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21: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兴发感动
促三方互动
说 课 环 节
说教材
01
04
说学情
02
说目标
03
说教学过程
05
说板书设计
06
说教法
1
说教材
1
教材
单元
群文
说教材
第三单元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题目很多,如:(1)名句填空;(2)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3)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生命的思考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体会其现实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
4
说教法
学 法 指 导
⒈小组讨论法。
⒉自学法。
教 学 方 法
1、诵读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情境法 4、点拨法等
设 计 理 念
1、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5
说教学过程
深入研读
(27’)
拓展延伸
(5’)
布置作业
(3’)
整体感知
(5’)
导入新课
(5’)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主题曲
引导学生进入肃穆悲壮的情景氛围中,这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参考的材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赤壁
怀古
一生坎坷苏东坡
※苏轼是中国 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字 ,号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 ”。
※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 ”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课 前 检 测,走 进 作 者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用四字概括赤壁之景的整体特点,词人是如何表现这 一特点的?
  2、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3、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问 题 引 领,深 入 研 读
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用四字概括赤壁之景的整体特点
独特化意象
个性化字词
艺术化手法
豪迈
问题一 品连接·赏景
设计意图
思维:
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想象与联想,提升形象思维;教给学生鉴赏景色的一般方法,提升逻辑思维。
审美
透过壮阔雄奇的景色感受苏轼的豪迈
思维
鉴赏景色
诗句 周瑜的形象 诗人的境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幸福美满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英俊儒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功成名就
屡遭不幸
白发早生
壮志未酬
问题二 品连接·赏周瑜
分析周瑜形象
及塑造手法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群策群力共同赏析周瑜形象
学会多方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知人论世,通过表格将诗人与周瑜对比,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找出苏轼与周瑜的连接点
问题三 情感分析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设计意图
审美:鉴赏诗歌中豪放与悲慨并存的诗人形象,强化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02
01
语言:自主解读词汇、理解语义,感受语的灵活性、创造性。提高用语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根据所学,结合对周瑜、苏轼形象进行分析,分角色饰演。
再读诗歌,角色扮演
四、再 读 课 文,拓 展 延 伸
1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思想碰撞,多元生成
3
更新学生对苏轼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学会口头上的文学短评,为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夯实基础
设计意图
当堂检测
《定风波·三月七日》苏轼
布 置 作 业
作业设计
针对你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感而发的点,参考单元任务导学区,写一段文学短评。
6
说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
临古地
思古人
抒己志
赤壁壮美景色
忆周瑜
人生如梦的慨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