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背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的应用意识;
2、通过尝试、质疑、总结的实验过程,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认识到使用有序数对时约定的重要性;并能在约定的规则下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经历有序数对和位置相互转化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设计图案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直入主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老师,他不熟悉在座同学的姓名,有什么好办法能方便地指定同学发言吗?
回答可能是:
方案1:用文字或肢体语言描述;
方案2:用学号描述;
方案3:用列数和排数同时描述。
其实,无论是学号还是排列,大家已经发现了数字能够代替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会用到类似的表示方法
<鼓励学生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回答可能是:
电影院、地球经纬度、城市地图、日期、页数行数、棋盘、方位角和距离、电脑显示器等。。。
设计意图:
作为临时代课老师身临其境地设问,拉进学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也是一种描述手段,并自然地引入新课。
通过头脑风暴式地联想,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生活中的位置确定
1) 在中国地图上,西安的位置在哪里?
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地图。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市建城3000多年,中国七大古城之一,丝绸之路的发源地,陕西省省会---西安,在中国地图上经纬度大致是多少?
回答:东经108度,北纬34度
西安市地图中,我们所处的止园饭店在哪里?
回答:C3
3)日益发展壮大的我国,常常和其他国家共同进行军事或救援演习。根据下图,你知道我方潜艇是怎样描述友方潜艇1号舰的位置的吗?
回答:北偏东40度,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
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回答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三个位置确定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用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实用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籍此机会激发学生心中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引入数学符号---有序数对
为了表示位置能够方便、统一,数学家们引进了一个数学符号。
有序数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像“3列4排”含有两个数的词来确定位置。
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简记作(a,b)。
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使用一下这个符号。
在6*6的方格中,根据所给出的有序数对,填上相应的字母。
A(3,3)、B(4,5)、C(1,6)
学生活动后教师任意挑选某一同学的结果展示,让其他同学比对一下,结果是否相同?
1) 经过几次反复后,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质疑:
2) 究竟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没有交代清。
3) 究竟有序数对表示的是列在前还是行在前?
通常1)会在2)之前提出,教师根据质疑提出的先后次序进行应变。
最后,将1)2)同时做出明确的约定,重复实验,让学生感到两个约定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通过这项实验活动,学生能够在尝试中摸索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构建有序数对中“有序”的意义,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有序数对符号的使用必须有必要的约定作支撑,并为最后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约定”作铺垫。
四、巩固与提升
1.井字格游戏
井子格游戏我们都会玩,现在要求用输入数字的方法代替指针,你还会玩吗?
注意:不能悔棋,输入错误即判输。请左右方同学轮流上台操作。
2.几何中的有序数对
图形位置能和有序数对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几何图形能否和有序数对建立关系呢?
如果用有序数对(1,2)表示点A,那么顺次连结以下各点所得到的封闭图形是什么呢?
(5,9)、(4,6)、(1,6)、(3,4)、(2,1)、(5,3)、(8,1)、(7,4)、(9,6)、(6,6)。
这里需要注意的有:
1)“有序数对(1,2)表示点A”所约定的意义需让学生理解;
2)点的位置与之前不同,不是在格内而是在交叉线上;
3)对顺次连结和封闭图形需作出必要说明。
活动:请你在左图中自由设计一个顶点位于交叉点的封闭几何图形,并用若干有序数对把它表示出来。
注意:这里设计的图形一定是封闭图形,而且能够一笔画出。
最佳的情况下,应挑选意义积极健康,有序数对表示正确的图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参与游戏和描点作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看数对找位置”以及“看位置写数对”的数形转化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并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产生新的想法。
五、活动体会与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
1)你认为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你对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新的看法?
3)你认为代数和几何两者之间是否毫无联系?
4)其他体会
学生可根据问题提示方向,发表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式总结”,学生能够进行有指向性地交流体会,避免盲目性。达到“感受交流共享、新课及时总结”的目的。并为介绍笛卡尔、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做铺垫。
六、数学史上代数与几何的第一次完美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
简要介绍笛卡尔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起的统一约定的作用。为下几节课时作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课件说明:
本节课相关课件系执教教师为本节课教学设计个人制作,均属原创,并非下载或工作室出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徐迪斐
2006年11月(共14张PPT)
我不熟悉你们的名字,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方便地请指定同学发言呢?
方案2:用文字或肢体语言表示。
方案1:用列数和排数同时表示。
方案3:用号数表示。
讨论: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谈谈,你在哪里遇到过用两个数确定位置的情况?
根据下图,你知道我方潜艇是怎样描述友方潜艇1位置的吗?
有序数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像“4列3排”含有两个数的词来确定位置。
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简记作(a,b)。
请根据所给出的有序数对,在6*6的方格纸中,确定A、B、C的位置。
A(3,2)
B(4,5)
C(1,6)
0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约定:先列后行
在刚才的例子中,需要约定的有
1)行数与列数组成的有序数对中,
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2)行数与列数按怎样的顺序计数。
小结:
使用有序数对(a,b)之前,
必须对a,b两数的顺序和意义做出约定。
如果用有序数对(1,2)表示点A,那么顺次连结以下各点所得到的封闭图形会是什么呢?
