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河南省2023年生物中考二轮复习用卷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选题
1.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提早出苗是因为( )
A.种子萌发需要遮光 B.避免了害虫的破坏
C.阻挡了鸟类取食种子 D.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
2.(2019七下·昭阳开学考)“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提示语提示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地上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影响草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D.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3.(2017七上·徐州月考)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 )
A.根毛 B.根尖 C.分生区 D.导管
4.(2018七上·岳池期末)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B.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掉了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
C.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
D.植物体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热,避免在高温下被灼伤
5.(2018七上·遵义期末)农业生产中,习惯上称玉米果实为( )
A.玉米种子 B.菜豆种子 C.蚕豆种子 D.花生种子
6.(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有四种植物都无果实,甲有茎、叶而无根,乙有种子,丙有根、茎、叶的分化,丁无根、茎、叶的分化。请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哪一类生物( )
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B.真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
D.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7.(2016八上·莒县期中)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内,长期得不到氧气,因此它的细胞内的哪种结构可能消失(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质
8.(2018七上·宝安月考)荔枝是深圳常见的水果.荔枝树要结出好吃的荔枝,要经过以下哪些过程( )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C.受精→开花→传粉→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9.(2021·夹江模拟)苹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它的食用部分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成的?( )
A.子房壁 B.受精卵 C.胚珠 D.花托
10.(2015七上·余干期末)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
A.表皮 B.气孔 C.保卫细胞 D.叶脉
11.(2017七上·蒙阴期末)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
①适量的水分 ②充足的光照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丰富的养料 ⑤充足的空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2.(2017七下·洛宁期末)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
A.氧增多了,二氧化碳减少了 B.氧增多了,二氧化碳也增多了
C.氧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D.氧减少了,二氧化碳也减少了
13.(2020八下·景德镇期末)如图为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图中a表示豌豆荚,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B.b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C.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D.每个种子的基因组成必定相同
14.(2021八上·大理期末)下列各项中,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有茎、叶分化
B.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C.藻类植物最常见的植物有海带、紫菜
D.蕨类植物已经分化了输导组织,并且产生了种子
15.(2022·海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人们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B.夜间对火龙果进行适当光照是为了增加光合作用产物
C.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D.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有利于增强呼吸作用
16.(2020·平谷模拟)图表示一段时间内绿萝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 段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在不断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D.cd 段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7.(2020七上·庆云期中)图曲线表示盛夏的某个晴天,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
B.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C.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18时
D.氧气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6时
18.(2018·武汉)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B.b点氧气产生和消耗量相等
C.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D.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19.(2019·娄底)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20.(2019八下·南平期中)下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各项分析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B.b点表示氧气的产生量和消耗量相等
C.bc段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ab段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
二、读图理解题
21.(2022七上·阳西期末)综合应用: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贝贝南瓜口感软糯,富含的胡萝卜素是普通南瓜的三倍以上,有降低血糖等功效。如图依次为大棚、贝贝南瓜及各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学习致用:
(1)为提高坐瓜率,瓜农会将当日开放的雄花花药和雌花的柱头“对花”,该技术称为 。
(2)图三中生理过程C的变化曲线可以用图四中的 (“Ⅰ”或“Ⅱ”)来表示。
(3)利用塑料大棚控制生理过程C的强度,是提高南瓜品质的主要方法。王大爷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升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 的浓度,南瓜植株在图四的C点时,表示图三中 生理过程的强度最大(填字母)。贝贝南瓜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图三中,南瓜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其中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填字母)。
(5)图五中,叶片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点 。(填字母)
(6)如果让其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中,白天升温急,夜晚散热快,结出果实甘甜如怡,主要原因是白天 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消耗 的有机物少,果实积累的糖分多。
三、资料分析题
22.(2015七上·岳阳期末)甲乙两地生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如表.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日夜温差较大的是 地.
(2)甲地白天平均温度与乙地一样,它们两地的甜瓜都有旺盛的 作用;而夜晚甲地的温度只有 ℃,甲地甜瓜的呼吸作用就比乙地的 ,分解的有机物也就 ,因此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四、实验探究题
23.(2017七下·乐昌期末)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 1 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 (能量单位) 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热量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
(3)实验中,①应该为 克, 原因是 。
五、综合题
24.(2018·河南模拟)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②细 胞相比,①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
(2)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和 (填字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选D。早春播种后,由于温度还比较低,所以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和对土壤水分的保持,可以促进提早出苗。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据此答题
2.【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护小草。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3.【答案】D
【知识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解答】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结构;筛管是植物体中把叶制造的有机物由上而下输导的管道。可见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导管和筛管的作用,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上有很多气孔,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吸收来的水分95%以上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可见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掉了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植物体外,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蒸腾作用在向外蒸发水分的同时能带走植物体表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植物表面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灼伤,可见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相关内容,为基础题,熟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还要熟记蒸腾作用的意义。
5.【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如图:
菜豆(蚕豆、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包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即胚.也就是E子叶;B胚芽;C胚轴;D胚根.但菜豆种子的A为种皮,而玉米种子的F为种皮与果皮,所以玉米种子实际是它的果实.
