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52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试题数学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第52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试题数学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3 19: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二阶段验收数学试卷 2022.10
本试卷包括三道大题,共 24 小题,共 6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
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选项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1
A. B. 8 C. 15 D. 20
2
2.抛物线 y = 5(x 1)2 + 2的顶点坐标为 ( )
A. ( 1,2) B. (1,2) C. (1,-2) D. (2,1)
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 )
A.两个等边三角形 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两个菱形 D.两个正方形
b 3 a + b
4. 若 = ,则 = ( )
a 4 a
7 4 1 4
A. B. C. D.
4 7 4 3
x25. 方程 3x +1= 0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只有一个实数根
6.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 )
A.购买二张彩票,一定中奖 B.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极限挑战
C.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D.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7.如图,在 ABC 中,D ,E ,F 分别是边 AB ,AC ,BC 上的点,DE / /BC ,EF / / AB ,
且 AD : DB = 5 : 3,那么 CF : BF 的值为 ( )
A. 5 : 3 B. 3 :8 C. 3 : 5 D.3: 2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1页(共 6页)
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CD = 13 , C = 30 , M 为 AD 中点,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 向终点 C 运动,连接 AP ,DP,取 AP 中点 N ,连接 MN ,求线段 MN 的
最小值 ( )
13 13 3
A. B. C. D.3
4 2 2
(第 7 题) (第 8 题)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9.若抛物线 L : y = (m 2)x2 + x 2 有最高点,则 m 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
10. 已知线段 a = 4厘米, c = 9厘米,那么线段 a和 c 的比例中项是 ________厘米.
11. 将二次函数 y = 2(x + 2)2 的图象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
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 ABC 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 sin B = _________.
13.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 8,BC = 4 .若矩形 AEFG 与矩形 ABCD 位似,点 F
在矩形 ABCD 的内部,且相似比为 3: 4,则点C 、 F 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
14.如图,点 A在 x轴正半轴上,点 B 在第二象限内,直线 AB 交 y 轴于点 F ,BC ⊥ x 轴,
k
垂足是 C ,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分别交 BC ,AB 于点 D( 4,1),E ,若 AF = EF = BE ,
x
则 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
(第 12 题) (第 13 题) (第 14 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78 分)
15. (3 分)计算: 2sin30 tan 45 + cos2 30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2页(共 6页)
16. (8 分)解方程
(1) 3x(x + 2) = 5(x + 2); (2) x2 4x 6 = 0
17.(6 分)2022 春开学,为防控新冠病毒,学生进校必须戴口罩,测体温,某校开通
了 A、 B 、C 三条人工测体温的通道,在三个通道中,可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通过,求
甲、乙两学生在进校园时,在同一通道通过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格” )
18.(7 分) 如图,一矩形草坪的长为 25 米,宽为 12 米,在草坪上有两条互相垂直且宽
度相等的矩形小路(阴影部分),非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30 平方米.求小路的宽.
19.(7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 2,1),
B( 1,4) C( 3,2).
(1)画出 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图形△ A1B C ; 1 1
(2)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2 :1,在
y 轴的左侧,画出 ABC 放大后的图形
△ A B C ,并直接写出 点坐标. 2 2 2 C2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3页(共 6页)
20.(8 分)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 AB 的高度,在平地上 C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 A 的仰
角为 30 ,沿CB 方向前进到达 D 处,在 D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 A 的仰角为 45 ,若建筑物
高度 AB = 6.求CD的长度.
(第 20 题)
21.(8 分)推行“双减”政策后,为了解某市初中生每周校外锻炼身体的时长 t
(单位:小时)的情况,在全市随机抽取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按五个组别:A 组 (3 t 4),
B 组 (4 t 5) ,C 组 (5 t 6),D 组 (6 t 7),E 组 (7 t 8)进行整理,绘制如下两幅
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A 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
________;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该市共有 5 万名初中生,请你估计该市每周校外锻炼身体时长不少于 6 小时的
初中学生人数.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4页(共 6页)
22.(9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 ax2 + bx 5 (a≠0)的图象恰好经过
A(2, 9), B(4, 5)两点,
(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
(2)用配方法把这个二次函数化成 y = a(x h)2 + k 的形式;
(3)当 4 x 3时,直接写出 y 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
23. (10 分)
【问题探究】在学习三角形中线时,我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如图①,在 ABC 中,
点 D 为 BC 边上的中点, AB = 4 , AC = 6,求线段 AD 长的取值范围.我们采用的方法
是延长线段 AD 到点 E ,使得 AD = DE ,连结 CE ,可证 ABD ≌ ECD ,可得
CE = AB = 4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 AD 的范围,我们将这样的方法称为“三角形倍
长中线”.则 AD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1)如图②,在 ABC 中, BC = 2BD , AD = 3, AC = 2 10 , BAD = 90 ,求 AB
的长.
(2)如图③,在 ABC 中,D 为 BC 边的中点,分别以 AB 、AC 为直角边向外作直角
三角形,且满足 ABE = ACF = 30 ,连结 EF ,若 AD = 2 3 ,则 EF = ___________.(直
接写出)
C
(第 23 题)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5页(共 6页)
24.(12 分) 己知△ABC 中,AB=AC=5,BC=8,点 D 为 BC 中点,连结 AD.一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折线 AB-BD 向终点 D 运动,在 AB 边上以每秒 5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在 BD
边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结 PD,以 PA、PD 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 APDQ.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t>0).
(1)tanB=__________
(2)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BP 的长.
(3)当平行四边形 APDQ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时,求 t 的值.
(4)当 0<t<3 时,平行四边形 APDQ 被△ABC 的边分成两部分图形的面积比为 1:7 时,直
接写出 t 的值,
(第 24 题)
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6页(共 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