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20:05: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业型谷物种植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业型乳酪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 )
A.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B.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近年来,浙南某县充分整合多方优势,打造生态水产养殖一体化产业链,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项目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水资源不足 B.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C.实现废物零排放 D.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4.黑水虻粪便制肥施用于农田,会( )
A.增大土壤粒度 B.增加土壤污染 C.减轻土壤板结 D.降低微生物活性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高等植物271科1059属25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53种。其中,凤阳山位于龙泉市南部,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享有“华东古老植物摇篮”和“天然珍稀动植物园”的美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5.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
A.环境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6.针对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最关键的是( )
A.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禁止高强度捕猎
C.保护其原生态栖息环境 D.迁至野生动物园
(2022·江西·金溪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 )
A.广东省 B.河南省 C.江苏省 D.黑龙江省
8.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2022·陕西·韩城市新蕾中学(完全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2019年10月中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范围达到了1986年以来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南极臭氧空洞范围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减轻 B.常规能源利用率提高
C.氟氯烃制冷剂的使用减少 D.南极考察活动减少
10.材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022·江苏·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近年来,野生亚洲象频频“出圈”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适宜生存区缩小 B.象群数量增加,生存空间不足
C.水源短缺,寻找充足水源地 D.保护区破坏严重,食物来源减少
12.此次野生亚洲象群迁移路线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叠,表明象群是为了( )
A.加快迁移速度 B.获取食物和水源 C.扩大种群规模 D.辨别和确定方向
13.本次野生亚洲象能长距离“出圈”并平安回归栖息地主要得益于( )
A.沿线食物充足 B.沿线地形平坦 C.人类保护加强 D.野象破坏较小
(2022·安徽·青阳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有( )
A.技术发达 B.投资成本高 C.碳排放量大 D.劳动力不足
15.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增加了发电成本 B.不利于作物生长 C.降低了发电效率 D.高效利用水资源
二、综合题
16.(2022·贵州·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的柳州螺蛳粉因酸臭而闻名,其酸臭来源于当地新鲜特制的酸笋,螺蛳粉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起,通过新型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生产;实现袋装螺蛳粉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同时拓宽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柳州市(下图)成为螺蛳粉产业集聚中心。螺蛳粉不但从街边小吃到畅销全国,如今更销往20多个国家,成为广西的新名片。
(1)“稻螺(螺蛳)共养”是螺蛳粉企业推广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从生态角度指出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2)说明柳州市成为螺蛳粉产业集聚中心的优势。
(3)分析2020年华东地区的线上袋装螺蛳粉市场消费额占比最高的原因。
17.(2022·河南安阳·高三阶段练习)[选修6:环境保护]
国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放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明显增大),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开启第一次规模化退役。2021一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步伐再度加快,预计到2030年需报废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3万吨。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方式有两种:一是元素回收,用于提取稀缺的钻、镍等重金属资源;二是梯次利用,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等领域。
简述动力电池大量堆放处理对土地的不利影响,并说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好处。
18.(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5日,国务院同意对烟台市41万人口的蓬莱市和4.1万人口的长岛县双双撤销,合并设立为烟台市蓬莱区。原长岛县(见下图)是一个由151座岛屿(为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之间的庙岛群岛的一部分)组成的县,境内最高的岛屿海拔202.8米,最低的岛海拔7.2米。
材料二:“收缩型城市”就是那些人口正在不断减少的城市。原长岛县在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有大量人口流失,实际生活的人口至少下降了30%左右,成为收缩型城市。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除了海水的盐度外还需考虑海水的温度和杂质等因素。图中渤海海水盐度比黄海小,但海水密度却比黄海大,请分析渤海海水密度较大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原长岛县成为“收缩型城市”的可能原因。
(3)图中长岛被称为“中国夏威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长岛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你为长岛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9.(2022·江苏南京·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等,食量巨大。20世纪80年代,仅有约150头亚洲象分布在我国境内,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随着持续加大保护力度,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超过300头。与此同时,象群频繁溢出保护区活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
图示意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及分布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1)描述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分析近年来大象群频繁溢出自然保护区活动的原因。
