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鹿角和鹿腿》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称、禁、撒”,会写“鹿、塘”等13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学习第1至4自然段。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乌鸦喝水》等故事相关的图片,学生猜故事。
2.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出自哪本书吗?它们都来自世界上 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寓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角和鹿腿》也出自《伊索寓言》,一起来读一读吧。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板书:鹿角和鹿腿)
(3)出示鹿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鹿角和鹿腿,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
预设:鹿角非常精致,好像珊瑚一般。鹿腿又细又长。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猜寓言故事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直接引出《伊索寓言》,进而引出本课。在导入环节做到循序递进,前后衔接。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和标注拼音的词语。
匀称(chèn) 珊(shān)瑚 (hú) 不禁(jīn) 噘(juē)嘴
皱(zhòu)眉 配(pèi)得上 抱怨(yuàn) 狮(shī)子
逼(bī)近 撒(sā)开
3.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chèn jīn zhòu pèi yuàn shī bī sā
称 禁 皱 配 怨 狮 逼 撒
预设:
(1)“称”在“匀称”中读“chèn”,在“名称”中读“chēng”。
(2)“禁”在“不禁”中读“jīn”,在“禁止”中读“jìn”。
(3)我是联系生活经验,从“皱纹、皱眉”来理解和记忆“皱”字的。
(4)我是通过组词“配合、配得上”来理解和记忆“配”字的。
(5)“怨”是形声字,表示心里怨恨、仇恨。
(6)“师”加上反犬旁就是“狮”。
(7)我是通过组词“逼近、逼迫”来理解和记忆“逼”字的。
(8)“撒”在“撒手”中读“sā”,在“撒种”中读“sǎ”。
4.梳理故事内容
(1)出示词语,学生选词填空。
池塘 欣赏 别致 狮口 逃生 送命
一天,一只鹿在( )边喝水,它十分( )自己精美 ( )的角,而抱怨四条腿长得难看。鹿忽然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逼近,它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 )( ),而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它( )。
预设:池塘 欣赏 别致 狮口 逃生 送命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能大致知道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自读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鹿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探究方法
(1)读第1至4自然段,品读鹿对角和腿的不同态度。
(2)用横线画出鹿的语言,多读几遍,体会鹿心情的变化。
(3)抓住鹿的动作、神态,体会鹿心情的变化,并练习说话。
(4)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交流反馈: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
预设:鹿欣赏自己的角,认为它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鹿抱怨自己的腿太细了,配不上美丽的鹿角。(板书: 角 精致 欣赏 腿 难看 抱怨)
(2)品读鹿的语言,体会心情变化。
①交流找到的鹿说的话,齐读,课件同步出示。
出示: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②启发:观察这三个句子,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三个句子都用了语气词——“咦、啊、唉”。
③追问:从这三个语气词中,你能感受到鹿怎样的心情变化呢?试着读一读。
预设1:“咦”读的时候语气要往上扬,鹿的心情是有些惊讶和疑惑的。(板书:惊讶、疑惑)
预设2:“啊”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说明鹿很骄傲、很得意。(板书:骄傲、得意)
预设3:“唉”读的时候语气是往下的,说明鹿对腿很失望、很不满。(板书:失望、不满)
④对比朗读,体会语气词的作用。
这是我吗?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预设:去掉语气词后,语气明显减弱,表达的情感没有那么强烈了。
⑤教师小结:原来啊,不同的语气词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能让我们体会到鹿心情的变化。
(3)找出描写鹿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体会写法。
①交流句子,圈出描写鹿的动作、神态的词语。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预设:我从“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能感受到鹿对自己腿的不满。
②引导学生模仿鹿的动作、神态练说,进一步体会鹿对自己腿的抱怨、不满。
③拓展仿写:加上合适的动作或神态,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校运会我们班获得了团体总分冠军,你们真是太棒了!”
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小金鱼不动弹了!”
4.成果展示
(1)学生拓展仿写交流展示。
他 不停地跺脚 :“你真是急死我了!”
老师 高兴得嘴角上扬,眯起了眼睛 :“这次校运会我们班获得了团体总分冠军,你们真是太棒了!”
妹妹 皱着眉头,嘟着嘴巴 :“我的小金鱼不动弹了!”
