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3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江苏省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3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3 23: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3年高考押题卷(一)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 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 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2.史载,司马迁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查,他根据史籍记载和少数民族的传说构建起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系统。如《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司马迁的观点
A.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 B.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
C.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 D.服务于汉武帝政治大一统需要
3.北宋中晚期,褪去浮华的极简主义孕育在定窑瓷器的刻花、构图、纹样之中。重莲瓣纹代表君子的气节和风度,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言而被广泛使用;其刻花装饰有别于前期的浮雕形式,独具一格;尚简素雅的印花图案自然严谨,活泼生动。这些现象
A.体现出了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B.显示出文化交融推动艺术的多样
C.成为宋代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源 D.促进中国文化和外来文明的发展
4.表1是有关利玛窦来华的部分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表 1
史料 出处
(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 《明史·神宗本纪》
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入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发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 《明史·天文志》
(《几何原本》)西洋人欧几里得撰,利玛窦译,而徐光启所笔受也。……光启序称其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非虚语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A.利玛窦对当时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
B.中国传统科技开始实现近代化转型
C.利玛窦是最早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D.西方近代科技受到社会的普通认可
5.表2是清代前中期土地与人口变化情况表
表2
时间 民田总数(公项) 全国人口执计(亿)
顺治十八年 5492577 1.2-1.5
康熙二十四年 6078429 1
雍正二年 7236429 1.2-1.4
乾隆三十一年 7807156 2
嘉庆十七年 7921061 2
据此可知,清代前中期
A.重农抑商限制人口流动 B.社会安定促进人口增长
C.精耕细作抑制荒地开垦 D.盛世局面潜伏社会危机
6.19世纪 70年代,郭嵩焘作为清王朝使者出访英国,他向英女王行的是三鞠躬礼,而不是中国官场的跪拜礼。在他所著的《使西纪程》一书中,他完全放弃了之前传统士大夫对西方人贬低的写法,他笔下的西方人大都或文雅、或矫健。这表明他
A.具有较明确的近代意识 B.奉行“中体西用”原则
C.积极学习英国外交礼仪 D.崇尚发达“西式”文明
7.20世纪初某知识分子曾说:“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做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这段材料可以说明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国人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受到启发
C.民主价值观的重建获得广泛认同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已经明确
8.1935年,国民党通过了《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青年党员应急施军事训练案》《西北国防之经济建设案》《提请在困难严重时期应集中一切力量充实国防建设案》等二十多个经济、军事方面的提案。这反映出当时的国民政府
A.意在加紧对陕北红军的进攻 B.放弃了对日妥协的幻想
C.加大政府对经济统制的力度 D.根据形势调整内外政策
9.1948年11月15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政,据此可知,中共对城市实行军事管制旨在
A.提升人民解放军的城市管理能力 B.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C.创造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进行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尝试
10.1955年《河北日报》载:“在一九五二年前,国家每年要给这村发放五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套寒衣。虽然国家这样支持,还有四户不免讨饭吃……如今,这些人都能有上千斤余粮,赎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这说明
A.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B.国家工业建设成就辉煌
C.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建构加速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11.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江门、肇庆组成。2017年7月,香港、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共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立足
A.“一国两制”的理论创新 B.对外开放的区域性扩展
C.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D.加速我国内地经济发展
12.莎士比亚在其作品《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疯子带瞎子走路,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病态”。这反映出作者
A.对人性的反思和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B.对封建神学笼罩下的病态社会深恶痛绝
C.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对理性的追求
D.对宗教教会精神独裁的揭露与批判
13.有学者对近代欧洲的社会发展变化描述如下。该学者的描述反映出当时欧洲
表 3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的信仰在增强,即认为人类可以对环境加以控制和计算。防备风险的保险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医生们加紧攻克各种流行病,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17 世纪晚期,“简报”开始刊登“失物招领”消息,因为没有必要把这类事情留给民间那些诡计多端、无事生非的法师解决。
A.工业革命提升民众社会生活质量 B.启蒙思想引发社会观念的变化
C.精神面貌变化引领新的知识潮流 D.科学革命成果在民间已经普及
14.苏联学者指出,,赫鲁晓夫1957年“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该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
A.未经充分准备急于求成 B.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
C.打破传统体制不合时宜 D.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
15.2019年8月28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获得英国女王的批准,让下议院在9月9日至12日期间择日休会,直至10月14日,以便兑现其按时脱欧的承诺。这表明,英国
A.首相应与国王意见保持一致 B.脱欧必须得到女王的批准
C.国王、首相与下院三权分立 D.议会对脱欧不存在意见分歧
16.有学者提出了“把全球化历史化”的观点。在全球化浪潮面前,经济落后地区的本土文化认同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感反过来威胁经济合作的稳定性。因此,人们热切地想要了解世界一体化的起源与过程,希望从人类历史中寻找解决冲突的智慧。据此可知,全球史
A.是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产物 B.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C.消除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 D.促进南北经济均衡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满分 52 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1865年英国耕地面积扩大了464119英亩。当时经营农业也像经营工业一样,子、肥料犹如原料,投到土地上正如投到工厂生产上。农业投入的增加也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在国民总收入,农、林、渔业的收入从7550 万镑增至 11 880万镑。19 世纪 50 年中叶,英国每公顷土地小麦和稞麦的平均产量为 25 公担,比法国多一倍。英国屠宰的牲畜每。得净肉 250 公斤,是法国的1.5倍。英国的粮食和肉类当时基本上自给有余,它进口的农产原主要是棉花、生丝、羊毛、亚麻和木材,这些主要用以供应日益发展的工业,以便出口制成品。15世纪 70 年代以后,英国的农业由繁盛转入长期而深刻的危机之中。当时世界市场上出现了有极大竞争优势的外国产品,如美国产品。英国奉行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放任的策,农业急剧衰退,粮食生产滑坡,而人口却在增加,因此只好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国外粮食的进口。