(3)请为云南亚洲象分布区实现“人象和谐共生”提出建议。
20.(2022·江苏南京·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定南县是长江、珠江分水区,该县的生猪养殖产业占据该县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17年该县投资建设了养殖业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处理中心和能源生态农场基地等,形成畜禽粪污全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矿山治理、生态农场一体化的新模式,下表是定南县2018-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年份 2018 2019 2020
第一产业 11.9 13.8 14.5
第二产业 43.0 34.9 33.1
第三产业 51.1 51.3 52.3
材料二:相较与其他国际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较高,“弃煤择气”是碳减排的途径之一。
(1)归纳定南县2018-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简析其原因。
(2)分析定南县一体化新模式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3)从能源区域合作角度,简述粤港澳大湾区碳减排的主要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业型谷物种植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业型乳酪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 )
A.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B.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
【答案】1.B 2.D
【解析】1.结合图文“平原区”和“茶园”说明该地是我国南方平原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所以B正确。我国南方人口多,平原区面积相对占比小,商业型谷物种植业要求地域面积大,商品率高,A错;我国南方缺少优质草场,C错;我国热带面积小,缺少大规模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条件,D错。故选B。
2.增加经济效益不属于环境效益,A错;图示结构没有体现出坡地减缓或植被覆盖增多等能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B错;图示只显示了对水域环境的利用,没有体现利用效率的高低,C错;图上主要反映出排泄物的利用,所以环境效益就是废弃物被利用减少了污染,所以D正确。故选D。
【点睛】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近年来,浙南某县充分整合多方优势,打造生态水产养殖一体化产业链,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项目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水资源不足 B.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C.实现废物零排放 D.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4.黑水虻粪便制肥施用于农田,会( )
A.增大土壤粒度 B.增加土壤污染 C.减轻土壤板结 D.降低微生物活性
【答案】3.D 4.C
【解析】3.由结构图可知,该生产模式主要是将厨余垃圾和易腐烂垃圾进行处理利用,并没有涉及增加水资源或者节约水资源环节,A错;由上可知,该模式只处理部分门类的垃圾,且需要增加一定无害化处理环节,故处理垃圾的成本没有明显降低,也不能处理利用所有种类垃圾,BC错;该模式中利用黑水虻粪便制肥,用于生态种植,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化肥使用不合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故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D对。故答案选D。
4.黑水虻粪便制作的肥料属于有机肥料,农家肥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松软,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条件,利于根系的生长,A错C对;有机物的增多,土壤肥力增强,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没有增加土壤污染,B错;有机物增多,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活性增强,D错。故答案选择C。
【点睛】水体富营养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高等植物271科1059属25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53种。其中,凤阳山位于龙泉市南部,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享有“华东古老植物摇篮”和“天然珍稀动植物园”的美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5.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
A.环境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6.针对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最关键的是( )
A.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禁止高强度捕猎
C.保护其原生态栖息环境 D.迁至野生动物园
【答案】5.A 6.C
【解析】5.根据材料“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高等植物271科1059属25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53种”可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的观念,A正确;权利的观念强调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B错误;公平的观念强调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人享有平等的地位,C错误;发展的观念强调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在发展中解决,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权利,D错误。故选A。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最关键的是保护其原生栖息环境,C正确;不可能做到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A错误;对于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是禁止捕猎的,B错误;不需要迁至野生动物园,当地野生动物种类众多,迁至野生动物园,会使野生动物的生长习性发生变化,反而不利于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D错误。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022·江西·金溪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 )
A.广东省 B.河南省 C.江苏省 D.黑龙江省
8.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7.B 8.A
【解析】7.据图可知,该区域适合种植玉米,而玉米最适宜在温带生长,广东省、江苏省纬度低不适合玉米生长,故AC错误;河南省和黑龙江省是玉米种植大省,而该区域适宜沼气产业的发展,沼气产业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夏半年,黑龙江纬度太高,温度较低,夏季短,适宜发展沼气的时间短,故D错误;故最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河南省,B正确。故选B。
8.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BCD正确。但循环经济并不是转变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例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A错误,本题要求选择理解错误的选项,故选A。
【点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降低环境污染。
