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1 16: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小名:重八 性别:男 家庭出身:贫农
经历:从小给地主放牛。17岁因瘟疫丧父母及兄长。 
经常以乞讨为生,甚至当过小偷。
16岁入寺庙当打杂的和尚,
25岁那年参加农民起义……  
他就是: 朱 元 璋
(诛)(元朝)(一种玉制利器)元末农民起义形势示意图1368年初朱元璋在
应天(今南京)称帝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朕当如何巩固统治? 明太祖采取的措施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地方1.废宰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2.设殿阁大学士。
中央特务思想授权锦衣卫,负责对臣民的监督、侦查,直接由皇帝指挥。八股取士史料1: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行政机构明朝皇帝唐朝皇帝中书省
(丞相) 皇帝元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史料2: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史料3: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钱宰:“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明太祖:“昨天的诗写得好啊,但朕何曾嫌你迟,改用忧字如何?”
钱宰:“皇上恕罪,臣胡言乱语,罪该万死!”
明太祖:“现在就放你回去,好放心熟睡吧!”“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命题范围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答题文体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标准答案
《四书章句集注》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所参决。 ——《职官志》 请回答:(1)这是?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明太祖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十分讨厌“贼”“寇”等字眼,又因为他当过和尚,所以对“光” 朱元璋“秃”“僧”这些字都非常讨厌。有一次,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书上用“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赞美朱元璋。朱元璋却牵强附会,硬认为“光”是指光头,“生”就是“僧”,是在骂他当过和尚,“则”与贼近音,意在骂他是贼,竟下令把徐一夔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