(2)教师点拨:我们不仅能通过语气词来表达心情,还能从动作、神态中来感受到不同的心情。
设计意图:先抓住3个语气词,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气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接着结合文本特点,引导体会描写鹿的动作、神态的词语,感受鹿心情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由积累到运用,与《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内容有效整合。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你是否关注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鹿 塘 映 欣 赏 匀 致 配 传 哎 狮 追 叹
点拨:
(1)“鹿、匀、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匀”的点和提不碰牢。注意“追”的走之底要写得舒展。
(2)“塘、映、欣、致、配、传、哎、狮、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塘”右边第三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尖伸向“土”下,“口”略扁。“映”左边框内短横在横中线上;右边长横在横中线下方,长撇的撇尖伸向“日”下。“致”左边的末笔改提,右边的的第一笔撇伸到左边点下,第三笔撇的撇尖伸向“至”下。“配”注意“酉”里面一横不能忘。“狮”右边的第二笔竖撇沿竖中线起笔,撇尖伸向“犭”下侧,末笔竖的收笔低于“犭”。
(3)“赏”是上下结构的字,“口”略扁,“贝”与“口”同宽。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笔顺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鹿对角和腿不同的态度,也体会到了它心情的变化。那鹿对自己角和腿态度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池塘 痛快 倒映 欣赏 匀称 精美 别致
没精打采 机灵 哎呀 狮子 机会 叹气
2.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鹿角和鹿腿》。
【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角 腿 惊讶、疑惑
精致 难看 骄傲、得意
欣赏 抱怨 失望、不满
《鹿角和鹿腿》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5至7自然段。
2.能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填空,回顾内容。
课件出示:
(1)鹿( )自己的角,认为它( )。鹿( )自己的腿,认为它( )。
(2)鹿的心情变化是由( ),到( ),再到( )。
预设:(1)欣赏 精致 抱怨 难看 (2)惊讶、疑惑 骄傲、得意 失望不满
(板书:角 精致 欣赏 腿 难看 抱怨)
2.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温故知新。通过课文填空的形式还可以了解学生第一课时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1)自由读第5至7自然段,思考:鹿在逃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波折,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2.探究方法
(1)读第5至7自然段,给表示鹿心情变化的词语排序。
(2)抓住关键词,梳理概括出鹿逃生过程中遇到的波折。
(3)交流讨论: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1)交流反馈任务一:鹿在逃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波折,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出示表示心情的词语,学生排序。
惊慌 侥幸 恍然大悟 更加惊慌 高兴
预设:惊慌——高兴——更加惊慌——侥幸——恍然大悟。
(板书:惊慌——高兴——更加惊慌——侥幸——恍然大悟)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根据心情排序,发现鹿逃生过程中整个心情的变化过程。
②梳理波折:你能将鹿的心情与遇到的波折配对吗?
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预设:狮子逼近(惊恐)、甩掉狮子(高兴)、鹿角被树枝挂住(更加惊慌)、狮子再没追上(侥幸)、逃生后(恍然大悟)。
③学生根据鹿的心情变化,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2)交流反馈任务二:
阅读课后练习第三题: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①教师出示,学生讨论。
◇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预设1:我赞成第2种说法,因为鹿角是美丽的,让鹿更漂亮,鹿腿能帮助鹿脱离危险,都有各自的作用。
预设2:我也赞成第2种说法,第1种说法不对,因为美丽的事物令人赏心悦目,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教师引导:是呀,美丽的鹿角重要,美丽的事物令人赏心悦目,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鹿角除了美丽之外,遇到危险时,还可以用来抵御敌人。所以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轻易否定它的长处。(板书:各有价值)
②联系生活: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像鹿的角和腿一样,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就像我们的玩具笔,能用来写字,也很有趣。学习累了可以借助它放松一下,但上课时容易分心,所以这类笔各有价值,就看我们怎么使用它了。
教师总结: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不能单独而论。
(3)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①第一次复述:简要复述,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同桌互相练说。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②第二次复述:详细复述,增加提示词语,要求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角:美丽、匀称、精致 欣赏 挂住了 挣脱出来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撒开长腿就跑 甩在后面 狮口逃生
同桌互相练说,互相倾听、补充、改进。
全班展示讲,教师随机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鹿的心情变化及遇到的波折,为理解好看的鹿角和难看的鹿腿各有用处做好铺垫。寓言的主体是故事,教学中抓住这一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体验故事角色,达到对文本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学习了本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四、拓展延伸
1.小鹿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许多。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拿笔写下来吧。
预设:我的鹿角虽然美丽,但遇到危险时不但没有帮助我逃脱,反而让我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在我有危险的时候,难看的腿却强有力地奔跑,帮助我狮口逃生。原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身上的每个部位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美丑,我都会好好珍惜,再也不会抱怨了。
设计意图:拓展续写鹿再次看到自己的角和腿会说些什么,加深学生对文章寓意的把握。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