故答案为:A
【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有果皮,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6.【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所以可以判断,甲为苔藓植物;
乙有种子,但没有果实,可以判断,乙为裸子植物;
丙有根、茎、叶的分化,无果实,可以判断丙为蕨类植物;
丁无根、茎、叶的分化,为藻类植物,可以判断丁为藻类植物。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真菌的主要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大都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植物类群;苔藓植物没真正的根,有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7.【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A、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渗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的进入.故不符合题意.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控制的中心.故不符合题意.C、线粒体想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结合题意可知,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内,长期得不到氧气,因此它的细胞内的线粒体可能消失.符合题意.D、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其场所是线粒体.据此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花成熟以后开放,花粉从花药里面散出,借助于外力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头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细胞融合成受精极核。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以下变化:
由此可见一棵茂盛的荔枝树要结出好吃的荔枝的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解答此题需要理解果实是有受精后的子房发育来的,受精过程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精子存在于雄蕊,卵细胞存在于雌蕊,所以精子要与卵细胞结合要经过传粉的过程,即精子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9.【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雄蕊、花柱、柱头等结构凋谢,只有膨大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所以,苹果中食用的部分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可以结合以下简图记忆:
10.【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气孔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从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说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孔的功能,气孔是由两两相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11.【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①适量的水分、③适宜的温度、⑤充足的空气.
故选B.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据此答题.
12.【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在人体内部,气体交换就是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因此,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氧的含量下降.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解题.
13.【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A、图中,a是果实,果实是受精后的子房发育来的,A说法正确。
B、b是种子,种子是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来的,B说法正确。
C、胚珠内有受精卵,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C说法正确。
D、豌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不一定相同,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基础题,很简单,很简单,熟记一下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不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等,不符合题意。
D.蕨类植物是多细胞生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符合题意。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
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
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
15.【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A不符合题意。
B.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夜间对火龙果进行适当光照能够增加光合作用产物,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所以,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6.【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的效率越高,所以ac 段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不断增强,故A正确。
B.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必须在光照下进行,呼吸作用是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只要是活细胞,分析图可知b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故B错误。
C.当光照强度D.cd 段表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光合作用的强度没有增加,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并释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17.【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0-6时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A正确。
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
CD.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18时积累的有机物和氧气最多,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1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植物在a点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忽略不计),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不符合题意;
B、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这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B不符合题意;
C、在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在b点植物产生的氧气量和消耗的氧气量正好相等,说明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C符合题意;
D、b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趋于平衡,说明bc段植物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并且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19.【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根据箭头指向,叶片吸收①,放出②,则①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②表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正确;
B、光合作用需要水为原料,产物是有机物,③水分通过叶脉的导管运输,④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B正确;
C、图乙的M点,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吸收,说明光合作用还没有进行,因此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要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该大于N点才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0.【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图示中a点放出氧气为0,但能消耗氧气,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b点为零界点,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消耗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B不符合题意;
C、bc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增多,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C不符合题意;
D、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如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1.【答案】(1)人工辅助授粉
(2)Ⅰ
(3)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
(4)ABC;C
(5)d
(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知识点】人工辅助授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花粉借助于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果农会将当日开放的南瓜雄蕊与雌花的柱头“对花”,就是人工辅助传粉。
(2)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三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四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因此图三中生理过程C的变化曲线可以用图四中的Ⅰ光合作用。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白天在大棚内烧煤炉子,可以提高温度,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光合作用的而效率提高。南瓜植株在图四的C点时,曲线Ⅰ表示的C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由(2)可知图三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南瓜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其中C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5)据图四可见:6~18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图五中d点叶片积累有机物最多。
(6)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
【分析】(1)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方法,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样,一般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在植物雌蕊的柱头上,或者将收集的花粉,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加以贮藏,留待以后再用。
(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2.【答案】(1)甲
(2)光合;12;弱;少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解:(1)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日夜温差较大的是甲地.(2)既是同一种甜瓜,遗传物质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夜间甜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甲地夜间温度是12度比乙地22度低了10度,所以夜间甲地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因而甲地甜瓜的有机物积累的多,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此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是因为甲地的昼夜温差较大形成的.
【分析】分析资料中的条件,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夜间温度.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样.据此解答.
23.【答案】(1)大米
(2)有机物;无机盐
(3)20;在对照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1)同样的水(5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2)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
24.【答案】(1)没有叶绿体
(2)④;呼吸作用;b;f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甲图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②细胞相比,①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没有叶绿体,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d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是因为中午温度过高导致甲图中④气孔一部分关闭,这样有利于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发生萎蔫现象。f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故答案为:(1)没有叶绿体;(2)④;呼吸作用;b;f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