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份第3周 语文好题推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 ______,______ ”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______,______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在《出师表》的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______ ,______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愁思。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 ,________”两句描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
二、基础知识
1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春秋时期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B.《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学派庄周的作品,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C.《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外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类型。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家的花儿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儿相比,不过是________,不值一提。
②他认为自己 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求量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健康同样会受影响。
A.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B.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C.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微不足道
D.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12、下列各句中的“是”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浑身是胆 B.敢不唯命是听
C.是古非今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花坛以“普天同庆”为主题,花坛主景是一个16米高的巨型花果篮,篮内摆放着桃子、苹果等各种仿真果实和200多朵风姿绰约的仿真花。
B.我们班很多人长袖善舞,而我一无所长,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书法、音乐等等一概不会,春晚时我可怎么办啊?
C.随着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的兴起,一部分媒体人把网络当成了法外之地,他们在网上肆意地笔走龙蛇,扭曲事实,编造谣言,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D.改革开放40年来,我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为我军建立军官职业队伍作了良好的制度准备。
1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B.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
C.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反问)
D.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就已经六年了。(夸张)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梅西今年收获了个人的第六个金球奖,所在俱乐部也获得了联赛冠军,不过依然希望能赢得世界杯。
B.打击学术造假行为目的是旨在净化我国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维护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和科技人员的尊严。
C.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首映礼上,陈凯歌、张一白等导演为到场观众讲述了拍摄本片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D.未来五年,呼和浩特市希望通过修建地铁、城市快速路和发展公共交通等方法,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
17、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古文中说地理位置常用“阴”“阳”,表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山北水南为阳,例如:湖南省的“衡阳”就地处南岳衡山之北,河南省的河阳则地处黄河南岸。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18、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句子,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不拘于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相与枕藉乎舟中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9、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渺渺兮予怀
C.客有吹洞箫者 D.固一世之雄也
20、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词类活用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非能水也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三、语言表达
21、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岳阳楼所处的地势极佳,岳阳楼好像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高耸入云。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洞庭湖,楼与湖连为一体。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楚看到湖中船来船往,渔歌互答;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赏心悦目。可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而是诗人的真实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靛蓝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劝学》中所说的“青”①__________,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
靛蓝属于吲哚类天然染料,②__________,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常规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③__________。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不超过5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①________,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在此要提醒大家,白露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②________。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其中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而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在很多地区,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盐的销售量成正比,这说明③___________。
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因为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但是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每个人的饮食结构。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5、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西方的莎翁名剧、我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被后世反复解读、改编与重塑是概莫能外的。②但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必须准确传达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③在当代社会,最常见的名著改编行为是影视剧创作。④以《西游记》为例,20世纪以来它多次被推向影视屏幕。⑤孙悟空在造反英雄、儿童偶像等形象之间穿梭变化着。⑥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但他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以及疾恶如仇、积极乐观的英雄气概没有变。⑦名著改编固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而随之不断呈现出新风貌,⑧但是“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名著固有的优秀精神品格和艺术风格应当是墨守不变的。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赤壁
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山河形胜落笔,“故垒化用了苏轼名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颔联运用典故貌似写景,其实隐寓着诗人对曹操兵败的贬低,对周瑜赤壁取胜的赞扬。
C.颈联以时间和空间结对: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之势,眼前山河即是当年杀伐不休旧战场。
D.尾联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写心怀,结束全诗,与前三联宏阔的气象形成对照,令人回味。
29、这首诗既放言于怀古,又坦陈个人心志,请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五、材料作文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重点,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的前面。”
——全球抗疫公益短片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解析:
2、答案: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析:
3、答案: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解析:
4、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5、答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解析:
6、答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解析:
7、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8、答案: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解析:
9、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
10、答案:C
解析:C.《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1、答案:B
