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期末考试测试题(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期末考试测试题(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20:08: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期末考试 测试题(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云南·保山市瑞积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南北纬10°之间 B.20°S~50°S C.南北极圈之内 D.20°N~50°N
2.下列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欧洲西部 B.亚洲北部 C.南亚 D.北美东部
(2022·江苏·东台创新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为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滨河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完成问题。
3.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规划 C.植被 D.地形
4.该城市布局的优点是( )
A.一步到位,建设周期短 B.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C.沿河布局,联系便利 D.处于风带,空气洁净
5.(2021·江苏·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
①水源丰富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气候条件优越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6.(2022·湖北·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的两大工业基地图。读下图,完成下题。关于两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工业基地轻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B.乙地区正在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C.甲地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D.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这里资源、能源丰富
(2014·吉林长春·高二阶段练习)“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 (D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便于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8.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你认为较准确的是( )
A.有指向标的地图
B.经纬网地图
C.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
D.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下图是卫星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10.(2017·海南·三亚华侨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GSM技术
11.(2021·黑龙江·宾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与形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源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氮氧化合物——矿物燃料的燃烧
B.南极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的排放
C.酸雨——二氧化硫——矿物燃料的燃烧
D.臭氧层破坏——碳氢化合物——各种制冷设备的使用
(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
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
④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
⑤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
⑥水资源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⑦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A.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
13.关于漫画背景资源的利用,正确的说法是( )
A.虽然在不断循环更新,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是可替代的资源
D.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水源主要来自其主体
14.(2021·甘肃天水·高二阶段练习)环保包装体现在使用环保材料,用料省,废弃物最少且节省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不产生二次污染。环保包装的推广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低成本原则
15.(2020·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6.(2019·河南·洛阳市第四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45亿,超 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图12示意现阶段人口流动基本情况。
(1)说出现阶段我国人□流动的特点。
(2)简述促使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主要影响。
17.(2020·西藏·山南二中高一阶段练习)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水平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哪些问题: ________。
18.(2022·河南·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瑶医瑶药文化街”(如下图)在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市,这标志着乳源瑶医瑶药正式开启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乳源中草药资源丰富,被誉为“南岭明珠、物种宝库”“广东天然药库”。瑶医瑶药是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和瑰宝,传承历史上千年,尤其在治疗当地居民多发的风湿性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疗效明显,且价格较低。继乳源“瑶医瑶药文化街”后,广东部分地区计划建设瑶医瑶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
(1)说出乳源县发展瑶医瑶药产业的区位优势。
(2)分析广东部分地区建设瑶医瑶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的有利影响。
(3)简述让瑶医瑶药“火起来”的具体措施。
19.(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17年10月10日,圆满完成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并首次实现环北冰洋航行的“雪龙”号科考船,停靠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结合不同时期的北极卫星图像(图中白色表示冰川),回答问题。
(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科考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请说出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
(2)北极卫星图像的获取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请说出该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____________
(3)全球气候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20.(2021·辽宁·大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主要是因为____。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____。
(4)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期末考试 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云南·保山市瑞积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南北纬10°之间 B.20°S~50°S C.南北极圈之内 D.20°N~50°N
2.下列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欧洲西部 B.亚洲北部 C.南亚 D.北美东部
【答案】1.D 2.B
【解析】1.南北纬10°之间地处热带,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分布较少,A错误;20°S~50°S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人口分布少,B错误;南北极圈之内,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20°S~50°S人类居住,C错误;20°N~50°N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陆地面积大,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集,D正确。
2.欧洲西部,北美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亚洲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较少,ACD错误,B正确。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而高温潮湿地区与寒冷干旱区人口就较少。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一、水路交通便利;二、用水方便;三、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旁大多也是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就较少。如果是现在新形成的人口密集区,应该还要去考虑生态环境。
(2022·江苏·东台创新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为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滨河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完成问题。
3.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规划 C.植被 D.地形
4.该城市布局的优点是( )
A.一步到位,建设周期短 B.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C.沿河布局,联系便利 D.处于风带,空气洁净
【答案】3.A 4.B
【分析】3.读图可知,该城市沿河呈带状分布,因此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河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读图可知,居住用地分一期、二期、三期等,说明是分阶段建设,建设周期长,A错误;面朝河流,背靠林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B正确;城市形态呈条带状狭长分布,联系不便,C错误;刚果共和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地区,风力较小,D错误。故选B。
【点睛】三种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团块状,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方便管理。节约投资。但易造成环境污染。组团状,便于扩大城市规模。减轻环境压力,便于环境保护。但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建设投资大。条带状,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但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运距过长。
