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坐标、曲线
1. 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2. X、Y分别是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X与Y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是稀盐酸
B. 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蓝
C. b点溶液pH=7,表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
3.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用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将下表中的乙物质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甲物质中至过量,其相关量y与所加乙物质的质量关系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甲 乙 y
A Zn 稀硫酸 生成气体的质量
B NaOH溶液 FeCl3溶液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C Al2O3 稀盐酸 生成水的质量
D C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生成沉淀的质量
5.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其反应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b点溶液加入碳酸钠,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可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a点溶液和c点溶液
C. 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中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D. 纵坐标也可以换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
B. 向装有未打磨的铝片的试管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Ba(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
7.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B. 将等质量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9.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 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 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10.将等质量且形状大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B.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小于乙
C. 甲可能是镁,乙可能是铝D. 反应结束时,甲一定无剩余,乙可能有剩余
11.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 2NaCl+CaCO3↓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12. 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 c→d段溶液的pH不变
C. 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 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14.室温下,向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B. b→c段有白色沉淀生成
C. c→d段溶液的pH逐渐减小D. a、d点均含两种溶质
15.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溶液中溶质为2种
C. 向P点时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D. OP段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
16. 如图表示向一定量稀硫酸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时溶质质量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X是反应时间,则b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B. 若X是反应时间,则a点溶液显酸性
C. 若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则a、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D. 若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则c点溶液中溶质只有Ba(OH)2
17.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图,下列一定能正确反映X、Y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烧杯内原有物质 X Y
A NaCl溶液 NaCl固体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水 NH4NO3固体 液体的温度
C 硫酸锌溶液 镁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稀硫酸 氧化镁 溶剂中氧元素的质量
18.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 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19.如图是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时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对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B. Y对应的物质是碳酸钙
C. Z对应的的物质是氢氧化钙D. a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4. B 5. D 6. B 7. B 8. D 9. D10. B 11. B 12. D 13. B
14. D 15. C 16. C 17. D 18. C 19. C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