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噪声污染
2.(2022·贵州·黔西南州同源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秆会( )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D.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3.(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B.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C.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排放污染物数量多
D.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022·黑龙江·伊美区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列诗句:①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慢慢散落到乡间……(挪威·易卜生)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区,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4.上述诗句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诗句①描述的景色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 )
A. B.
C. D.
6.(2022·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完成小题。
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贵州·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垃圾分类可为垃圾回收处理提供便利,回收垃圾中的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城市中常见的两类垃圾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应投入乙的为( )
①果皮②纸盒③腐烂菜叶④易拉罐⑤过期食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8.减少垃圾,协调人地关系的正确举措是( )
A.体面消费,讲究豪华包装 B.方便快捷,使用一次性餐具
C.反对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D.超市采买,使用塑料购物袋
9.(2022·湖南· 邵东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近几年,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A.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2022·山西·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该市行政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图为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巴西利亚的城市用地结构中,代表住宅用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影响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因素②湖岸形状③政策因素④历史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帕拉诺阿湖对巴西利亚环境效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美化环境 B.吸烟除尘 C.减轻城市内涝 D.缓解城市热岛
13.(2022·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是( )
A.“谁污染,谁治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三同步”、“三统一”环保战略
(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土壤污染只危害农作物
C.沙尘暴现象属于大气污染 D.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1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的污染物较发展中国家更多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野猪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动物,体型大且性情凶猛,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野猪数量不足10万头。2000年,野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近年来,贵州、四川、安徽等省的少部分县市,出现野猪毁坏农作物、在城市穿行等现象。
简述应如何减轻野猪“泛滥”对普通民众的危害。
17.(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当地政府为了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积极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实验表明,植被除了能增加土壤水分外,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下图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0-30cm)变化图。
(1)分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说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相关性,并解释其原因。
18.(2022·云南·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咸潮(又称成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指出我国最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
(2)简述咸潮的成因。
19.(2021·河南·新乡十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2000多种蚯蚓。自2015年起,南方有人用电机捕捉蚯蚓用作药材和特种生物的养殖,至今电捕蚯蚓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据统计,全国年电捕蚯蚓已达上万吨。
说明电捕蚯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净菜是指将新采摘的蔬菜经过分级、整理、挑选、清洗、切分、消毒等加工操作,再包装而制成的一种短保质期产品,是无残留农药、茎叶类菜无菜根、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的蔬菜。为配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北京市于2019年5月开始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
评价推进净菜上市对城市垃圾处理利用产生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噪声污染
【答案】B
【详解】“大鱼”吃小鱼漫画中的大鱼是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吃”的意思是污水污染了鱼的生存环境导致小鱼死亡。B与图示内容相符,故排除ACD三基项,选B。
2.(2022·贵州·黔西南州同源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秆会( )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D.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答案】D
【详解】燃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和烟尘,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正确。秸秆并非在城区燃烧,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明显,A错误。土壤板结与燃烧秸秆无关,B错误。对气候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3.(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B.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C.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排放污染物数量多
D.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答案】C
【详解】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较多,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A正确,不合题意;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没有足够的技术、资金进行环境保护,B正确,不合题意;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资源都丰富的,经济发展都快,C错误,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为了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2022·黑龙江·伊美区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列诗句:①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慢慢散落到乡间……(挪威·易卜生)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区,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4.上述诗句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诗句①描述的景色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 )