5.(2021·江苏·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
①水源丰富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气候条件优越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相关知识点。
【详解】结合图例相关信息可知,该地铁矿、煤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且有港口及公路及河流,水陆交通便利,该地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为②④ ,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地形、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市场、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
6.(2022·湖北·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的两大工业基地图。读下图,完成下题。关于两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工业基地轻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B.乙地区正在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C.甲地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D.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这里资源、能源丰富
【答案】B
【详解】读图乙工业区为珠江三角洲,根据所学知识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微电子较为发达,能源不足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故A错误;乙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以轻工业为主,应大力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故B正确;读图甲为长江三角洲,该地区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故C错误;长三角工业区能源、矿产资源缺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
(2014·吉林长春·高二阶段练习)“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 (D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便于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8.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你认为较准确的是( )
A.有指向标的地图
B.经纬网地图
C.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
D.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下图是卫星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答案】7.B 8.B 9.C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数据是经度、纬度、海拔,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8.在地图上表示方向,较准确的是经纬网地图,B正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的地图有误差,A错误;没有经纬网、指向标的,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其误差范围则更大,C、D错误。故选B。
9.据图可知,两图的图幅相同,根据经纬度差分析,甲地两条经线之间差为5°,纬线之间差也为5°;而乙地两条经线之间差为10°,纬线之间差也为10°,故甲地表示的实际范围小,乙图实际范围大,所以甲图的服务范围小,乙图服务范围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1、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 2、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3、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1、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 2、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 3、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 4、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
10.(2017·海南·三亚华侨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GSM技术
【答案】C
【详解】三种地理信息系统中,GPS可以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地提供信息和数据,所以在无人区进行考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本人具体的地理位置的技术,只有GPS技术,故选C。
11.(2021·黑龙江·宾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与形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源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氮氧化合物——矿物燃料的燃烧
B.南极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的排放
C.酸雨——二氧化硫——矿物燃料的燃烧
D.臭氧层破坏——碳氢化合物——各种制冷设备的使用
【答案】C
【分析】本题属于基础试题,考查大气环境问题与形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源,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
【详解】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可知。全球变暖——碳氧化合物——矿物燃料的燃烧;南极臭氧层空洞——氯氟烃等——各种制冷设备的使用;酸雨——二氧化硫——矿物燃料的燃烧。综合上述分析,C项正确。
【点睛】
(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
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
④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
⑤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
⑥水资源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⑦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A.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
13.关于漫画背景资源的利用,正确的说法是( )
A.虽然在不断循环更新,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是可替代的资源
D.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水源主要来自其主体
【答案】12.C 13.A
【分析】本题组漫画题材为背景资料,考查水资源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2.缺水国家不都是分布在热带,如我国人均水量不足,是缺水国家之一,而且缺水地区主要华北、西北中纬度温带地区。所以①说法不正确;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 ②正确;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人口数量增加,对淡水的消耗量也会相应增多,故③说法不正确;人口的持续增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④正确;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如: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故⑤正确。水资源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⑥正确;水污染会使水失去原有的利用价值,加剧了水资源危机,⑦正确。所以排除①③,C项正确。
13.水循环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数量是有限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水资源短缺。故A项正确。如果,人类的用水速度,超过水资源的更新的速度,水资源也会枯竭,B项错;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资源,C错;通常来说,水资源的主体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D项错。
【点睛】由漫画信息可知反映出的问题为全球性水危机。理解全球性水危机,要从空间分布、人均占有量及人均消耗量、水量与水质、淡水冲突等多方面加以全面、深入地理解。
14.(2021·甘肃天水·高二阶段练习)环保包装体现在使用环保材料,用料省,废弃物最少且节省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不产生二次污染。环保包装的推广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低成本原则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环保包装使用环保材料,用料省,废弃物最少且节省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持续性原则,C正确。与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关系不大,AB错误。可持续发展没有低成本原则,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三点: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15.(2020·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食品的形象描述,原料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但要求进行清洁生产,即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即①错②③④对,故选B。
二、综合题
16.(2019·河南·洛阳市第四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45亿,超 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图12示意现阶段人口流动基本情况。
(1)说出现阶段我国人□流动的特点。
(2)简述促使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主要影响。
【答案】(1)流动人口总量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流动人 口平均年龄上升;随迁子女比例增加。
(2)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 动力增加;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户籍政策的改革。(任答 4 点)
(3)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增加流出地居民经济 收入。
不利影响:造成人才外流;城乡经济差距拉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 问题凸显(各答 2 点)
【详解】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人口移动为背景,考查人口移动的原因和影响;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可运用推拉力理论进行分析,人口移动的影响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
