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17:52: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写作 说明的顺序


01
02
03
04
梳理现象,提炼方法
回顾旧知,整合要素
制定细则,生生互评
小结现象,优化路径
CONTENTS
01
梳理现象,提炼方法
1.初次梳理
(1)回顾以下课文的内容,思考这些课文在说明时采用的说明顺序。
课文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梦回繁华》 《清明上河图》
《蝉》 蝉的生活习性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特点
《恐龙无处不有》 大陆漂移说
1.初次梳理
(2)任选一篇文章回答。
课文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梦回繁华》 《清明上河图》 空间顺序:画面开卷——中段——后段
《蝉》 蝉的生活习性 时间顺序:出洞——上树——脱壳——成虫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特点 由概括到具体:总说特点——分说四个点
《恐龙无处不有》 大陆漂移说 由现象到本质:恐龙化石现象—质疑—解疑—介绍板块学说
1.初次梳理
(3)小结。
我们可以按照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选择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包括以下几种:
空间顺序:常用来说明一个事物的外观。
时间顺序:常用来说明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或者工序流程。
逻辑顺序:常用来说明科学道理或事物的内在联系,遵循的是人的普遍认知规律,目的都是呈现便于读者理解接受的内容
逻辑顺序
由概括到具体:先概括整体,再从多个角度具体介绍。
由现象到本质:从某些现象入手,深入本质介绍事理。
由主要到次要:对若干说明内容进行恰当的主次排序。
由个别到一般:罗列个体案例,并归纳总结一般特征。
由性质到作用:从介绍事物本身到介绍该事物的功用。
由原因到结果:介绍事物或现象的成因。
由质疑到解疑: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某事理。
1.初次梳理
2.再次梳理
(1)把握事物说明文里的逻辑顺序。
思考:《梦回繁华》不仅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了画卷的内容,第1段介绍了创作背景,第2段介绍了作者和创作动机,第3段总体介绍画卷,最后一段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这些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梦回繁华》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确实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但在第4、5段,按照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在第4、5段之外,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把这幅画的相关知识作了介绍。
PPT模板 http:///moban/
2.再次梳理
根据思路绘制思维导图:
得出结论:要把事物介绍清楚,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2.再次梳理
(2)把握事物说明文里的多种说明顺序。
请同学们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小组探究:事理说明文是否也会采用多种说明顺序?
2.再次梳理
小结:
一篇文章里的说明顺序并非是单一的,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至于什么时候采取哪一种顺序,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可以按照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比如由创作背景、作者、内容再到特点价值的《梦回繁华》,再比如由现象到本质的《恐龙无处不有》、由总说到分说的《苏州园林》、由概括到具体的《中国石拱桥》。
完成课后写作实践第三项: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
02
回顾旧知,整合要素
讲究说明顺序
思路表述清晰
选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平实)
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什么样的说明文才算得上一篇优秀的说明文?
03
制定细则,生生互评
01
02
03
1.根据思维导图,共议课后习作的评分细则。如:
抓住对象(25分) 说明方法恰当(25分) 语言表达准确(25分) 说明顺序清晰(25分) 总分(100)分
2.开展生生互评活动,要求:
(1)依据评分细则打分。
(2)撰写80分左右评语,指出该篇作文的有点和缺点。
04
小结现象,优化路径
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内容:1.关注环境变化,忽略原因分析
2.思路不够清晰,说明顺序混乱
3.推理过于主观,像议论性文章
形式:写成了写景散文或是讲述治污过程的记叙文
内容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①作文详写了“我周围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对“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则一笔略过。
建议:请对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性质进行区分。本文如果是写成事物说明文,那么将“我周围的环境”介绍清楚足矣。但本次写作要求“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本文的详略安排则应该是:
我周围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略写)→导致变化发生的原因(详写)。
内容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②作文在介绍“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时候思路不够清晰。
建议:写作事理说明文的时候要追求内容的具体和深刻。所谓具体,就是我们在说明“导致环境变化的原因”时,首先就会对这些原因作多方面的了解,掌握丰富的信息。所谓深刻,就是要尝试抓住其根本原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丰富的信息进行取舍和串联。我们在介绍“成因”的时候,通常可以使用的说明顺序有:
由现象到本质:从你身边的环境现象出发,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由原因到结果:从原因出发,一步步推理至所导致的环境现象。(与前者顺序相逆,一篇文章的主要说明顺序只能二选一)
由主要到次要:当导致环境变化的原因≥3个,要恰当排列组合信息。
内容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③作文发表了很多个人主观议论。
建议:说明性文章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议论性文章的目的是给人以观点态度。因此,写事理说明文的时候注意把个人的观点态度放在次要的位置。并非不能有议论语句,而是必须以说明为目的,为说明服务。
形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把作文写成了写景散文或是讲述治污过程的记叙文。
建议:介绍“我周围的环境”时,语言可以生动,但必须抓住环境的特点进行说明,太多的景物描写和抒情会让这一部分变得像写景散文。介绍“治污过程”的时候可以按照流程的顺序来进行说明,但太多的细节描写和记叙又会让这一部分变得像记叙文。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应该主要为“说明”,记叙和描写必须以说明为目的,为说明服务。
请根据同学评语及本堂课所得,对作文再次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