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21: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阿长




山 海 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第一课时
自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3、通读课文,请大家讲述一下,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一共会议了几件事,是详写还是略写
自学检测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 疤( ) 骇( )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疏( )懒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bā hài
jié dàn
zhuō shū
2.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通读课文,请大家讲述一下,作为一篇回忆
性散文,文章一共会议了几件事,是详写还
是略写
1.阿长名称的由来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
4.令人烦恼的规矩
5.讲长毛的故事
6.给我买《山海经》
作者回忆阿长,不是笔墨相当,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略)
(略)
(详)
(详)
(详)
(略)
教学指导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动作描写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静态描写,外貌描写
3)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总结,作者善于抓住细节,由小
见大,全方位的展示阿长
阿 长 人 物 形 象 分 析
阿长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很不幸但是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甚至有些迷信愚昧,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她唠叨,琐碎,不拘小节但是对孩子有一片真心,是感情真挚的人
欲扬先抑 词语解释为要发扬、要放开,先控制、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荔枝蜜》
【用法】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
好处: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
经过以上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鲁迅是怎样描绘阿长这个人物的
善抓细节,
详略得当,
先抑后扬
当堂训练
一、给下列字词注音
骇 惶急 疮疤
掳 渴慕 霹雳
悚 诘问 惧惮
二、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自学目标
1、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既然作者这么尊敬她,为何题目直呼阿长?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自学检测
一、速读课文,探讨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不大佩服?
认为麻烦?
空前敬意?
憎恶怨恨?
新的敬意?
由衷的祝福
2、既然作者这么尊敬她,为何题目直呼阿长?
1.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
2.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
3.用“阿”字有亲呢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的口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神力”是指神奇之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教师指导
1.阿长名称的由来(略)
2.切切察察的毛病 (略)
3.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详)
4.令人烦恼的规矩 (详)
5.讲长毛的故事 (详)
6.给我买《山海经》(略)
文 章 分 析
中性
最讨厌
厌烦
烦琐之至
空前的敬意
新的敬意
总结,通过这些记述,鲁迅对保姆的感情是
逐渐升华的前半部分是厌恶之感,后半部分
讲开始升华。感情由厌到烦再到敬这种手法
叫做欲扬先抑。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感情再次升华,达到顶峰,
二、总结全文
先 扬 后 抑


怀

不大佩服
认为麻烦
空前敬意
憎恶怨恨
新的敬意
主要事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摆成“大”字的睡相
③元旦的古怪仪式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④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之前和之后各写了什么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怎样到处打听,她怎样跑书店书摊,她操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写之前的事,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
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通过对《阿长与山海经》的学习,掌握基
本的塑造人物的方法,请同学们观察周围
人的特点,写一篇300以上的记人的小作

当 堂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