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同步学案(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学生版+教师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同步学案(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学生版+教师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3 22: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同 步 学 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两课时)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背景1、原因(必要性):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传统商路,引发欧洲“商业危机”。④宗教因素: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⑤思想方面: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进取精神。2、条件(可能性):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封建王室的支持。②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二、主要航路航向支持国家时间航海家成就所经大洋向东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第一次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所开辟的绕道非洲达到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大西洋、印度洋向西西班牙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等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大西洋三、其他航路航向支持时间航海家概况及成就向北英国1497卡伯特发现纽芬兰岛法国16世纪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7世纪初哈德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向南英国1578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1642—43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四、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1)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亚非美洲:给美洲非洲带来巨大灾难;大量金银流入中国,初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3、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重难突破】
一、对比:旧航路与新航路。
角度 旧航路(传统商路) 新航路(基本线路)
含义 ⑴陆路:由地中海沿里海到达中亚;⑵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入波斯湾或红海),然后由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⑴从欧洲出发,不经过地中海这一古老商路,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海上航路;⑵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
核心 以亚洲为核心 以西欧为中心
主导国 中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
贸易范围 传统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 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意义 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典例1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写道:“诸位贵族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这次航行( )
A.到达美洲南端的岬角即合恩角 B.发现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C.经过风浪险恶海峡进入太平洋 D.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相信地圆学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计划西行到达印度并宣传天主教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其航行发现了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项正确;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的是1587年德雷克的航行,排除A项;哥伦布向西航行并未绕过非洲,也未到达东方,排除B项;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是16世纪初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排除C项。
二、对比: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开辟
背景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殖民扩张,牟取暴利
性质 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
结果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闭关锁国” 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
影响 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世界联系,开始殖民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相同点 ①都在国力强盛、最高统治者支持下进行②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指南针运用等为远航提供了条件③都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例2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解读更为全面的是( )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者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A.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
B.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
C.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
D.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对比”可知,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而欧洲大航海以殖民扩张,建立殖民地,获得黄金,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主,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陕西榆林2023一模]15世纪前,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们为了从东方大量输入香料,必须交付巨额黄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金银矿藏极其贫乏,没有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这使两国经济状况恶化加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 )
A.东西方商路阻断 B.市场需求的扩大
C.商业革命的开展 D.货币制度的变革
2.[青海西宁2023开学考]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
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3.[广东佛山2023一模]《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古代欧洲对世界的科学认知 B.因充满错误而不能作为史料
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 D.受新航路开辟的启发而制定
4.[湖南长沙2023联考]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5.[云南昭通2023月考]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事件
1459年 毛罗绘制地图
1488年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8年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7年 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
1519年—1522年 麦哲伦环球航行
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
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6.15世纪后半叶由奴诺·贡萨尔维斯绘制的葡萄牙教堂祭坛版画《圣维森特的崇拜》中有60位人物(如下图)、分别代表当时葡萄牙社会从教士到渔夫各个阶层,他们虽然神态各异,但都透露出对圣维森特(基督教殉道者)的崇拜和海外远方事物的期盼。他们的“期盼”来自( )
A.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 B.对国家集权的政治期许
C.欧洲成为世界核心力量 D.世俗权力扩充的紧张度
