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含义。
2.难点: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理解“战争-和平”的辩证关系,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时空定位】
【学习流程及内容】
导入(2分钟)
(二)自主讨论(7分钟)
(三)聚焦展示(20分钟)
Ⅰ.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区 学习目标:了解一战的原因、重大战役、结果、性质
1.“一战”(1914年夏~1918年11月11日)
1)“一战”爆发原因:①客观根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产物。
②主观根源焦点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争夺 。
③大国矛盾尖锐,欧洲形成了 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德奥意+土、保←→ 英法俄+日美中共31国,它们大肆扩军备战。
④直接原因1914年6月, 事件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线。
2)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战争why ∵交战方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
3)进程:①第一阶段: 年,在起决定性作用的西线,发生了 战役,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日本对 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 半岛的租借地。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 线又发生了 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英德 海战,战场形势都不利于以 为盟主的 国。
③第三阶段:1917~ 年, 和 参加 一方作战, 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4)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第二区 学习目标: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国际联盟
2.“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含义1919~20世纪30年代,在英法等大国的主导下,西方帝国主义 国,分别召开了1919年 和1922年 ,缔结了以《 》和《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②主要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⑤列强同意将美国抛售的“ ”“机会均等”作为侵略 的共同原则。
③实质它不过是掠夺分赃争霸强权反苏反共扼杀社会进步潮流的极为反动的帝国主义黑体系它埋下了“二战”祸根(不可能长久)。
2)国际联盟:①简称国联②积极影响它是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个由 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是促进 和实现世界 与 。
③消极影响但其(“ ”原则使之)在制裁 、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5)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Ⅱ.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这表明德国外长主张
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B.限制扩军备战
C.恢复欧洲政治版图 D.重新瓜分世界
2.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4年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欧洲的政治态势是
A.严重对立,战争一触即发 B.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的焦点
C.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 D.英德矛盾加剧,英法关系接近
3.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列强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它们是
A.联合国和协约国 B.同盟国和协约国
C.同盟国和轴心国 D.北约和华约组织
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或盟主)分别是
A.德国和英国 B.奥匈帝国和美国 C.意大利和法国 D.德国和俄国
5.“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列强
A.商业竞争激烈 B.瓜分世界的争斗 C.扩军备战的结果 D.实行重商主义
6.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它发生在
A.英伦三岛 B.阿尔卑斯山 C.巴尔干半岛 D.索姆河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屡战屡败,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其中有超8万人来自山东,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华工入欧
A.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B.表明中国已经加入协约国集团
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 D.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
9.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马恩河战役战况惨烈,德军损失严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D.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分三条战线
10.在巴黎和会上,围绕着不同的议题,列强之间不断改变着排列组合,既勾结又争夺。列宁讥讽地说:“他们像野兽一样彼此斗来斗去,互相撕咬。”这说明
A.世界和平成为主流 B.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C.美苏矛盾成为焦点 D.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1.下图是漫画《不要抢,我分》,它形象地反映出了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12.一战后建立的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联盟 B.国际联盟 C.联合国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第三区 学习目标: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里的矛盾与斗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二:列宁说:“《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材料一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什么?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原因。(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