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5: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资源存在于哪里及存在形式,知道我国的金属资源状况。
2.知道炼铁的原理、原料及设备等。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4.通过对铁的冶炼的原理实验中防止CO爆炸及尾气处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炼铁反应原理的实验;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炼铁反应原理实验;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回顾:
(1)金属材料分为哪几类?
(2)它们分别属于物质分类中的哪一类?
2.展示金属用途的相关图片。
引入:金属资源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在哪里?是以单质还是化学合物形式存在?我们又该如何才能利用这些金属资源?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17相关内容,归纳得出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
2.如何冶炼金属?(以铁的冶炼为例)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阅读P14-15金属资源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存在于哪里?主要以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形势存在?
(2)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
(3)我国的金属资源状况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总结:
(1)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除少数(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其它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和菱铁矿(FeCO3);
(3)我国的金属资源状况是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比较丰富。
探究活动二
1.金属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我们使用的金属材料都是用金属单质做成的,那么如何将金属的化合物变成金属单质呢?展示图8-18和图8-19,引出炼铁的原理是什么呢?
2.学生阅读P15-16实验内容,熟悉实验过程。
3.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理氧化铁实验,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药品有哪些?氧化铁是什么颜色?
(2)实验过程中用酒精喷灯加热而不用酒精灯,为什么?
(3)实验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实验现象?
(4)主要实验步骤有哪些?
4.实验完毕,引导学生归纳:
(1)反应原理:
①药品:氧化铁(红棕色)、一氧化碳;
②步骤:连接装置→通CO→加热→熄灭→酒精喷灯→停止通CO;
③现象:红棕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变浑浊;
④反应原理:Fe2O3+3CO 2Fe+3CO2
5.讨论:
(1)实验前是否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什么?
(2)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CO再加热?能否颠倒?
(3)实验结束前为什么要先熄灭酒精喷灯通CO至装置冷却?
(4)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处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尾气?
6.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注意事项:
⑤注意事项: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先通CO,再加热;
c.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CO;
d.注意尾气处理。
7.学生阅读P16相关内容,归纳工业炼铁的原料及设备:
铁矿石(提供铁元素)
焦碳、空气(提供高温和还原剂)
石灰石(造渣)
8.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铁矿石是混合物,如何根据铁矿石的质量计算炼得的铁的质量呢?
9.学生自学P17【例题】的解题方法和过程。
10.讨论: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是混合物,能否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11.引导总结:不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若是混合物应转化成纯的参加了反应的物质质量再进行计算。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1)请回顾一下,人类使用的第一至四代金属分别是什么?
(2)仔细观察,这些金属的使用早晚与什么有关?
(3)炼铁反应原理的实验中,尾气处理还有哪些方法?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钠 B.铝 C.铁 D.银
2.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B.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C.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D.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3.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粉末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