,可以增加受光面积,促进光合作用;多层水平架可以增加空间,使枝蔓充分延伸,提升挂果率;棚架具有保温作用,减少低温条件的影响;改善通风条件。
【分析】本大题以长白山猕猴桃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解答本题应结合猕猴桃生长习性,从市场、技术、气候、地形等方面来回答。市场需求决定农产品的规模,早期长白山猕猴桃知名度不高,市场销量差,人工栽培面积小;早期技术水平低,人工栽培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根据材料“猕猴桃喜光照,喜温忌寒,喜湿忌涝”可知,猕猴桃生长条件要求高,人工栽培困难;根据材料“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可知,高山地区,适合生长的土地面积小;分布海拔高,地势崎岖,管理不便。
(2)结合材料“藤条长达几十米,枝蔓细长,多攀缘在阔叶树上生长”可知,水平棚架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攀附物,摆脱对树木的依赖,栽培区域更加灵活;从图中看,枝条沿水平架和钢管水平伸展,可以增加受光面积,促进光合作用;图中水平架有多层,可以增加空间,使枝蔓充分延伸,提升挂果率,改善通风条件;棚架距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具有保温作用,减少低温条件的影响;钢管和水平架,利于引导藤条分散,改善通风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中考试 测试题(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甘肃河西成功学校高二阶段练习)如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临海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
A.①——藏 B.②——银 C.④——哈 D.④——广
3.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平原面积广阔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暑假期间,我县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老师前往三清山进行学习考察、欣赏壮美的花岗岩造型石,并拍摄了许多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 B.
C. D.
5.三清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6.(2022·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高二阶段练习)318国道是我国重要的东西向公路干线。对于沿线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海至宜昌沿线可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成都附近可见鼓楼民居
C.成都至林芝沿途土地盐碱化突出
D.八一镇至终点沿途多见喇嘛教徒
(2021·辽宁·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7月,杭州联合绍兴发布《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方案指出,以杭州萧山、绍兴柯桥和诸暨交界地区为切入点,在萧东—柯西、萧南—诸北两大板块构筑临空经济与现代纺织双引擎发展的合作平台和绿色制造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打造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新制造业承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动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应优先( )
A.降低城市落户门槛 B.加强两地文化交流 C.实行生态环境共保 D.实现交通、政务互通
8.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发展对杭州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
A.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B.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C.不断提升城市等级 D.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2021·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原名为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TPP主要体现的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世界政治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10.TPP的成立( )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②利于成员国间商品、劳务、资本等自由流通③拉大了成员国间经济差距④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江苏·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2022·安徽滁州·高二阶段练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始终引领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海工业化初期发展轻纺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拥有丰富的劳动力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重点发展( )
①高新技术产业 ②重化工业 ③金融服务业 ④纺织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政策引导 B.交通改善 C.技术创新 D.人口增加
(2022·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有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读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A.产业结构改善优化 B.城镇化阶段完成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工业化阶段完成
18.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综合题
19.(2022·湖北·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和服务业发达。位于其中部的夕张市是日本著名的煤炭城市,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夕张市是围绕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夕张市采煤始于1890年,至20世纪60年代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煤矿开始陆续关闭,当地人口逐渐减少。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截至2012年,夕张市人口不足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简析夕张市早期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
(2)简述夕张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的原因。
(3)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20.(2020·甘肃·泾川县第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川市于1958年设立,是陕西省继西安之后的第二个省辖市。铜川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优质石灰石、油页岩、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储量居全省前列。铜川市因煤而兴,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依托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炭、水泥、铝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截止2014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约为6.9%左右,第二产业占比62.9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0.08%。而铜川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亟待转型。下图示意铜川市的地理位置。
(1)分析铜川市能够成为陕西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概括2014年铜川市产业结构特点。
(3)简析2014年产业结构特点对后续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4)为顺利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21.(2022·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位于古蜀道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省内周边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之一,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肩负的一项重大国家使命,就是要加强对成渝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析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为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2.(2022·安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的湖泊,也是中非内陆国家的交通要道。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和西非植物区的分界线上,南北长约679公里,宽度平均是50.13公里,湖水微咸,四周森林茂密,湖泊所在谷地气候炎热,降水较少。下图为该坦噶尼喀湖的位置图。
(1)分析坦噶尼喀湖深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阐释坦噶尼喀湖湖水微咸的形成原因。
(3)说明坦噶尼喀湖形成初期到水量基本稳定,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的关系。
(4)分析坦噶尼喀湖对沟通周边国家经济往来的作用。
23.(2022·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白山猕猴桃以野生为主,喜光照,喜温忌寒,喜湿忌涝,藤条长达几十米,枝蔓细长,多攀缘在阔叶树上生长,且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人工栽培面积较小。近年来,其营养价值逐步得到认可。经过林业实践,吉林某公司探索出水平棚架型立体栽培模式(下左图),有效提高了长白山猕猴桃栽培期的成活率以及果实产量,后来部分林场在此基础上创新坡地立体栽培模式,如下右图(b)所示。
(1)分析早期长白山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较小的原因。
(2)说明水平棚、架对长白山猕猴桃生长条件的改良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