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1 21: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的所谓“四大件”不包括
A.自行车 B.手表 C.收音机 D.洗衣机
2、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凭布票供应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中国人口众多
C.防止囤积居奇 D.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3、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生活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
①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市场经济的束缚
③平均主义的束缚 ④按劳分配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列人物,被誉为“抗洪勇士”的是
A.孔繁森 B.蒋筑英 C.徐虎 D.李向群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趋势是
A.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 B.解决温饱-脱离贫困-迈向小康
C.脱离贫困-迈向小康-解决温饱 D迈向小康-解决温饱-脱离贫困
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A.基本持平 B.时增时减
C.大幅增长 D.大幅降低
7、下列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
A.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 B.拥有家用电器的多少
C.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D.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8、我国城乡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文革”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9、被誉为 “当代的焦裕禄”的好干部是
A.孔繁森 B.蒋筑英 C.徐虎 D.李向群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21教育网
-江泽民
请回答:
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⑵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
⑶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谁的利益?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质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三 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21cnjy.com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
⑵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1960年,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21·cn·jy·com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废除粮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二、简答题:
12、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变化?
⑵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哪些变化?
⑶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一说。

⑷新时期,我们要使哪些革命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写出一些优秀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D A B D A C D D A
10、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1、⑴原因:计划经济
目的:缓和供应紧张,保持物价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
⑵大跃进时期,出现“左”的错误,即“浮夸风”
⑶生产力提高,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市场经济的推行导致粮票
12、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