(2022·陕西·韩城市新蕾中学(完全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2019年10月中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范围达到了1986年以来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南极臭氧空洞范围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减轻 B.常规能源利用率提高
C.氟氯烃制冷剂的使用减少 D.南极考察活动减少
10.材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9.C 10.A
【解析】9.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的冰箱、空调里的制冷剂,里面含有氟氯烃物质,排放以后会大量消耗臭氧,造成臭氧层空洞,C正确;工业污染与南极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A错误;常规能源利用率提高,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减轻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但是对臭氧层空洞的影响不大,B错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南极的科考活动会更加深入,南极的科考活动与南极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0.臭氧层空洞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所有国家共同面对。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集中力量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体现了共同性的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B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C错误;可持续发展里没有发展性原则,D错误。故选A。
【点睛】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线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2022·江苏·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近年来,野生亚洲象频频“出圈”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适宜生存区缩小 B.象群数量增加,生存空间不足
C.水源短缺,寻找充足水源地 D.保护区破坏严重,食物来源减少
12.此次野生亚洲象群迁移路线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叠,表明象群是为了( )
A.加快迁移速度 B.获取食物和水源 C.扩大种群规模 D.辨别和确定方向
13.本次野生亚洲象能长距离“出圈”并平安回归栖息地主要得益于( )
A.沿线食物充足 B.沿线地形平坦 C.人类保护加强 D.野象破坏较小
【答案】11.B 12.B 13.C
【解析】11.亚洲象适宜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生存,当前气候变暖,并不会导致亚洲象的适宜生存区缩小,A错误;由于近些年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了对亚洲象的保护,导致象群数量增加,生存空间不足,被迫迁移,B项正确;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了对象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出现保护区破坏严重和水源短缺的可能性不大,C、D排除。故选B。
12.由于人类活动区,分布有大量的农作物、淡水,野生亚洲象群迁移路线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叠主要是为了获取食物和水源,B正确;由于人类社会中建筑、车辆等因素的干扰,野生亚洲象群迁移路线途经人类活动区域不利于象群辨别方向,也不会加快迁移速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也不利于扩大种群规模,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野生亚洲象的迁移路线途经人类活动地区,正是由于人类加强保护,亚洲象才能平安返回栖息地,C正确;沿线食物充足,也是得益于人类加强保护,加强投喂的结果,A排除;亚洲象迁移路线途经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B项错误;野象破坏较小并非其平安返回栖息地的主要原因,D排除。故选C。
【点睛】生物活动受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活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若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则可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会引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物种灭绝等问题。
(2022·安徽·青阳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有( )
A.技术发达 B.投资成本高 C.碳排放量大 D.劳动力不足
15.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增加了发电成本 B.不利于作物生长 C.降低了发电效率 D.高效利用水资源
【答案】14.B 15.D
【解析】14.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西北地区由于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会制约光伏电站进一步扩大规模,B正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不是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A错误;光伏电站碳排放量小,C错误,光伏电站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D错误。所以选B。
15.“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并没有增加发电成本,A错误;光伏电板可以遮挡太阳光照,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干旱地区土地保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D正确;发电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该模式无关,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光伏产业的优势:1、永不枯竭。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二、综合题
16.(2022·贵州·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的柳州螺蛳粉因酸臭而闻名,其酸臭来源于当地新鲜特制的酸笋,螺蛳粉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起,通过新型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生产;实现袋装螺蛳粉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同时拓宽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柳州市(下图)成为螺蛳粉产业集聚中心。螺蛳粉不但从街边小吃到畅销全国,如今更销往20多个国家,成为广西的新名片。
(1)“稻螺(螺蛳)共养”是螺蛳粉企业推广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从生态角度指出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2)说明柳州市成为螺蛳粉产业集聚中心的优势。
(3)分析2020年华东地区的线上袋装螺蛳粉市场消费额占比最高的原因。
【答案】(1)螺蛳排泄物为稻田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肥力;水稻吸收排泄物,减少水质污染;水稻为螺蛳遮阴避暑,提供饲料。
(2)靠近原料产地,便于获取新鲜食材;可打造正宗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交通设施完善,利于产品外销。
(3)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消费能力强;饮食方式多以清淡为主,与螺蛳粉口味形成强烈反差;文化与经济发达,人口流入较多,以年轻人为主;网络信息与物流发达,直播带货的宣传度高。
【分析】本题以广西的柳州螺蛳粉为材料,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1)由题,“稻螺(螺蛳)共养”是螺蛳粉企业推广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田中种水稻的同时养螺蛳,螺蛳在田间活动时,产生排泄物,这些可以为土地提供天然的肥料;水稻吸收养分,可以节约肥料成本,同时减少排泄物对水质的影响;广西纬度低,温度高,光照强,水稻为螺蛳可以遮挡阳光。
