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9:54: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期末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辽宁·建平县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2019年10月底,上海市约1.2 万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为80%,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还只是15%。继上海之后,“垃圾分类”政策席卷全国。如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8年底相比,2019年10月,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B.政府激励约束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高 D.垃圾分类合理化
2.图示新型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
A.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的产量
B.杜绝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3.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慢,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进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害垃圾少 B.政策支持少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 D.垃圾分类条件不成熟
(2021·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三阶段练习)南方电网计划将在2035年前新增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3600万千瓦,是强力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图1)”和“原理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利用电能将下水库中的水抽至上水库
B.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
C.被誉为大电网的“调节器”、“稳压器”和“充电宝”
D.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把将下水库中的水抽至上水库
5.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着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关键要稳住( )
A.资金投入 B.市场价格 C.种植面积 D.粮食储备
7.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 )
A.增加粮食进口 B.培育优良品种 C.增加牧业比重 D.提高灌溉效率
8.面对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解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大宣传引导 B.发展绿色农业 C.提高政策补贴 D.创新经营模式
(2022·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也成为了对外依赖程度最高的能源种类。读“中国石油生产、消费与自给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自给率在2000年前后首次低于100% B.消费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C.生产量与消费量均持续快速上升 D.生产量一直低于消费量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自给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
②国外进口价格低廉
③传统油田长期开采后产量减少
④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点是( )
A.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
C.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D.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
(2022·辽宁朝阳·高一阶段练习)为确保完成2021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河北省沧州市2021年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指出: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安排,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序号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②大气削弱 B.①地面反射 C.⑤太阳辐射 D.③大气散射
1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④ B.③ C.⑥ D.①
14.沧州市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对大气受热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⑤减弱 D.⑥增强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环境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
A.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
C.臭氧层破坏 D.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
16.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正确的是( )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
D.在《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30%左右
二、综合题
17.(2022·山东滨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澳季风由亚洲季风、澳大利亚季风组成,并通过越过赤道的气流相连通,这三部分之间互相牵连,一个部分的异常往往是整个系统异常的局部信号。2019年9月-2020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次火灾与亚澳季风系统异常导致的澳大利亚气温、降水异常有很大关系,下面分别是亚澳季风示意图、2019年9月一2020年1月澳大利亚气温距平(℃)与降水距平百分比(%)图和澳大利亚夏季风指数图(正值越大,代表夏季风越强,负值越小,代表冬季风越强)。
(1)请在图中虚线框中画出正常年份下1-2月份亚澳季风的风向
(2)据图描述2019年9月-2020年2月澳大利亚气温、降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该时段亚澳季风的特点加以解释。
(3)说明本次火灾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18.(2017·湖南·新邵县教研室高二期末)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左图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右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2013年5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将如期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有人提议,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你的理由。
19.(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单下列问题。
材料一: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比起普通水稻,海水稻具有抗渍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势。适宜海水稻种植的土壤含盐量一般≤6%0,引含盐量≤3%0咸水灌溉,可以提高亩产量,种植海水稻后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改良土壤。2020年,江苏如东入选袁隆平团队建立的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021年秋,如东“超优千号”海水稻平均亩产超过802.9公斤,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二:下左图为“中国主要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下右图为“江苏省沿海滩涂分布图”。
(1)简述我国盐碱地的分布特征____,分析甲地形成盐碱地的自然原因____。
(2)简述如东县在海岸滩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说明在江苏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过程中“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表现。
20.(2022·山东·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原来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之旅,亚洲象“离家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直到2021年8月,云南北移亚洲象群才平安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孕期长600天左右,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人象矛盾日益突出。40年来,亚洲象栖息地出现明显变化(见下图),且种群数量稀少。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亚洲象“离家出走”提出保护亚洲象的措施。
21.(2022·重庆市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下图),周边地区居民主要以放牧为生。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①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② 3月 80.0 14.7 2.3
6月 81.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③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 3.5
9月 49.3 13.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地区大风天气对牧草生长带来的危害。