7.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8.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9.[浙江杭州2023冲刺]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追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折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该航海家
A.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 B.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C.经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D.成功到达东方实现了发财梦
10.下图所示是《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第四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 )
哥伦布在新世界的首次登陆;在巴哈马群岛巡航;发现古巴并绕岛环行;进一步沿古巴海岸绕行;寻找猜想中的巴布丘岛;“平塔号”脱逃;发现伊斯帕尼奥拉岛;沿着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岸航行;海难;与当地人的交易活动;修建纳维达德要塞;纳维达德要塞的管理规定:哥伦布起航返回西班牙。
A.表明早期殖民活动伴随着暴力与冲突 B.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全过程
C.再现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与殖民史实 D.说明哥伦布已实现了其航海目标
11.[河北2023模拟]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12.[福建龙岩2023期末联考]11至15世纪,在地中海、大西洋、北海至波罗的海的海岸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贸易城市,人们有意识地对海商规则进行收集、整理和汇编,形成了《康梭拉多海法》《奥列隆案卷》《维斯比海法》等海商法典。这些法典的出现( )
A.加快了人类迈向远洋的步伐 B.保障了西欧海上贸易顺利进行
C.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D.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法律基础
13.[广东汕头2023一模]16世纪早期,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开始从葡萄牙人那儿购买胡椒,甚至威尼斯人在1515年为了完成老客户的订单也被迫在葡萄牙的里斯本购买胡椒。这一事实表明,当时( )
A.葡萄牙已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B.欧洲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C.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 D.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
14.[福建七地市2023一模]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意地向西班牙国王通报达·伽马归来的消息时,夸口的不是占领了多少土地,制服了多少人,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
A.意欲垄断太平洋地区贸易 B.积极推行重商主义
C.拥有掌控世界市场的实力 D.军事实力欧洲领先
15.[湖南郴州2023期末联考]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反映了(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16.[]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D.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17.[浙江杭州2023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顿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中吸取益处。” 阿拉伯帝国时期,各种不同民族的文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
——摘编自张志忠《“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等
材料二 新大陆的廉价白银主要通过两条海上航线被输送到欧洲,一条是通过古巴的哈瓦那港,横穿大西洋运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安特卫普等新兴港口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另外一条是通过墨西哥在太平洋一侧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大量廉价的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新大陆的白银将三个世界连接到了一起。……欧洲的贸易量大幅增加,贸易网络在大西洋上不断扩展,经济中心从中欧和南欧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编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具体史实,概括阿拉伯文化将不同文明“深入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并用一句话概括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用一个关键词归纳16世纪传统航线与新兴航线在世界海路贸易竞争中的态势。依据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状况,分析“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这一历史现象给中国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缺乏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对于黄金和香料等商品的需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东西方商路阻断,排除A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没有发生货币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排除D项。
2.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并没有找到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于是他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这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哥伦布远航后世界各地联系的密切,无法说明哥伦布远航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哥伦布在美洲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平的,并不是价格革命引发新航路的开辟,排除D项。
3.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很长时间里,人们往往对世界的其他角落知之甚少,比如古代地中海文明圈的人们所认知的世界仅限于欧、亚、非三大洲的部分地区,而对中国、印度、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了解非常有限,古罗马时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就体现了当时地中海文明圈的“世界观”,说明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C项正确;《托勒密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并非科学认知,排除A项;虽然目前能看到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只是文艺复兴时期仿制的,但仍忠实展现了古代西方的世界观,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该地图制作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D项。
4.
【答案】B
【详解】由地图中信息可知,欧洲可以通过地中海、海洋等途径到达亚洲,地中海是欧亚传统商路,故该地图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B项正确;地图中没有美洲大陆,说明该地图应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前,排除A;据材料不能得出地圆说盛行,排除C项;地图中没有美洲、大洋洲等,D项错误。
5.
【答案】D
【详解】根据“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可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认识的加深,成为人们探求新世界的原因之一,反映出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普及说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测绘技术的突破,而只是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提高,排除C项。
6.
【答案】A
【详解】考查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社会各阶层都有坚定的信仰和探求海外远方事物的追求,而向外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A项正确;15世纪初葡萄牙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项;欧洲成为世界核心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世俗权力扩张开始于16世纪,排除D项。
7.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这些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也距离14世纪较远,排除C项;14世纪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时间18世纪末相距较远,排除D项。
8.
