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4 13: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02
唐与新罗的关系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01
03
玄奘西行
目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日本书纪》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概况:
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从630年到894年,日本朝廷任命的遣唐使团到达中国的共15次。自8世纪初起,人数均在550人以上。成员有翻译、医师、画师、船师、音乐生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等人。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问题:概况日本遣唐使团的特点。
(1)往来官方化
(2)次数多
(3)人数多
(4)成员多样化
(2)贡献:
材料1:“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阅读材料,我们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和一些节日)。
货币
服饰
茶文化
材料2:
文字
2、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目的:
在日本传授佛经、中国文化
结合课本第20页,了解鉴真东渡日本的经历。
鉴真一渡
鉴真三渡
鉴真四渡
鉴真五渡
鉴真六渡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遭遇台风
因暑热患眼疾
双目失明
66岁东渡成功
鉴真二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3、鉴真东渡的影响: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
唐与新罗的关系

《秋夜雨中》
崔致远
秋风唯苦吟,
举世少知音。
窗前三更雨,
灯前万里心。
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采用科举 制选拔官吏,
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
新罗

音乐
双向交流
玄奘西行

僧玄奘,姓陈氏,洛阳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纶。……贞观初,遂商人往游西域。
——《旧唐书》
1、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
取经
2、玄奘是什么时候前往天竺取经的?
唐太宗时期
三、玄奘西行
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大唐西域记》
玄奘的贡献
(1)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材料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2:隋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结合课本及以上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材料3:
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原因:
启示: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1、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通发达
B、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
C、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D、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B
课堂练习
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
A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