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金属资源的状况。
2.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3.了解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措施。
4.通过对金属资源重要性及状况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2.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原理和措施。
教学难点: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回顾:
(1)金属资源在地球上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什么地方?
(2)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
(3)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什么?原料有哪些?炼铁的设备又是什么?
2.展示金属用途的相关图片。
引入:目前人类的金属资源状况如何?我们又该怎么办?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7-19金属资源保护相关内容,归纳得出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1.地球上金属资源的状况如何?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学生仔细阅读P17金属资源保护标题下的一自然段和P18-19的一自然段和图8-25。
2.引导学生总结:
金属资源的状况:贮量有限,不可再生;因腐蚀而产生的浪费很大。
3.学生阅读P19的二、三、四、五自然段。
4.引导学生总结: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回收利用;
(3)合理开采利用;
(4)寻找替代品。
5.讨论:回收金属资源有哪些重要意义?
6.引导学生总结:
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探究活动二
1.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措施,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下面将以最常见的金属铁的锈蚀与防护为例来进行探究。
2.讨论:根据生活经验,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3.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而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熟悉实验过程。
4.引导学生猜想铁生锈的条件: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5.学生阅读P17-18探究,讨论:
(1)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中用到了哪些实验方法?
(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煮沸的蒸馏水?
(3)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什么?
(4)试管中放入氯化钙的作用是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5.播放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的实验视频,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现 象
所处环境
6.引导学生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铁制品同时与空气(氧气)和水接触。
7.介绍铁锈的主要成分及特点。
8.讨论:我们知道了铁锈蚀的条件,那么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呢?
9.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防锈的原理:
保持铁制与空气(氧气)和水隔绝。
10.使铁制品与空气和水隔绝又有哪些措施呢?引导学生完成P18讨论。
11.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铁制品防锈的措施主要有三大类: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
(3)制成合金。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1)铁制品锈蚀后,铁锈是除掉好,还是不除掉好?为什么?
(2)公园的铁制防护栏和家里的菜刀、炒菜的锅用什么方法防锈比较合理?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用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
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
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1)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旧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2)为充分利用资源,全国各地都在试行垃圾分类回收,有以下生活垃圾:
①纸盒;②铝质易拉罐;③塑料饮料瓶;④铜导线;⑤镀锌自来水管
可以作为同一类回收的是 (填编号),它们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