(3)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期末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辽宁·建平县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2019年10月底,上海市约1.2 万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为80%,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还只是15%。继上海之后,“垃圾分类”政策席卷全国。如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8年底相比,2019年10月,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B.政府激励约束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高 D.垃圾分类合理化
2.图示新型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
A.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的产量
B.杜绝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3.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慢,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进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害垃圾少 B.政策支持少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 D.垃圾分类条件不成熟
【答案】1.B 2.D 3.D
【分析】1.从2018年底到2019年10月,垃圾分类达标率由15%上升到80%,而在将近一年时间内,市民素质变化不大,A错误。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而到了10月底,垃圾分类达标率明显升高,说明政府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正确。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对垃圾分类达标率影响小,C错误。垃圾分类方法多年来一直在提倡,但垃圾分类达标率却没有明显提高,D错误。故选B。
2.新型垃圾处理流程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垃圾的产量,A错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能减少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但不能杜绝,B错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不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C错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减害化,D正确。故选D。
3.相较于城市,农村有害垃圾并不少,如废农药瓶、废电池等,A错误。城市和农村政策支持力度、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差别不大,B、C错误。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社会、居民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资金等作为保障,才能顺利推行下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暂时难以顺利推进垃圾分类,D正确。故选D。
【点睛】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2021·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三阶段练习)南方电网计划将在2035年前新增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3600万千瓦,是强力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图1)”和“原理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利用电能将下水库中的水抽至上水库
B.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
C.被誉为大电网的“调节器”、“稳压器”和“充电宝”
D.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把将下水库中的水抽至上水库
5.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答案】4.D 5.D
【分析】4.材料中说明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因此在电力需求量较小时可以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进行储存,A、B正确;由于该模式可以起到调节电能、稳定电量的作用,因此被称为“调节器”、“稳压器”、“充电宝”,C正确;电力供应紧张时耗能大,若此时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会加剧电能紧张,D叙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5.一天中,应选择在用电量最低时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一天中用电量最低时为后半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力发电,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着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关键要稳住( )
A.资金投入 B.市场价格 C.种植面积 D.粮食储备
7.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 )
A.增加粮食进口 B.培育优良品种 C.增加牧业比重 D.提高灌溉效率
8.面对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解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大宣传引导 B.发展绿色农业 C.提高政策补贴 D.创新经营模式
【答案】6.C 7.B 8.D
【解析】6.由题意,粮食生产的“稳”受粮食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的直接影响,四个选项中种植面积是关键因素,C对。资金投入是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提高农民积极性,进而提高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稳”,A错。在粮食生产不稳定性的外部环境下,粮食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因此稳住粮食市场价格不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反而会减少种植面积,B错。粮食储备是对粮食进行管理,也可以提高粮食安全性,但不是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来解决。D错。故选C。
7.由题意,根据上题分析,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就是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四个选项中,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B对。增加粮食进口反而会加大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增加风险,A错。增加牧业比重,就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C错。提高灌溉效率主要针对灌溉农业区,而非国家尺度,D错。故选B。
8.由题意,“大国小农”意思是人口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为主,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解决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只能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从产量、品质、粮食管理与经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D对。加大宣传引导和提高政策补贴都只能解决一时间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A、C错。发展绿色农业只能提高粮食品质,B错。故选D。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是:保障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他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这两个因素来间接影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粮食的产量,然后才是粮食的品质和结构。从粮食管理角度也可以提高粮食安全。
(2022·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也成为了对外依赖程度最高的能源种类。读“中国石油生产、消费与自给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自给率在2000年前后首次低于100% B.消费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C.生产量与消费量均持续快速上升 D.生产量一直低于消费量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自给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
②国外进口价格低廉
③传统油田长期开采后产量减少
④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点是( )
A.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
C.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D.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
【答案】9.B 10.A 11.D
【解析】9.读图可知,自给率在1990-1995年之间低于100%,石油不能自给自足,A错误;消费量一直在增长,B正确;生产量在2010年后基本保持稳定,并未快速上升,C错误;生产量在1990年时是大于消费量的,D错误。故选B。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多年开采后产量减少,新增探明储量有限等因素共同导致我国石油的自给率下降。①③④正确。自给率与进口价格关系无关,②错误,故选A。
11.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随时间推移资源有可能会枯竭,但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面临枯竭,不是一直处于萎缩状态,AB错误;资源型城市通常有丰厚的经济基础,C错误;我国的资源开发型城市,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资源开采,对资源的深加工程度不够,所以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最大,石油第二,我国煤炭产量世界最多,但仍然要进口,但对外依赖程度小,石油对外依赖程度高,约占石油消费的70%。能源安全比较严峻。
(2022·辽宁朝阳·高一阶段练习)为确保完成2021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河北省沧州市2021年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指出: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安排,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序号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②大气削弱 B.①地面反射 C.⑤太阳辐射 D.③大气散射