(1)根据图示我国人口流动特点可从我国人口流动总量、流动方向、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和随迁子女比例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从推拉力理论分析。拉力因素主要有经济发达地区有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良好的生活环境等;推力因素主要是迁出地区经济落后、收入较少、生活水平较低;同时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以及我国宽松的人口移动政策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3)人口流动的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利于合理利用迁出区的剩余劳动力,缓解迁出区人地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人才流失,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点睛】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
(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
(2)影响人口年龄结构
(3)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
(4)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
(5)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
(6)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17.(2020·西藏·山南二中高一阶段练习)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水平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哪些问题: ________。
【答案】 A B 晚 低 1950 基础设施 逆城市化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详解】(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根据所学知识,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起步较晚,目前发展速度快;图示A曲线起步早,水平高,应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B曲线起步晚,水平低,应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2)由上题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A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B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约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②交通拥堵;③住房困难;④就业困难;⑤影响社会治安等。
【点睛】发达国家城市化: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约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2、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3、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18.(2022·河南·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瑶医瑶药文化街”(如下图)在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市,这标志着乳源瑶医瑶药正式开启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乳源中草药资源丰富,被誉为“南岭明珠、物种宝库”“广东天然药库”。瑶医瑶药是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和瑰宝,传承历史上千年,尤其在治疗当地居民多发的风湿性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疗效明显,且价格较低。继乳源“瑶医瑶药文化街”后,广东部分地区计划建设瑶医瑶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
(1)说出乳源县发展瑶医瑶药产业的区位优势。
(2)分析广东部分地区建设瑶医瑶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的有利影响。
(3)简述让瑶医瑶药“火起来”的具体措施。
【答案】(1)生态环境优越,中草药资源丰富;乳源县中草药远近驰名,知名度高;瑶医瑶药历史悠久,疗效好,价格低;当地多瑶医瑶药适用病症的病患。
(2)街区或园区内汇聚了瑶族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诊断药方和医术,有利于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共享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效益。
(3)搭建瑶医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让瑶医瑶药走出家乡;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瑶医瑶药文化和产品,扩大瑶医瑶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活动展示、销售瑶医瑶药产品;大力发展瑶医瑶药大健康产业。
【分析】本题以瑶医瑶药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以及工业发展方向的相关措施,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乳源中草药资源丰富,被誉为‘南岭明珠、物种宝库’‘广东天然药库’。”可知,乳源的中草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高,中草药的品质较高,市场知名度较高;根据材料信息“瑶医瑶药是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和瑰宝,传承历史上千年”可知,乳源的瑶医瑶药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信息“尤其在治疗当地居民多发的风湿性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疗效明显,且价格较低”可知,瑶医瑶药的疗效显著,且价格相对低廉;适合当地多种广发病的治疗等。
(2)建设瑶医瑶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可以促进瑶医诊所以及瑶药店在园区内集聚,有利于促进不同瑶医之间技术的交流与融合,促进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能够共用基础设施,减少内部交易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能够共享优惠的扶持政策;能够提高市场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等。
(3)让瑶医瑶药“火起来”的具体措施: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推广瑶医瑶药文化和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政府搭建合适的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瑶医瑶药的技术交流与融合,促进瑶医瑶药的技术传承和发展;政府和企业牵头,让瑶医瑶药走出去;通过各种展博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瑶医瑶药技术以及产品;大力依托当地的瑶医瑶药文化,发展瑶医瑶药大健康康养产业等。
19.(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17年10月10日,圆满完成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并首次实现环北冰洋航行的“雪龙”号科考船,停靠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结合不同时期的北极卫星图像(图中白色表示冰川),回答问题。
(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科考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请说出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
(2)北极卫星图像的获取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请说出该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____________
(3)全球气候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答案】(1) GPS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
(2) RS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
【分析】本题以不同时期的北极卫星图像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RS、GIS、GPS等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GPS具有定位、导航的功能,可以确定科考队员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GPS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2)卫星图像的获取主要运用遥感技术(RS),该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例如: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
20.(2021·辽宁·大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主要是因为____。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____。
(4)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答案】(1) 150 200
(2) 平流 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 紫外线 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农作物减产,森林受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4)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
【分析】本题以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垂直分层、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位置、作用及臭氧层被破坏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防治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将图形信息与纵坐标轴信息相结合可判断,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150 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200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在垂直方向上,从地面到高空大气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因臭氧对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
(3)臭氧对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所以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对人类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②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③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对生物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②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③破坏森林。
(4)
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等氟氯烃化合物引起的;因而治理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措施有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由于臭氧层空洞属于国际性环境问题,因而各国要共同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