解析:九牛一毛:比喻数量极其少,微不足道。一般用于数量的比较。微不足道:很微小,不值得一提。强调不足道。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主要着眼于量,偏重于“微”。分析各句语境可得出答案。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例句,是:代词,译为“这”;A项,是:判断词;B项,是: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提宾标志;C项,是:为意动用法,认为……是正确的。D项,是:代词,译为“这”。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成语释义用法的相关内容。在做题时注意成语的释义以及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A.“风姿绰约”多用来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在句子中,用风姿绰约形容仿真花是错误用法,可用“花团锦簇”替代,故答案错误。B.“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为贬义词),在本句中,形容特长是错误用法,可用“多才多艺”替代。故答案错误。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在本句中,形容媒体人笔走龙蛇是错误用法,故答案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14、答案:B
解析:A.都是借代,“杜康”代指“酒”;“江州司马”代指“白居易”。B.对偶,“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后句无修辞。C.都是夸张,“谈笑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四万八千丈”夸写山高。D.都是比喻,把“姑娘对才子的倾慕”比作“曹操渴求贤才”;把“琵琶声”比作“莺语”。故选:B。
15、答案:B
解析:B.“像”不是喻词,表示闰土的眼睛与他父亲相似。语句不是比喻句。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句子只有一个主语“梅西”,关联词“尽管”应放在“梅西”之后。B.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杂樑,删去其一。D.成分残缺,“解决”缺少与之呼应的宾语,在句未加“的问题”。故选C。
17、答案:C
解析:山南水北为阳,湖南省的“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河南省的河阳则地处黄河北岸。
18、答案:C
解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A、两句都是判断句。B、两句都是被动句。D、两句都是状语后置。
19、答案:A
解析:例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利”修饰名词中心语“爪牙”,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A.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赤壁之下”作状语后置修饰动词“游”,译文:我和客人划船,在赤壁下面游玩。B.主谓倒装,谓语“渺渺”放在主语“予怀”的前面,译文:我内心的情思悠远。C.定语后置句,“吹洞箫”作定语后置修饰“客”,语文:有位吹洞箫的客人。D.判断句,译文:本来是一世的英雄。故选:A。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意思的能力。例句: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渔砍柴。A.泣,动词使动用法,使……哭泣。B.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C.正,形容词做动词,整理。D.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故选B。
21、答案:把“岳阳楼”比作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写出了岳阳楼的高大恢宏,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岳阳楼好像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高耸入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本体是“岳阳楼”,喻体是“参天大树”,比喻词是“好像”,作者把“岳阳楼”比作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岳阳楼的高大恢宏的气势,具体可感,易于理解。这种描述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句子更有感染力。
22、答案:①其实就是靛蓝;②不能溶于水;③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后文“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可知,此处是解释“青”是什么,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由此可知,此处可填:其实就是靛蓝。第二处,根据“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可知,隐色体与靛蓝不同,文中已说靛蓝“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据此可知,另一个不同点是靛蓝“不能溶于水”。第三处,根据后文“隐色体比靛蓝‘乖巧’”可知,此处是说“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后,变成隐色体,再根据“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可知,隐色体是黄绿色的,由此可填: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
23、答案:①把靛蓝用水稀释,②在染液加入碱性物质,③再加入米酒或酒糟,④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⑤最后捞出晾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题干要求“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首先对染色的全过程分层,然后再概括。根据“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可知,先把靛蓝用水稀释,然后在染液加入碱性物质,再加入米酒或酒糟。根据“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可知,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最后捞出晾晒。据以上信息整理出答案即可。
24、答案:①而忽略了季节性易发病;②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③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后面“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可知,前面应是说造成这种伤害的做法;再结合前面“白露节气已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可知,此处应是说忽略“季节性易发病”。第二处,结合前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和后文“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可知,此处应是说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第三处,前面提到“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盐的销售量成正比”,此处所得结论应与哮喘病人不应吃得太咸有关。
25、答案:由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所以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不宜吃得过咸,而应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概括第二段的内容,然后分析原因和结果并使用因果关联词进行连缀。第二段先说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人饮食要求,如“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而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然后解释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盐的销售量成正比”。由此可知,“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诱因,所以“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不宜吃得过咸,而应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26、答案: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整饮食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因为……但是……”关联词搭配不当,“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整饮食结构”是结论,所以“但是”改为“因此”;(二)“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把后文的 “每个人”移到“都”的前面。(三)“不同的属性,因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结构混乱,此处如果使用“因为”,则意味着“不同的属性”要做后面所有句子的主语,而最后一句“都要……调节……饮食结构”的主语显然是人,所以应删除“因为”。
27、答案:语句①:删去“是概莫能外的”;语句②:将“传达”与“把握”互调;语句⑦:删去“随之”;语句⑧:将“墨守不变”改为“始终如一”、“一直未变”、“一以贯之”等其他适当词语。
解析:第①句,错在“我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被后世反复解读、改编与重塑是概莫能外的”,句式杂糅,删去“是概莫能外的”;②错在“准确传达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语序不当,先“把握”,后“传达”,这是顺承关系。所以要将“传达”与“把握”互调;第其⑦句,“随之”与前面的“随时”语义重复,删去“随之”;第⑧句,错在“墨守不变”用词不当。墨守不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不知变通。语境要表达的是名著固有的优秀精神品格和艺术风格始终都不会改变。所以最好将“墨守不变”改为“始终如一”、“一直未变”、“一以贯之”等。
28、答案:B
解析:B“隐寓着诗人对曹操兵败的贬低,对周瑜赤壁取胜的赞扬”理解错误。诗人只是客观再现史实,并无明显褒贬。
29、答案:①前三联着力于感怀历史,表达对山河遗迹、英雄人物的感叹。②尾联抒发作者心志,表达弃官归乡、淡泊名利的归隐之意。
解析:前三联“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写诗人今日经过赤壁古战场,可谓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这一带山河依然壮美扼守着荆襄,但赤壁山前旧日的壁垒已成陈迹,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恰逢当年赤壁之战前曹操横槊赋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节,但大地上已经.没有魏国了;放眼四望滚滚长江兀自日复一日年复-年东流去,而如周瑜般的英雄人物又在哪里 三国鼎盛时期的骁勇善战的豪杰只存于人心,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过是历经百战的一片战场。诗人着力于感怀历史,表达对山河遗迹、英雄人物的感叹。“唱沧浪”用了《孟子》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结尾这两句不仅与前六句的宏阔气象形成鲜明对照,以冷静幽远的笔墨结束全诗,令诗意波折,更具回味;同时也与诗人此时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心境相吻合。
30、答案:略
解析:【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本题属于关系型哲思题,这种题目一般由两个对立或相关概念构成论题,或直接呈现一对概念,或材料隐含一对概念,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写作的常规方法是揭示、寻找对立面,确定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矛盾与矛盾转化的条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本题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呵护他人生命与谋求个人利益的冲突。材料中“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的前面”,这句话是在说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不能把矛盾完全对立起来,要认识到这种矛盾是可以转化的,也是可以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
(二)参考立意
(1)懂得生命的意义,做有智慧的选择;
(2)守护他人的生命,就是在守护自己;
(3)与生命相比,利益一文不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