(2)由材料“其酸臭来源于当地新鲜特制的酸笋”可知,柳州当地原料丰富且品质佳,螺蛳粉制作经验丰富、历史悠久;由“螺蛳粉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知,柳州具有国家认可的品牌知名度;图中高速公路穿过,交通等设施完善,便于运输到市场,扩大销售范围。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平均收入高,消费能力强;沿海地区传统饮食口味偏向清淡,人们对于食用螺蛳粉产生强烈的口味反差,吸引反复消费;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年轻人流入求学和求职,年轻人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由材料“拓宽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可知,柳州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信息和平台,扩大了销售范围,增加了袋装螺蛳粉的销售量。
17.(2022·河南安阳·高三阶段练习)[选修6:环境保护]
国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放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明显增大),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开启第一次规模化退役。2021一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步伐再度加快,预计到2030年需报废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3万吨。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方式有两种:一是元素回收,用于提取稀缺的钻、镍等重金属资源;二是梯次利用,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等领域。
简述动力电池大量堆放处理对土地的不利影响,并说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好处。
【答案】不利影响:占用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导致土壤污染。
好处:延长电池使用周期(寿命),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元素回收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二次利用,降低小型电池的生产成本。
【分析】本题以动力电池为背景,考查动力电池堆放对土地的不利影响以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好处,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落实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难度一般。
【详解】不利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堆放大量”的电池,会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土地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电池中含有各种金属元素,堆放电池很可能会造成土地污染。
好处:结合材料可知,所谓“梯次利用”即将退役的动力电池制成小型电池,用于其他耗电量较小的途径,故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周期,延长原本5~8年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回收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对退役电池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和二次利用,可以降低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等小型电池的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18.(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5日,国务院同意对烟台市41万人口的蓬莱市和4.1万人口的长岛县双双撤销,合并设立为烟台市蓬莱区。原长岛县(见下图)是一个由151座岛屿(为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之间的庙岛群岛的一部分)组成的县,境内最高的岛屿海拔202.8米,最低的岛海拔7.2米。
材料二:“收缩型城市”就是那些人口正在不断减少的城市。原长岛县在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有大量人口流失,实际生活的人口至少下降了30%左右,成为收缩型城市。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除了海水的盐度外还需考虑海水的温度和杂质等因素。图中渤海海水盐度比黄海小,但海水密度却比黄海大,请分析渤海海水密度较大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原长岛县成为“收缩型城市”的可能原因。
(3)图中长岛被称为“中国夏威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长岛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你为长岛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渤海为内海,汇入渤海的河流泥沙多(或黄河汇入大量泥沙),杂质多;渤海与黄海交汇处岛屿多,相对封闭,与外海交流弱,河流带来的泥沙难以向外海域扩散。
(2)长岛县为岛屿组成的县,属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岛上淡水不足等,环境承载能力低;部分岛屿海拔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可能被海水淹没,生存空间变小。
(3)四周环水,由多个岛组成;受海洋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舒适。
(4)控制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进行一定的生态移民;注重保护环境,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文化教育等功能;适当发展旅游等对其生态影响小的产业。
【分析】本题以长岛县及其附近区域为背景,考查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1)结合所学可知,一般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而图中渤海海水盐度比黄海小,但海水密度却比黄海大,说明主要是受到温度或杂质因素的影响。结合所可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两个海域的纬度差别不大,故温度差异不大,所以其密度差异主要是由于杂质导致。读图可知,渤海为我国内海,有多条河流在此入海,导致汇入渤海的河流泥沙多(或黄河汇入大量泥沙),杂质多;其次由图可以看出,渤海与黄海交汇处岛屿多,相对封闭,渤海海峡通道较为狭窄,导致渤海与外海交流弱,河流带来的泥沙难以向外海域扩散,使得渤海的密度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2)结合材料知,“收缩型城市”就是那些人口正在不断减少的城市,即分析该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某地的人口数量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该地位于一个小岛上,环境承载力是导致这个地方人口不断减少的主要因素,由于长岛县为岛屿组成的县,属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岛上淡水不足等,环境承载能力低;除此外,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该地本来就小的岛屿面积进一步缩小,导致该地人口持续减少,形成“收缩型城市”。
(3)长岛被称为“中国夏威夷”,说明其与夏威夷有相似之处,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群岛,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长岛四周环水,由多个岛组成,与夏威夷类似;由于是四面环海的岛屿,受海洋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舒适,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故被称为“中国夏威夷”。
(4)