A. B.
C. D.
【答案】4.C 5.D
【解析】4. 据材料可知,诗句①描述的是英国与挪威虽远隔北海,但煤烟云中的SO2等酸性气体可随西风扩散,形成酸雨,描述的是环境污染,A不符合题意;诗句②描述的是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材,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描述的是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诗句③描述的是荒漠景观,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出现了荒漠化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C符合题意;诗句④描述的是气候特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据上题可知,诗句①描述的景色是酸雨,那么本题中D图片描述的是酸雨,与诗句①描述的景色相符,D符合题意;A图片描述的是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B图片描述的是水污染;C图片描述的是毁林开荒,都与诗句①描述的景色不符,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6.(2022·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完成小题。
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我国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二氧化硫排放量大,①正确;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②正确;西南地区降水较多,多云雾,易形成酸雨,③正确;气温高,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021·贵州·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垃圾分类可为垃圾回收处理提供便利,回收垃圾中的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城市中常见的两类垃圾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应投入乙的为( )
①果皮②纸盒③腐烂菜叶④易拉罐⑤过期食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8.减少垃圾,协调人地关系的正确举措是( )
A.体面消费,讲究豪华包装 B.方便快捷,使用一次性餐具
C.反对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D.超市采买,使用塑料购物袋
【答案】7.B 8.C
【解析】7.图中乙为可回收物,纸盒和易拉罐回收后可以再次利用,②④正确;果皮、腐烂菜叶和过期食品利用价值低,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再次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低,①③⑤错误,因此,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应投入乙的为纸盒和易拉罐,故选B。
8.体面消费,讲究豪华包装,浪费资源且包装袋不易降解,污染严重,不利于协调人地关系,A错误;方便快捷,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木材,加剧生态破坏,不利于人地关系协调,B错误;反对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节约粮食,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C正确;超市采买,使用塑料购物袋,塑料袋难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人地关系协调,D错误。故选C。
【点睛】实行垃圾分类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2022·湖南· 邵东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近几年,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A.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答案】D
【详解】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沉置大量废弃船只能够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有利于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D正确。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不能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或防止捕鱼拉网作业,阻止渔船捕鱼或拉网应该通过监管或法律法规等手段,所以AC错误。沉置大量废弃船只对航行影响较小,无法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所以B错误。故D正确。
(2022·山西·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该市行政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图为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巴西利亚的城市用地结构中,代表住宅用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影响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因素②湖岸形状③政策因素④历史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帕拉诺阿湖对巴西利亚环境效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美化环境 B.吸烟除尘 C.减轻城市内涝 D.缓解城市热岛
【答案】10.C 11.A 12.B
【解析】10.在城市基本功能区中,住宅用地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据图可知,丙类用地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C正确。乙靠近公路铁路,地处城市外围,与盛行风方向垂直的区域,为工业区,B不符合题意。丁处有行政大厦,最高法院,总统府会布,又处于市中心,为行政区和商业区,D不符合题意。甲地为帕拉诺阿湖分布区,为旅游休闲生态区,A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行政区和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①正确;据图分析,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受帕拉诺阿湖西岸形状的影响,②正确,A正确;政策因素不是影响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③不符合题意;巴西利亚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纪以后建成的城市,受历史因素影响小,④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12.帕拉诺阿湖位于巴西利亚市东部,风光秀丽,对巴西利亚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湖区面积大,能有效蓄积洪水,减轻城市内涝,C不符合题意;大面积水域对周边小气候调节能力强,降低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不符合题意;吸烟除尘是植被的功能,不是湖泊的环境效益,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城市地域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又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它由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和分布构成。 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13.(2022·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是( )
A.“谁污染,谁治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三同步”、“三统一”环保战略
【答案】D
【详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ABC对,D错误,故选D。
【点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
(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土壤污染只危害农作物
C.沙尘暴现象属于大气污染 D.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1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的污染物较发展中国家更多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答案】14.D 15.D
【分析】14.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类型,环境问题不只是环境污染,A错误;土壤污染不只是危害农作物,污染物还可以通过食物转移给人类,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B错误;沙尘暴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属于生态破坏,C错误;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缩小、森林生物量减小,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下降,D正确。故选D。
15.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上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将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上发展中国家的治理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因此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叙述错误,D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点睛】环境问题是指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的问题。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野猪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动物,体型大且性情凶猛,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野猪数量不足10万头。2000年,野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近年来,贵州、四川、安徽等省的少部分县市,出现野猪毁坏农作物、在城市穿行等现象。