(5,9)、
(4,6)、
(1,6)、
(3,4)、
(2,1)、
(5,3)、
(8,1)、
(7,4)、
(9,6)、
(6,6)。
活动:
请你在左图中自由设计一个顶点位于交叉点的封闭几何图形。
并用若干有序数对把它表示出来。
再检查下,根据你写的有序数对能否画出你所设计的图形。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
1)你认为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你对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新的看法?
3)你认为代数和几何两个分支之间是否毫无联系?
4)其他体会。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笛卡尔
笛卡尔(1596—1650),法国数学家。
他所创建的直角坐标系标志着代数与几何的第一次完美结合,使形形色色的代数方程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图形,许多相当难解的几何题转化为代数题后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
O
x
1
2
3
4
5
-4
-3
-2
-1
y
3
1
4
2
5
-2
-4
-1
-3
(-1.5,3)
平面直角坐标系
几何图形
数学符号
有序数对
平面内的点5.1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极坐标的思想和直角坐标思想,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过程、方法:通过位置确定的实际背景教学,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的应用意识;
通过尝试、质疑、总结的实验过程,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认识到使用有序数对时约定的重要性;并能在约定的规则下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经历有序数对和位置相互转化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图案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与态度: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学习方式:尝试、质疑、总结、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直入主题
(教师活动)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索新知,可我不熟悉你们的姓名,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方便地指定同学发言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提出方法。
回答可能是:
方案1:用列数和排数同时描述;
方案2:用文字或肢体语言描述;
方案3:用号数表示。
(教师活动)其实,无论是号数还是排列,大家已经发现了数字能够代替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会用到类似的表示方法
<鼓励学生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回答可能是:
电影院座位、地球经纬度、城市地图、日期、页数行数、棋盘、方位角和距离等。。。
设计意图:
作为临时代课老师身临其境地设问,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也是一种描述手段,并自然地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的联想,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生活中的位置确定
1) 情景1:在地图上找位置
(教师活动)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地图。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市建城3000多年,中国七大古城之一,丝绸之路的发源地,陕西省省会---西安,找找它的位置。
(学生活动)寻找,观察后回答:大概东经108度,北纬34度
2)情景2:火车站在哪
(教师活动)这是一张西安地图,找找西安火车站,你能表示它的位置吗?
(学生活动)观察、找位置,提出质疑。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提供工具。
答 案:B2区
情景3:友方潜艇1号舰的位置
(教师活动)日益发展壮大的我国,常常和其他国家共同进行军事或救援演习。根据下图,你知道我方潜艇是怎样描述友方潜艇1号舰的位置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 ,回答:北偏东40度,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
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回答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三个位置确定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用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实用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籍此机会激发学生心中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引入数学符号---有序数对
(教师活动)为了表示位置能够方便、统一,数学家们引进了一个数学符号。
有序数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像“3列4排”含有两个数的词来确定位置。
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简记作(a,b)。
例如3排4座可表示为(3,4),7排21座可表示为什么?(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使用一下这个符号。
根据所给出的有序数对,在6*6的方格中,确定A、B、C的位置。
A(3,2)、B(4,5)、C(1,6)
(学生活动)在发放的方格纸上3定位置,教师任意挑选某一同学的结果展示,让其他同学比对一下,结果是否相同?
经过几次反复后,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质疑:
1) 究竟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没有交代清。
2) 究竟有序数对表示的是列在前还是行在前?
通常1)会在2)之前提出,教师根据质疑提出的先后次序进行应变。
最后,将1)2)同时做出明确的约定,重复实验,让学生感到两个约定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通过这项实验活动,学生能够在尝试中摸索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构建有序数对中“有序”的意义,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有序数对符号的使用必须有必要的约定作支撑,并为最后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约定”作铺垫。
四、巩固与提升
1.图形中的有序数对
图形位置能和有序数对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几何图形能否和有序数对建立关系呢?
如果用有序数对(1,2)表示点A,那么顺次连结以下各点所得到的封闭图形是什么呢?
(5,9)、(4,6)、(1,6)、(3,4)、(2,1)、(5,3)、(8,1)、(7,4)、(9,6)、(6,6)。
这里需要注意的有:
1)“有序数对(1,2)表示点A”所约定的意义需让学生理解;
2)点的位置与之前不同,不是在格内而是在交叉线上;
3)对顺次连结和封闭图形需作出必要说明。
活动:请你在左图中自由设计一个顶点位于交叉点的封闭几何图形,并用若干有序数对把它表示出来。
注意:这里设计的图形一定是封闭图形,而且能够一笔画出。
最佳的情况下,应挑选意义积极健康,有序数对表示正确的图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参与游戏和描点作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看数对找位置”以及“看位置写数对”的数形转化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并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产生新的想法。
五、活动体会与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
1)你认为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你对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新的看法?
3)你认为数和形之间是否毫无联系?
4)其他体会
学生可根据问题提示方向,发表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式总结”,学生能够进行有指向性地交流体会,避免盲目性。达到“感受交流共享、新课及时总结”的目的。并为介绍笛卡尔、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做铺垫。
六、数学史上代数与几何的第一次完美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
简要介绍笛卡尔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起的统一约定的作用。为下几节课时作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