1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④ B.③ C.⑥ D.①
14.沧州市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对大气受热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⑤减弱 D.⑥增强
【答案】12.D 13.A 14.C
【分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表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A错误;①表示大气反射太阳辐射,B错误;⑤表示大气逆辐射,C错误;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正确。故选D。
13.读图可知,④表示地面辐射(长波辐射),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⑥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绝大多数的太阳辐射都到达了地面,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增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对流层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⑥)无影响,D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①)影响也不大,A错误;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但对地面反射太阳辐射②影响不大,B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大气温度降低,大气逆辐射⑤减弱,C正确。故选C。
【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如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环境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
A.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
C.臭氧层破坏 D.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
16.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正确的是( )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
D.在《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30%左右
【答案】15.C 16.C
【分析】15.只有臭氧层的破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会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A错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增速,减轻环境问题,B错误。“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使得森林吸收净化大气的功能增强,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C正确。在《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以上,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10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二、综合题
17.(2022·山东滨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澳季风由亚洲季风、澳大利亚季风组成,并通过越过赤道的气流相连通,这三部分之间互相牵连,一个部分的异常往往是整个系统异常的局部信号。2019年9月-2020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次火灾与亚澳季风系统异常导致的澳大利亚气温、降水异常有很大关系,下面分别是亚澳季风示意图、2019年9月一2020年1月澳大利亚气温距平(℃)与降水距平百分比(%)图和澳大利亚夏季风指数图(正值越大,代表夏季风越强,负值越小,代表冬季风越强)。
(1)请在图中虚线框中画出正常年份下1-2月份亚澳季风的风向
(2)据图描述2019年9月-2020年2月澳大利亚气温、降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该时段亚澳季风的特点加以解释。
(3)说明本次火灾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答案】(1)
(2)澳大利亚大陆气温整体偏高;除西北部沿海外,降水整体偏少。较正常年份,澳大利亚冬季风偏强,且持续时间长,导致降水偏少,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偏高;亚洲冬季风偏弱,导致北半球冬季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北风偏弱,加之澳大利亚夏季风偏弱,导致从海洋到陆地的气流偏弱,降水多集中在西北沿海,澳大利亚其它内陆降水减少。
(3)本次火灾烧毁森林,污染大气、破坏水源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烧死众多生物,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减少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毁坏了风景,破坏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为背景材料,涉及季风的成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南亚与澳大利亚北部的夏季风的形成均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1-2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季风。
(2)“距平”值越大,说明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图中气温距平值大于0,说明澳大利亚大陆气温整体偏高。除西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降水距平小于0,说明除西北部沿海外,澳大利亚降水整体偏少。分析季风指标图可知:澳大利亚季风指数在12月25日前后由负转正,较多年平均的12月5日前后晚了近20天,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澳大利亚冬季风持续时间长;同时图中季风指数说明澳大利亚冬季风比常年强。冬季风强且持续时间长,不利于形成降,因此澳大利亚降水偏少;降水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偏高;澳大利亚夏季风指数低于常年值,因而澳大利亚夏季风偏弱,导致从海洋到陆地的气流偏弱,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因而降水多集中在西北沿海,澳大利亚其它内陆降水减少。
(3)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是指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成分等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火灾烧毁大面积森林,污染大气、破坏水源,导致其调节作用减弱,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指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大火中众多生物被烧死,动物栖息地丧失,破坏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指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大火导致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减少,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火灾过后,大地一片狼藉,原来优美的自然风光不复存在,破坏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
18.(2017·湖南·新邵县教研室高二期末)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左图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右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2013年5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将如期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有人提议,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流域内工农业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流;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湖泊咸水倒灌,影响鱼类繁殖
(2)赞成。相对于煤炭,油气为较清洁的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随着四大能源通道的形成,我国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大量油气资源来取代煤炭的地位;我国煤碳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可转化为油气资源。
不赞成。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为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油气产量不能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成为主要能源;通过四大通道进口油气的量是有限的;且其安全性不能完全得到保证;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本题以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流域开发的影响、能源结构的变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1)流域开发,一方面,修水库,拦大坝等工程改变了鱼类生存的天然环境,阻碍了鱼类洄游等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水,使水质变差,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再者,流域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甚至湖泊水倒灌,改变了河水水质,影响鱼类繁殖。
