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09:39: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2课时 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
基础聚焦
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2.如图所示,某日上午,某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的大圆环,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可以由下列哪种规律解释(▲)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红外线辐射 D.光的色散
【答案】D
【解析】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掌握情况,需要加以强化记忆。
【详解】日晕现象是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现象,即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戴红色镜片看白纸,白纸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A.眼镜片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B.眼镜片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C.白纸只能反射红色光
D.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眼镜片时,被镜片染成了红色
【答案】A
【解析】(1)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透明物体吸收。(2)太阳是复色光,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3)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
【分析】(1)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2)掌握透明物体对色光的通过和吸收,不透明物体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3)记住太阳光是复色光。
【详解】太阳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照射白纸时,白纸反射太阳光的七种色光;当七种色光射向透明的红色眼镜片时,透明的红色眼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其他的颜色被透明的红色眼镜片吸收,只有红光通过镜片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白纸变成红色。故选A。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答案】D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详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选D。
5.为了探究颜料和色光分别混合后的颜色,小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由实验可知,颜料混合后A处颜色,与色光混合后B处颜色分别为(▲)
A.白色 白色 B.黑色 黑色 C.白色 黑色 D.黑色 白色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6.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目前已被人们所利用。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医院的手术室常利用红外线灯来灭菌 B.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是有效的防伪措施
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 D.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紫外线
【答案】B
【解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详解】A、紫外线可以可以用来杀菌、消毒,不合题意;B、紫外线荧光效应强,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符合题意;C、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不合题意;D、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
A.偏白 B.偏红 C.偏黄 D.偏青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 ▲ 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 ▲ 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 ▲ 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 光。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色散; 单色; 复色
【解析】牛顿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分析】【详解】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光的色散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故答案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色散; 单色; 复色
思维拓展
9.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屏上会有规律地呈现七种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复色光
B.白屏上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光,说明不同的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度不同
C.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D.如果把一张绿色贴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可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光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A.白屏上会有规律的呈现七种彩色光线说明白光是复色光,白光是由不同色光复合而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白屏上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光,说明不同的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的偏折角度是不一样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如果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则白屏上只留下红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纸只反射绿光,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如图所示为某日雨后出现的彩虹,下列关于彩虹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大雨过后才可能出现彩虹 B.日常生活中彩虹的形状可能是正方形
C.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 D.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11.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
(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 ▲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
(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健康码,亮着的手机屏幕 ▲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答案】(1)红外线; (2)是
【解析】(1)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2)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物体自身是否可以发光。
【分析】本题考查红外线的应用及光源的判断,属于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详解】(1)人体可以发射红外线,红外线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情况,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健康码,亮着的手机屏幕是光源。 故答案为: (1)红外线; (2)是。
1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太阳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
(1)将黄色、蓝色两种塑料薄膜分别蒙在纸板的圆孔上进行实验,你在白纸上会看到:黄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黄色,说明只通过了 ▲ 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蓝色,说明只通过了 ▲ 光。这两个实验说明 ▲ 。
(2)当把这两块塑料薄膜叠加后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会看到 ▲ 。
【答案】(1)黄; 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明的色光决定的;
(2)白纸上没有光
【解析】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通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和它能通过的色光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它能反射的色光颜色相同。
【详解】(1)将黄色、蓝色两种透明的塑料薄膜依次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看到:黄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黄色,说明只通过了黄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蓝色,说明只通过了蓝光。这两个实验说明: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2)当把这两块塑料薄膜叠加后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会看到在白纸上没有色光。
故答案为:(1)黄; 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明的色光决定的;
(2)白纸上没有光。
1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把一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
【答案】(1)荧光物质; (2)紫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玻璃
【解析】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一定要知道。
【详解】(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故答案为:(1)荧光物质; (2)紫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玻璃。
创新应用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综合考虑“水立方”的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探究,先后对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 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 ▲ 更好。
【答案】(1)透过它的色光; (2)蓝色
【解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选择哪种颜色的膜做大棚材料,同时考虑透光性和温度。透光性越高,越节能;棚内温度尽量的低一些。
【分析】掌握透明物体的颜色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根据给定的蓝色、无色、紫色的棚内最高温度、棚内最高温度、透光性,选择合适颜色的透明材料做水立方的膜。
【详解】(1)如图,透明材料通过什么色光,透明材料就是什么颜色,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2)紫色透光性只有50%,不能保证棚内的照明,排除紫色。无色的透光性很好,但是棚内的温度很高,远高于人体正常温度,排除无色。蓝色的透光性比较好,并且棚内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温度,选择蓝色。 故答案为:①透过它的色光; ②蓝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2课时 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
基础聚焦
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
2.如图所示,某日上午,某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的大圆环,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可以由下列哪种规律解释( )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红外线辐射 D.光的色散
3.戴红色镜片看白纸,白纸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
A.眼镜片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B.眼镜片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C.白纸只能反射红色光
D.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眼镜片时,被镜片染成了红色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5.为了探究颜料和色光分别混合后的颜色,小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由实验可知,颜料混合后A处颜色,与色光混合后B处颜色分别为( )
A.白色 白色 B.黑色 黑色 C.白色 黑色 D.黑色 白色
6.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目前已被人们所利用。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医院的手术室常利用红外线灯来灭菌 B.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是有效的防伪措施
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 D.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紫外线
7.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 )
A.偏白 B.偏红 C.偏黄 D.偏青
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 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 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 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光。
思维拓展
9.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屏上会有规律地呈现七种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复色光
B.白屏上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光,说明不同的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度不同
C.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D.如果把一张绿色贴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可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光
10.如图所示为某日雨后出现的彩虹,下列关于彩虹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大雨过后才可能出现彩虹 B.日常生活中彩虹的形状可能是正方形
C.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 D.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11.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
(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
(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健康码,亮着的手机屏幕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太阳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
(1)将黄色、蓝色两种塑料薄膜分别蒙在纸板的圆孔上进行实验,你在白纸上会看到:黄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黄色,说明只通过了 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蓝色,说明只通过了 光。这两个实验说明 。
(2)当把这两块塑料薄膜叠加后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会看到 。
1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把一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创新应用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综合考虑“水立方”的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探究,先后对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 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