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人的感觉与皮肤的感觉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人的感觉与皮肤的感觉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0:00: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1课时 人的感觉与皮肤的感觉
基础聚焦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眼、耳、鼻、舌、皮肤都是人的感觉器官
B.美丽的海景能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感觉器官能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
D.痛觉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
2.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如图所示,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3.小科在麦田里帮忙,当他被麦芒刺到手时,手会立即缩回,此过程中对他起到保护作用的感觉是(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痛觉
4.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轻重、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
5.一杯可以直接饮用的热水,用手触摸时感觉不太热,但不小心将水洒出到大腿上,却感觉到烫。这种现象说明( )
A.口腔内有比较厚的皮肤 B.手部的皮肤没有热觉感受器
C不同部位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D.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6.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父母经常用手背来感觉我们是否发烧,这是因为手背皮肤表面分布有丰富的哪种感受器( )
A.触觉 B.痛觉 C.冷热觉 D.嗅觉
7.如图所示为人产生感觉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感觉器官感受环境刺激,并发出信息
B.信息从感觉器官到大脑需要经过神经传递
C.感觉在感觉器官中形成,并经由神经传递到大脑
D.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后,大脑作出分析,产生对应的感觉
8.在下列事例后的空格填上相应的感觉。
(1)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 。
(2)家里煤气泄漏很快就能被发现: 。
(3)在旅途中欣赏美丽的风景: 。
(4)盲人区分人民币面值: 。
9.你用身体的什么感觉器官通过什么方法去辨别下列这些物质?请在横线上写出:
(1)酒精与自来水: 。
(2)热水与冷水: 。
(3)红灯与绿灯: 。
(4)糖和盐: 。
思维拓展
10.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造成伤亡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
A.发生慢性酒精中毒 B.酒精影响人的感觉和判断能力
C.酒精导致心脏和血管损坏 D.酒精影响了肝脏和胰腺
11.老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都会“望、闻、问、切”,“切”要用到人的( )
A.痛觉 B.热觉 C.触觉 D.冷觉
12.铺设盲道等措施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爱。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以刺激盲人足底皮肤的感受器
B.盲人是在大脑对盲道刺激形成感觉
C.足底皮肤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刺激后将信息沿神经传入盲人的大脑
D.盲人通过冷热觉感受器获取盲道信息
13.小柯的妈妈在生二胎时,采取的是局部麻醉的剖腹产,妈妈说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
A.病人的痛觉和触觉均消失 B.病人的痛觉消失
C.麻醉剂不起作用 D.大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14.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她的额头,又做了其他检查后,告诉她是患了感冒并开了药方。打针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上,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
创新应用
15.请完成下列内容。
(1)探究问题:皮肤的冷热觉感受器究竟能感受到环境中的什么刺激?
(2)作出假设:皮肤感受到的可能是环境与皮肤的温差。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
(4)你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1课时 人的感觉与皮肤的感觉
基础聚焦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耳、鼻、舌、皮肤都是人的感觉器官
B.美丽的海景能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感觉器官能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
D.痛觉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2.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如图所示,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答案】C
【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是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
【分析】盲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其理解也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详解】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故选:C。
3.小科在麦田里帮忙,当他被麦芒刺到手时,手会立即缩回,此过程中对他起到保护作用的感觉是(▲)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痛觉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4.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轻重、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皮肤的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
【分析】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故选:C。
5.一杯可以直接饮用的热水,用手触摸时感觉不太热,但不小心将水洒出到大腿上,却感觉到烫。这种现象说明(▲)
A.口腔内有比较厚的皮肤 B.手部的皮肤没有热觉感受器
C不同部位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D.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答案】C
【解析】【分析】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故选:C。
6.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父母经常用手背来感觉我们是否发烧,这是因为手背皮肤表面分布有丰富的哪种感受器(▲)
A.触觉 B.痛觉 C.冷热觉 D.嗅觉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7.如图所示为人产生感觉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感觉器官感受环境刺激,并发出信息
B.信息从感觉器官到大脑需要经过神经传递
C.感觉在感觉器官中形成,并经由神经传递到大脑
D.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后,大脑作出分析,产生对应的感觉