【答案】A
【详解】由材料信息“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故A正确;哥伦布航行不会途径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错误;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故C错误;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错误。
9.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可知,与发现美洲有关,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B项正确;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而非葡萄牙,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美洲没有经过太平洋,排除C项;D项是麦哲伦及其船队的环球航行,排除。
10.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些章节简要描绘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一些美洲地区的过程。并且修建要塞进行殖民的史实,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暴力冲突,排除A项;材料这些章节简要地反映了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过程,而不是所有航行过程,排除B项;哥伦布大航海目标是到达印度,从材料中可知他到达的是美洲,没有实现他大航海目标,排除D项。
11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596年,巴伦支带领3艘船,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同时其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其航行探索到了人类未知的地域,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C项正确;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排除A项;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排除B项;巴伦支的航行没有促进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排除D项。
12.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欧洲贸易城市出现了多部海洋法,加快了人类迈向远洋的步伐,A项正确;大点并不能保障海上贸易的进行,排除B项;城市自治运动主要在城市,而材料强调海洋意识,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主要在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材料强调在地中海、大西洋、北海至波罗的海的海岸地区,排除D项。
13.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6世纪”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葡萄牙已经开辟了欧洲直通亚洲的新航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能够直接大量从亚洲购买胡椒,促使威尼斯不得不从里斯本购买胡椒,B项正确;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排除C项;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中美洲,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排除D项。
14.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可知,葡萄牙支持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东方的财富和香料贸易控制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重商主义政策的体现,B项正确;达·伽马开辟的新航路并没有到达太平洋地区,排除A项;当时世界市场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葡萄牙的军事实力,而且也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其军事实力欧洲领先,排除D项。
15.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商品交易所”“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都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项正确;与贸易中心转移、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
16.
【答案】B
【详解】据材料“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17世纪探寻南北半球的新世界,其动力是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其目的是开辟通往亚洲的新航路,排除A项;C项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欧人,而非哪一国,故与提升国际地位不符,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7.
【答案】(1)表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如:《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科技与军事的发展;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地位: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态势:齐头并进。
影响: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中吸取益处。”“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可分析出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例如:《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科技与军事的发展;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地位:根据材料“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可分析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态势:根据材料“新大陆的廉价白银主要通过两条海上航线被输送到欧洲,一条是通过古巴的哈瓦那港,横穿大西洋运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安特卫普等新兴港口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另外一条是通过墨西哥在太平洋一侧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可分析出齐头并进。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白银大量流入使得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三、论述题
18.
【答案】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点睛: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改观点论述类题目的限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高考求新求变的思想。本题整体难度不太大,让学生感觉比较平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反映的历史现象。
教 师 版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同 步 学 案(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两课时)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背景1、原因(必要性):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传统商路,引发欧洲“商业危机”。④宗教因素: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⑤思想方面: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进取精神。2、条件(可能性):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封建王室的支持。②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二、主要航路航向支持国家时间航海家成就所经大洋向东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第一次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所开辟的绕道非洲达到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大西洋、印度洋向西西班牙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等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大西洋三、其他航路航向支持时间航海家概况及成就向北英国1497卡伯特发现纽芬兰岛法国16世纪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7世纪初哈德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向南英国1578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1642—43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四、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1)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亚非美洲:给美洲非洲带来巨大灾难;大量金银流入中国,初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3、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重难突破】
一、对比:旧航路与新航路。
角度 旧航路(传统商路) 新航路(基本线路)
含义 ⑴陆路:由地中海沿里海到达中亚;⑵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入波斯湾或红海),然后由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⑴从欧洲出发,不经过地中海这一古老商路,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海上航路;⑵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路
核心 以亚洲为核心 以西欧为中心
主导国 中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
贸易范围 传统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 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意义 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典例1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写道:“诸位贵族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这次航行( )