简述应如何减轻野猪“泛滥”对普通民众的危害。
【答案】划定野猪核心保护区,其他区域允许适度捕杀;加强对其天敌的保护;在野猪经常出没的地区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在农田周用建栏;组建巡逻队,人工驱赶;建立保险机制,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
【分析】该题以野猪数量的变化为材料,考查人地协调关系、生物保护,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的考察
【详解】野猪繁殖率和幼崽存活率高,经过人类禁止捕杀的保护后,大量繁殖,近年来出现野猪毁坏农作物、在城市穿行等现象。所以可以在农田周用建栏;组建巡逻队,人工驱赶;建立保险机制,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因为野猪体型大,且性情凶猛所以,在野猪经常出没的地区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以免野猪伤人;野猪繁殖率和幼崽存活率高,所以可以划定野猪核心保护区,其他区域允许适度捕杀;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以加强对其天敌的保护,从而控制野猪种群数量。
17.(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当地政府为了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积极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实验表明,植被除了能增加土壤水分外,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下图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0-30cm)变化图。
(1)分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说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相关性,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植被遮蔽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大致呈负相关。
原因:土层中根系密度大,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多,植物蒸腾散失的水分多,所以土壤含水量小;土层中根系密度小,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少,植物蒸腾散失的水分少,所以土壤含水量大。
【分析】本题以黄河典型小流域治理为背景,结合不同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图,考查在影响土壤含水量方面植被的作用及土壤根系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植被能增加土壤水分,一方面是因为植被的地上部分及枯枝落叶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截留雨水,减缓雨水在地表的流速,增长下渗的时间,下渗量增大,土壤含水量增大。另一方面植被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也使得土壤含水量较裸地高。
(2)读图可得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关系大致成负相关关系。根据材料“植物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可知,植物根系密度的大小决定了它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多少。植物根系密度大,则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多,供植物蒸腾而消耗的土壤水分多,土壤含水量低。相反,植物根系密度小,则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少,供植物蒸腾而消耗的土壤水分少,土壤含水量高。
18.(2022·云南·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咸潮(又称成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指出我国最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
(2)简述咸潮的成因。
【答案】(1)冬季。
(2)①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②河流枯水期水位较低,海水容易倒灌。③向岸风吹拂,加快咸潮推进速度。④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扩大咸潮影响范围。⑤滥采河砂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加剧咸潮上溯。
【分析】本大题以咸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咸潮容易发生的季节和咸潮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咸潮是针对沿海地区河流发生的一种灾害,根据材料“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说明咸潮主要发生在枯水期,我国最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应是冬季,因为,此季节降水较少,河水水位低,为枯水期,海水容易倒灌。
(2)根据材料“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说明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引潮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说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降水少,淡水河流量不足,河流水位较低,海水容易倒灌;海风加剧海水涌向河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上溯;河流下游无序挖沙导致下游河段已基本没有河沙,没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这使咸潮入侵日益增加。
19.(2021·河南·新乡十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2000多种蚯蚓。自2015年起,南方有人用电机捕捉蚯蚓用作药材和特种生物的养殖,至今电捕蚯蚓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据统计,全国年电捕蚯蚓已达上万吨。
说明电捕蚯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破坏作用:土壤因失去蚯蚓的改良作用而变得板结,肥力下降,影响农业产量;电捕蚯蚓的同时会杀死土壤中的其他生物,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土壤生态链,造成生态失衡;降低蚯蚓对废料垃圾、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及降解作用,加剧环境污染。(答出三点)
措施:从源头上查封相关设备的生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电捕蚯蚓;完善群众监督机制。(答出两点)
【分析】本大题以电机捕捉蚯蚓为材料,涉及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电捕蚯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可从土壤缺少蚯蚓后产生的不良后果、电捕蚯蚓同时会杀死多种生物、破坏生态平衡等方面来回答;蚯蚓能翻松、改良土壤,失去蚯蚓后土壤会变得板结,导致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土壤中的其他生物会因电捕蚯蚓受到影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导致土壤生态链遭受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同时废料垃圾、重金属污染物也因蚯蚓的减少被吸收及降解减弱,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对措施可从源头、法律法规、监督机制等方面来回答;找到电捕蚯蚓的源头,查封相关设备的生产厂家,减少电捕设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电捕蚯蚓;加强举报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点睛】
20.(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净菜是指将新采摘的蔬菜经过分级、整理、挑选、清洗、切分、消毒等加工操作,再包装而制成的一种短保质期产品,是无残留农药、茎叶类菜无菜根、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的蔬菜。为配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北京市于2019年5月开始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
评价推进净菜上市对城市垃圾处理利用产生的影响。
【答案】有利:减少餐厨垃圾;垃圾集中,减少清运成本;便于垃圾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
不利:需要包装储存与销售,增加塑料垃圾;保质期短,过期变质成为新的垃圾。
【分析】本题以北京推进净菜上市为背景,考查净菜上市对减市垃圾处理利用产生的影响。
【详解】注意设问为“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列两个方面回答。加工操作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产生的垃圾也较为集中,方便集中处理或利用,清理的成本较低。消费者不需要再次清理,所以产生的厨余垃圾较少。但处理后的净菜再次包装会产生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处理后的净菜不利于长期保存,过期变质后后成为新的垃圾。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