(2)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并且开采利用容易,而油气资源储量不足,进口渠道有限,不能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成为主要能源;同时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减少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从这些角度来说,不宜用石油天然气代替煤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我国在不断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渠道,随着四大能源通道的形成,我国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大量油气资源来取代煤炭的地位;相对于煤炭,油气的排放量较小,油气为较清洁的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可以降低排放量,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煤炭转化为油气资源的技术也在发展成熟,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效率比煤炭高,且污染较小,从这些角度来说,赞成以石油和天然气。
19.(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单下列问题。
材料一: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比起普通水稻,海水稻具有抗渍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势。适宜海水稻种植的土壤含盐量一般≤6%0,引含盐量≤3%0咸水灌溉,可以提高亩产量,种植海水稻后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改良土壤。2020年,江苏如东入选袁隆平团队建立的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021年秋,如东“超优千号”海水稻平均亩产超过802.9公斤,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二:下左图为“中国主要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下右图为“江苏省沿海滩涂分布图”。
(1)简述我国盐碱地的分布特征____,分析甲地形成盐碱地的自然原因____。
(2)简述如东县在海岸滩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说明在江苏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过程中“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表现。
【答案】(1) 分布特征:我国盐碱地分布不均匀,北方和西北地区分布较多,南方地区分布较少。 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地下水位高。
(2)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滩涂面积广,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地形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种植。
(3)藏粮于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后备土地资源。
藏粮于技:改良了盐碱地,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培育良种。
【分析】本题以我国盐碱地和海水稻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盐碱地的成因、农业区位条件、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盐碱地分布不均匀,北方和西北地区分布较多,南方地区分布较少。甲地地处华北平原,盐碱问题突出,春季尤为突出。春季雨季未来临,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量大,地下水位高,随着水分蒸发,土壤中的盐分不断在地表集聚。
(2)如东县在海岸滩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地规模、机械化水平等进行分析。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滩涂面积广,有利于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植。
(3)藏粮于地是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真正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耕地保护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江苏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后备土地资源。藏粮于技用科技赋能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江苏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培育良种,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20.(2022·山东·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原来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之旅,亚洲象“离家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直到2021年8月,云南北移亚洲象群才平安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孕期长600天左右,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人象矛盾日益突出。40年来,亚洲象栖息地出现明显变化(见下图),且种群数量稀少。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亚洲象“离家出走”提出保护亚洲象的措施。
【答案】(1)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呈块状(或不连续)。
(2)亚洲象孕期长,繁殖率低;亚洲象体型大,食物消耗量大;人类对亚洲象栖息地的破坏及气候变化,导致亚洲象群生存空间缩小;非法盗猎等现象严重。
(3)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人类关心、关注亚洲象及其生存环境等,促进人象和谐;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防止盗猎等。
【分析】本题以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栖息地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了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保护亚洲象的措施等三个小题,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1)结合图示信息,与1975年相比,2014年亚洲象的分布范围明显减少,具体是仅存于云南省南部,主要分布在景洪、西双版纳等地;分布范围明显缩小;生存环境破碎,呈块状不连续分布。
(2)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争抢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具体是破坏原始森林,大规模种植橡胶、茶、玉米等作物,使亚洲象的生存空间缩小;该地区人类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水电站等将栖息地分割为生态孤岛,隔绝种群交流。盗猎及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等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再加上亚洲象“孕期长600天左右”,繁殖率低,“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3)保护亚洲象首先应该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具体做法是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禁止捕杀,防止盗猎;保护和修复天然林,改善亚洲象栖息地的连通性,才能让大象重新“安居”,清除入侵植物,并引种亚洲象天然采食物种,将退化的林地修复为更适宜亚洲象利用的栖息地,扩大适宜栖息地面积,从根本上缓解亚洲象“离家出走”的现象;同时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管理,具体做法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保护动物,关注亚洲象及其生存环境等。
21.(2022·重庆市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下图),周边地区居民主要以放牧为生。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①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② 3月 80.0 14.7 2.3
6月 81.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③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 3.5
9月 49.3 13.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地区大风天气对牧草生长带来的危害。
(3)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1)长度先变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高度先变高后变低,体积先变大后变小。原因是夏秋降水多,沙潮湿,难以被风搬运。冬春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强。
(2)蒸发加剧,水分流失;风力侵蚀,带走土壤,土壤贫瘠化;沙粒掩埋,影响牧草正常生长。
(3)沙丘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减小,原因树木减弱风力,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搬运作用减弱。
【分析】本大题以某河漫滩上沙丘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外力作用与地貌、大风天气对牧草生长带来的危害、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1)分析表中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可知,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是长度先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高度先变高后变低;根据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知,体积先变大后变小。原因:由材料“冬春季盛行西北风”可知,该地3-6月,多西北风,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强,使沙丘变长、变宽,变高。6-9月,多降水,沙丘潮湿,风力小,沙丘移动速度慢,长度和宽度及高度变小。
(2)由材料知,该地区冬春季盛行西北风。大风加快空气流动,加速牧草蒸腾和土壤蒸发,导致牧草变干枯萎;大风风力大,破坏力强,会损伤牧草,吹蚀土壤,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牧草生长;大风搬运能力强,搬移大量的碎石和沙尘,在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掩埋低矮稀疏的牧草,导致草原退化。
(3)在河流两岸种树,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是树木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减弱,风力搬运作用减弱,沙丘长度、宽度和高度减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