长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好人口规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必然带来环境问题,要进行一定的生态移民,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重保护环境,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和文化教育等功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还可以适当发展旅游等对其生态影响小的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9.(2022·江苏南京·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等,食量巨大。20世纪80年代,仅有约150头亚洲象分布在我国境内,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随着持续加大保护力度,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超过300头。与此同时,象群频繁溢出保护区活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
图示意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及分布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1)描述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分析近年来大象群频繁溢出自然保护区活动的原因。
(3)请为云南亚洲象分布区实现“人象和谐共生”提出建议。
【答案】(1)变化趋势: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且碎片化严重。原因:大规模扩大经济林(橡胶林、茶园)种植,导致可供大象栖息的森林面积减少;道路、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导致栖息地碎片化,分割为生态孤岛。
(2)我国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食物需求量大增;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提高,导致林下食物来源减少;单个保护区面积不足,难以满足象群迁徒觅食的需要。
(3)加快申报亚洲象国家公园,将分散的自然保护区合并,统一管理;修复和提升亚洲象栖息地质量,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并在相近栖息地之间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和法规建设,提高当地居民保护意识,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亚洲象防护队伍能力建设,建立人员跟踪监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亚洲象生态感知及预警体系。
【分析】本题以云南亚洲象栖息地变化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与大象群频繁溢出自然保护区活动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亚洲象分布的范围整体缩小且由整体变得相对细碎,由于大象的生存空间主要在森林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橡胶等经济林的大量种植,导致大象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由于道路、水电站等工程的建设,得大象的栖息地被分割,变得更加破碎。
(2)结合上题可知,大象的栖息地面积缩小且更加破碎,导致其生存空间大幅度减少,并且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提高,导致林下食物来源减少,而近年来我国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食物需求量大增,单个保护区面积不足,难以满足象群迁徒觅食的需要。因此大象需要溢出自然保护区,进行迁徙觅食以及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3)保护亚洲象首先应该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具体做法是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保证其生存空间。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利于其活动。同时保护亚洲象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和管理,具体做法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保护动物,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亚洲象防护队伍能力建设,建立人员跟踪监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亚洲象生态感知及预警体系。
20.(2022·江苏南京·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定南县是长江、珠江分水区,该县的生猪养殖产业占据该县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17年该县投资建设了养殖业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处理中心和能源生态农场基地等,形成畜禽粪污全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矿山治理、生态农场一体化的新模式,下表是定南县2018-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年份 2018 2019 2020
第一产业 11.9 13.8 14.5
第二产业 43.0 34.9 33.1
第三产业 51.1 51.3 52.3
材料二:相较与其他国际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较高,“弃煤择气”是碳减排的途径之一。
(1)归纳定南县2018-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简析其原因。
(2)分析定南县一体化新模式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3)从能源区域合作角度,简述粤港澳大湾区碳减排的主要措施。
【答案】(1)特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原因: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高能耗和高污染工业的治理整顿;交通、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
(2)治理乡村环境污染;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护农田;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农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国内西电东送;天然气输入(包括国内和国际);高能耗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能源技术区域合作。
【分析】本大题以江西省定南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产业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1)根据材料2的表格信息,归纳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但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当地加强生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因此,农业产值提高。矿产储量减少,矿业生产控制等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2)本题设问意图是定南县一体化新模式的积极意义。定南县的一体化新模式包括畜禽粪污全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矿山治理、生态农场等。从农业角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生态、社会、经济)进行组织答案。畜禽粪污全量化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治理乡村环境污染,保护农田,改善土壤肥力。矿山治理有利于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农场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注意仔细审题,本题设问角度是“能源区域合作”,落脚点是“碳减排”。为了使粤港湾大湾区的碳减排量减少,可以从西南地区输入水电,减少煤炭燃烧,也可以从国内或国外进口天然气,天然气燃烧值高、利用效率高,碳排放比煤炭更少。实施高能耗产业转移,加强与其它地区的能源利用技术合作,提高能源利用率也可以减少当地的碳排放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