【答案】C
【解析】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
【分析】掌握感受器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感觉器官中有许多神经末梢,能够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产生的信息由神经传到大脑中,在大脑中形成感觉,C错误;故选:C。
8.在下列事例后的空格填上相应的感觉。
(1)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 ▲ 。
(2)家里煤气泄漏很快就能被发现: ▲ 。
(3)在旅途中欣赏美丽的风景: ▲ 。
(4)盲人区分人民币面值: ▲ 。
【答案】(1)听觉; (2)嗅觉; (3)视觉; (4)触觉
【解析】【分析】【详解】(1)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朵在听。(2)家里煤气泄漏很快就能被发现是用鼻子闻到了煤气的气味。(3)在旅途中欣赏美丽的风景是用眼睛在四处观望。(4)盲人区分人民币面值是靠触摸。
故答案为:(1)听觉; (2)嗅觉; (3)视觉; (4)触觉
9.你用身体的什么感觉器官通过什么方法去辨别下列这些物质?请在横线上写出:
(1)酒精与自来水: ▲ 。
(2)热水与冷水: ▲ 。
(3)红灯与绿灯: ▲ 。
(4)糖和盐: ▲ 。
【答案】(1)用鼻去闻; (2)用皮肤感觉; (3)用眼观察; (4)用舌尝味道
【解析】人体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鼻子、耳朵、舌、皮肤等。
【分析】掌握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即可解答。
【详解】(1)通过鼻子的嗅觉辨别酒精和自来水。(2)皮肤内有感受器,用皮肤感觉区分热水喝冷水。(3)用眼睛观察区分红灯与绿灯。(4)通过舌品尝区分糖的甜和盐的咸。
故答案为:(1)用鼻去闻; (2)用皮肤感觉; (3)用眼观察; (4)用舌尝味道
思维拓展
10.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造成伤亡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A.发生慢性酒精中毒 B.酒精影响人的感觉和判断能力
C.酒精导致心脏和血管损坏 D.酒精影响了肝脏和胰腺
【答案】B
【解析】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醉酒的危害。
【详解】饮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感觉和判断能力。故选:B。
11.老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都会“望、闻、问、切”,“切”要用到人的(▲)
A.痛觉 B.热觉 C.触觉 D.冷觉
【答案】C
【解析】感觉器官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眼有视觉作用,耳有听觉作用,鼻有嗅觉作用(味蕾)够味觉,皮肤有感觉、触觉作用;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数是依靠的视觉,其次是听觉。
【分析】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
【详解】老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其中的“望”主要利用的感觉是视觉,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眼;“切”主要利用的感觉是触觉,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皮肤。故选:C。
12.铺设盲道等措施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爱。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以刺激盲人足底皮肤的感受器
B.盲人是在大脑对盲道刺激形成感觉
C.足底皮肤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刺激后将信息沿神经传入盲人的大脑
D.盲人通过冷热觉感受器获取盲道信息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13.小柯的妈妈在生二胎时,采取的是局部麻醉的剖腹产,妈妈说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A.病人的痛觉和触觉均消失 B.病人的痛觉消失
C.麻醉剂不起作用 D.大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答案】B
【解析】人的皮肤中有多种感觉的神经末梢,包括冷、热、触、痛等。痛觉与触觉是不同的两种感觉。
【分析】考查了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的理解认识。熟记皮肤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是解题关 键,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
【详解】剖腹产中采取局部麻醉,使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说明麻醉后病人的痛觉消失了,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说明人的触觉还在,说明两者互不影响是独立工作的,B正确,AC错误,大脑皮层集中了人体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被麻醉就不是局部麻醉了,D错误。故选:B。
14.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她的额头,又做了其他检查后,告诉她是患了感冒并开了药方。打针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上,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 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 。
【答案】(1)热; (2)不好,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部位受到伤害时,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解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
【分析】多种感受器的功能以及多种感觉的形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详解】(1)皮肤的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2)如果没有痛觉不好,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部位受到伤害时,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故答案为:(1)热; (2)不好,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部位受到伤害时,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创新应用
15.请完成下列内容。
(1)探究问题:皮肤的冷热觉感受器究竟能感受到环境中的什么刺激?
(2)作出假设:皮肤感受到的可能是环境与皮肤的温差。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 。
(4)你的结论是 ▲ 。
【答案】(3)①取3只杯子,分别装冷水、温水和热水;②将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浸入冷水、热水中2min;③将两手指拿出来同时浸入温水中;④本来在冷水中的手指感觉到热,本来在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到冷(合理即可);(4)冷热觉感受器并非直接感受温度,而是感受皮肤周围温度的变化(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详解】(3)①取3只杯子,分别装冷水、温水和热水;②将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浸入冷水、热水中2min;③将两手指拿出来同时浸入温水中;④本来在冷水中的手指感觉到热,本来在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到冷(合理即可)。(4)冷热觉感受器并非直接感受温度,而是感受皮肤周围温度的变化(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