——摘编自汪建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农业之盛衰》
材料二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 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成就及特点。(7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农业为例,简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政府于 1872 年颁布《学制》,规定女子与男子一样要入学接受教育。一批女性教育家开始崭露头角。下田歌子是日本“良妻贤母”教育的集大成者,也是日本第一位从事中国女性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下田歌子的女性教育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办以贵族女性为主的桃夭女塾,侧重培养良妻贤母。这是下田歌子进入教育界的开端,也是日本专门女子教育的起步。第二阶段:随着女子教育需求的扩大和地方私学的发展,昭宪皇太后设立皇族及上流女子的专门学校,任命下田歌子协助办理并代任校长。第三阶段:1893 年下田歌子受皇室支持考察欧美国家女子教育,她发现英国的大众女子也可以接受正规教育。受此影响,下田歌子将女子教育的范围扩展至中下层妇女,并延伸到留日女子。
——摘编自甘康丽、叶宋敏《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与明治维新时期新女性的比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田歌子女性教育的特点。(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因素。(4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天津达仁堂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2年 达仁堂始建于北京,其创始人长期在北京同仁堂工作
1914年 迁到天津并最终确立“达则兼善、仁者爱人”的企业理念
1917年 先后在北京、大连、上海、香港等地设立18家分号
1934年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立机器化中药工厂
全面抗战时期 达仁堂各分店所在地大都沦陷,其业务也因此受到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 在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的影响下,生产也每况愈下,濒临破产
1954年 成立达仁堂国药有限公司
1955年 达仁堂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
1966年 达仁堂牌子被砸,后改名天津第二中药厂
1980年 恢复了达仁堂牌号
1980年后 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在人才、技术、管理、装备、产品等方面形成强大阵营
20世纪90年代 荣获全国优秀管理奖,成为国家一级企业,全面投入中药现代化进程当中,被国家确定为“中华老字号”
2001年 在上海成功上市
——摘编自唐廷猷《中国药业史》
从材料中提炼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达仁堂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俾斯麦在完成德国统一后认识到工人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必须的,他相继颁布《疾病保险法》《工人赔偿法》《伤残和养老保险法》以及《雇员保险法》《帝国矿工保险法》等。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并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实行的。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工局承担外,其他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均不隶属于政府。社会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双方负担的比例,视险种的不同有所区别,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给予酌情资助。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尽缴费或劳动的义务。
——摘编自唐紫叶《俾斯麦式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创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利制度在财政、就业、社会稳定、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危机。因此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除了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济等基本项目外,其他项目逐步削减。美国将社会福利改称工作福利,意味着取得福利收入和服务也要同个人的工作贡献挂钩。荷兰、比利时等国采取对申领福利补助的公民规定一些附加条件的办法,用以促进相关人员的劳动愿望,减少非正常失业人口。英国福利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私有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成分。
——摘编自《论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借鉴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创立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其积极影响。(8分)
江苏省2023年高考押题卷(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B A D A B D C A C A B A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满分 52 分。
17.(16分)
(1)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农业收入增加;粮食和牲畜产量高。(3分)
原因:经营农业的观念的更新;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近代科技的发展;海外市场扩大。(3分)
(2)成就: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3分,任答3 点即可)
特点:成就巨大;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任务(或目标)明确;涉及面广。(4分)
(3)问题: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利益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动力问题。(3分)
18.(12分)
(1)特点:在政府法律制度保障下,逐步推行;教育范围由贵族逐渐向大众扩展;西方思想和日本传统相结合;影响范围扩展至留日女性。(8分)
(2)因素:明治维新的推动;皇室的支持;西方思想的影响;日本传统思想的逐渐瓦解;女性意识的觉醒。(4分,任答4点即可)
19.(12分)
示例一:
论题: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达仁堂获得新生。(2分)
阐述:天津达仁堂是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民营中药企业,在近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天津达仁堂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改变旧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改革开放后,天津达仁堂发扬创新精神,努力进行改革,完成了向现代化工厂制的过渡,促进了中医药生产经营的大发展、大变革。
进入21世纪,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天津达仁堂成功上市,逐渐成为国际知名企业和中国中医药的一张“名片”。(8分)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达仁堂积极迎接社会变革潮流,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营的转型中获得了新生。(2分)
示例二:
论题:天津达仁堂是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2分)
阐述:天津达仁堂是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民营中药企业,在近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20 世纪初,在政府激励政策下并借助一战提供的发展时机,天津达仁堂起步迅速,发展良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 世纪 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天津达仁堂抓住发展时机,积极革新,采用机器化大生产,推动中医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全面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受频繁战争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天津达仁堂发展陷人绝境。(8分)
天津达仁堂诞生和成长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长期在夹缝中生存,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只有在新中国,民族企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2分)
20.(12分)
(1)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重视社会保障立法;建立政府、雇主(企业)和雇员(个人)之间责任共担机制;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实行自治管理。(4分,任答4点即可)
(2)变化:削减福利项目;加强福利服务管理;严格把控福利发放的资格条件;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4分)
积极影响:推动福利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缓解“滞胀”;有利于社会稳定。(4分,任答2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