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别: 姓名: 评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8分)
bèi ké jìnɡ ài jiē dào zhuàn quān
shén zhōu fèn fā mín zú jī d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8分)
贫穷(pín píng) 饰品(sì shì)
损失(sǔn shǔn) 赚钱(zuàn zhuàn)
炸弹(zhá zhà) 重阳(chóng zhòng)
长城(cháng zhǎng) 给与(yú yǔ)
三.补全下列词语。(8分)
华夏(____)(____) 炎黄(____)(____) 神州(____)(____)
巍巍(____)(____) (____)庭(____)睦 奋(____)图(____)
民(____)团(____) 只(____)朝(____)
四.照样子变新字再组词。(8分)
例:里-埋(埋下)
夹-(____)_______ 反-(_____)___________
例:题-提(提水)
煎-(____)________ 材-(_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连一连。(7分)
春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元宵、庆团圆
元宵节 农历八月十五 祭祖、扫墓
清明节 农历正月十五 放鞭炮、领压岁钱
端午节 农历正月初一 赏菊、登高
七夕 农历九月初九 乞巧
中秋节 公历四月五日左右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七月初七 吃粽子、赛龙舟
六.日积月累。(12分)
____鼠 丑____ 寅____ 卯____ 辰____ 巳____
午____ 未____ ____猴 ____鸡 戌____ ____猪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古时候,贝壳被人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①我把作业写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把树叶吹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枣树结了枣子。(用“弯弯曲曲的”“又大又红的”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柳树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七月七,________,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________,十五圆月________。
(2)________,隔海峡,与大陆,________。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共繁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祭扫。
九.阅读。(16分)
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入了香水,有的撒上了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piáo)往我衣领里灌(ɡuàn),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人们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被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1.大街两旁的清水里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4分)
2.人们是怎么泼水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3分)
3.清水是什么的象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泼水节时,人们进行了哪些活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看图写话。(15分)
请仔细看图,图中是什么时间?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在说什么?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好词推荐:中秋节 赏月 吃月饼 团圆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