A.到达美洲南端的岬角即合恩角 B.发现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C.经过风浪险恶海峡进入太平洋 D.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相信地圆学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计划西行到达印度并宣传天主教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其航行发现了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项正确;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的是1587年德雷克的航行,排除A项;哥伦布向西航行并未绕过非洲,也未到达东方,排除B项;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是16世纪初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排除C项。
二、对比: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开辟
背景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殖民扩张,牟取暴利
性质 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
结果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闭关锁国” 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
影响 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世界联系,开始殖民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相同点 ①都在国力强盛、最高统治者支持下进行②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指南针运用等为远航提供了条件③都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例2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解读更为全面的是( )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者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A.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
B.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
C.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
D.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对比”可知,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而欧洲大航海以殖民扩张,建立殖民地,获得黄金,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主,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陕西榆林2023一模]15世纪前,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们为了从东方大量输入香料,必须交付巨额黄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金银矿藏极其贫乏,没有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这使两国经济状况恶化加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 )
A.东西方商路阻断 B.市场需求的扩大
C.商业革命的开展 D.货币制度的变革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缺乏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对于黄金和香料等商品的需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东西方商路阻断,排除A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没有发生货币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排除D项。
2.[青海西宁2023开学考]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
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并没有找到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于是他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这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哥伦布远航后世界各地联系的密切,无法说明哥伦布远航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哥伦布在美洲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平的,并不是价格革命引发新航路的开辟,排除D项。
3.[广东佛山2023一模]《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古代欧洲对世界的科学认知 B.因充满错误而不能作为史料
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 D.受新航路开辟的启发而制定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很长时间里,人们往往对世界的其他角落知之甚少,比如古代地中海文明圈的人们所认知的世界仅限于欧、亚、非三大洲的部分地区,而对中国、印度、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了解非常有限,古罗马时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就体现了当时地中海文明圈的“世界观”,说明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C项正确;《托勒密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并非科学认知,排除A项;虽然目前能看到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只是文艺复兴时期仿制的,但仍忠实展现了古代西方的世界观,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该地图制作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D项。
4.[湖南长沙2023联考]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答案】B
【详解】由地图中信息可知,欧洲可以通过地中海、海洋等途径到达亚洲,地中海是欧亚传统商路,故该地图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B项正确;地图中没有美洲大陆,说明该地图应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前,排除A;据材料不能得出地圆说盛行,排除C项;地图中没有美洲、大洋洲等,D项错误。
5.[云南昭通2023月考]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事件
1459年 毛罗绘制地图
1488年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8年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7年 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
1519年—1522年 麦哲伦环球航行
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
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D
【详解】根据“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可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认识的加深,成为人们探求新世界的原因之一,反映出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普及说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测绘技术的突破,而只是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提高,排除C项。
6.15世纪后半叶由奴诺·贡萨尔维斯绘制的葡萄牙教堂祭坛版画《圣维森特的崇拜》中有60位人物(如下图)、分别代表当时葡萄牙社会从教士到渔夫各个阶层,他们虽然神态各异,但都透露出对圣维森特(基督教殉道者)的崇拜和海外远方事物的期盼。他们的“期盼”来自( )
A.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 B.对国家集权的政治期许
C.欧洲成为世界核心力量 D.世俗权力扩充的紧张度
【答案】A
【详解】考查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社会各阶层都有坚定的信仰和探求海外远方事物的追求,而向外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A项正确;15世纪初葡萄牙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项;欧洲成为世界核心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世俗权力扩张开始于16世纪,排除D项。
7.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这些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也距离14世纪较远,排除C项;14世纪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时间18世纪末相距较远,排除D项。
8.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答案】A
【详解】由材料信息“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故A正确;哥伦布航行不会途径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错误;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故C错误;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错误。
9.[浙江杭州2023冲刺]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追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折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该航海家
A.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 B.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C.经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D.成功到达东方实现了发财梦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可知,与发现美洲有关,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B项正确;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而非葡萄牙,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美洲没有经过太平洋,排除C项;D项是麦哲伦及其船队的环球航行,排除。
10.下图所示是《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第四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 )
哥伦布在新世界的首次登陆;在巴哈马群岛巡航;发现古巴并绕岛环行;进一步沿古巴海岸绕行;寻找猜想中的巴布丘岛;“平塔号”脱逃;发现伊斯帕尼奥拉岛;沿着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岸航行;海难;与当地人的交易活动;修建纳维达德要塞;纳维达德要塞的管理规定:哥伦布起航返回西班牙。
A.表明早期殖民活动伴随着暴力与冲突 B.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全过程
C.再现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与殖民史实 D.说明哥伦布已实现了其航海目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些章节简要描绘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一些美洲地区的过程。并且修建要塞进行殖民的史实,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暴力冲突,排除A项;材料这些章节简要地反映了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过程,而不是所有航行过程,排除B项;哥伦布大航海目标是到达印度,从材料中可知他到达的是美洲,没有实现他大航海目标,排除D项。
11.[河北2023模拟]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596年,巴伦支带领3艘船,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同时其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其航行探索到了人类未知的地域,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C项正确;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排除A项;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排除B项;巴伦支的航行没有促进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排除D项。
12.[福建龙岩2023期末联考]11至15世纪,在地中海、大西洋、北海至波罗的海的海岸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贸易城市,人们有意识地对海商规则进行收集、整理和汇编,形成了《康梭拉多海法》《奥列隆案卷》《维斯比海法》等海商法典。这些法典的出现( )
A.加快了人类迈向远洋的步伐 B.保障了西欧海上贸易顺利进行
C.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D.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法律基础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欧洲贸易城市出现了多部海洋法,加快了人类迈向远洋的步伐,A项正确;大点并不能保障海上贸易的进行,排除B项;城市自治运动主要在城市,而材料强调海洋意识,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主要在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材料强调在地中海、大西洋、北海至波罗的海的海岸地区,排除D项。
13.[广东汕头2023一模]16世纪早期,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开始从葡萄牙人那儿购买胡椒,甚至威尼斯人在1515年为了完成老客户的订单也被迫在葡萄牙的里斯本购买胡椒。这一事实表明,当时( )
A.葡萄牙已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B.欧洲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C.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 D.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6世纪”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葡萄牙已经开辟了欧洲直通亚洲的新航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能够直接大量从亚洲购买胡椒,促使威尼斯不得不从里斯本购买胡椒,B项正确;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排除C项;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中美洲,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排除D项。
14.[福建七地市2023一模]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意地向西班牙国王通报达·伽马归来的消息时,夸口的不是占领了多少土地,制服了多少人,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
A.意欲垄断太平洋地区贸易 B.积极推行重商主义
C.拥有掌控世界市场的实力 D.军事实力欧洲领先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可知,葡萄牙支持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东方的财富和香料贸易控制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重商主义政策的体现,B项正确;达·伽马开辟的新航路并没有到达太平洋地区,排除A项;当时世界市场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葡萄牙的军事实力,而且也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其军事实力欧洲领先,排除D项。
15.[湖南郴州2023期末联考]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反映了(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商品交易所”“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都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项正确;与贸易中心转移、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
16.[]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D.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详解】据材料“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17世纪探寻南北半球的新世界,其动力是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其目的是开辟通往亚洲的新航路,排除A项;C项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欧人,而非哪一国,故与提升国际地位不符,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7.[浙江杭州2023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顿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中吸取益处。” 阿拉伯帝国时期,各种不同民族的文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
——摘编自张志忠《“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等
材料二 新大陆的廉价白银主要通过两条海上航线被输送到欧洲,一条是通过古巴的哈瓦那港,横穿大西洋运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安特卫普等新兴港口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另外一条是通过墨西哥在太平洋一侧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大量廉价的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新大陆的白银将三个世界连接到了一起。……欧洲的贸易量大幅增加,贸易网络在大西洋上不断扩展,经济中心从中欧和南欧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编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具体史实,概括阿拉伯文化将不同文明“深入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并用一句话概括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用一个关键词归纳16世纪传统航线与新兴航线在世界海路贸易竞争中的态势。依据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状况,分析“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物产”这一历史现象给中国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1)表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如:《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科技与军事的发展;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地位: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态势:齐头并进。
影响: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中吸取益处。”“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可分析出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例如:《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科技与军事的发展;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地位:根据材料“ 阿拉伯地区是地中海各国与远东交通的枢纽,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贸易的变化。”可分析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态势:根据材料“新大陆的廉价白银主要通过两条海上航线被输送到欧洲,一条是通过古巴的哈瓦那港,横穿大西洋运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安特卫普等新兴港口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另外一条是通过墨西哥在太平洋一侧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可分析出齐头并进。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白银大量流入使得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点睛: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改观点论述类题目的限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高考求新求变的思想。本题整体难度不太大,让学生感觉比较平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反映的历史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