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北峰乡卓越学校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北峰乡卓越学校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3 21:01:18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考试卷(3)
三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植物中,它茎属于木质茎的有 。
A. 甘蔗 B. 桃树 C. 凤仙花
2. 下列动物中,( )不属于昆虫。
A. 螃蟹 B. 蝴蝶 C. 蜻蜓
3. 燕子喜欢生活在( )的地方。
A. 寒冷 B. 温暖 C. 潮湿
4. 如果你是一只小喜鹊,你会把巢建在( )。
A. 屋檐下 B. 电线杆上 C. 高架塔上 D. 高大的树上
5.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原来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对于花的作用是( )。
A. 帮助花朵传粉 B. 帮助花朵吃害虫 C. 和其他小伙伴玩耍
6. 小明计划在学校测量气温,应选在( )测量更为准确。
A. 教室里 B. 操场上 C. 大树下
7. 以下表示阴天的天气符号的是( )。
A. B. C.
8. 我们可以利用( )测量降雨量
A. 风向仪 B. 雨量器 C. 温度计
9. 动物由于( )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①繁殖 ②觅食 ③气候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10. 热气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2分)
11.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
12. 一种植物原料只可以生产一种商品。( )
13. 小猴子体温恒定,有牙齿和骨骼,皮肤上有毛。( )
14. 昆虫的触角就是它的“眼睛”,极其灵敏。( )
15.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
16. 燕子南飞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
17. 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 )
18. 有些花朵为了吸引蜜蜂,花瓣特别鲜艳。( )
19. 用杀虫剂消灭害虫,不会给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大量的使用它。( )
20. 人类修筑公路,可能会破坏原有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
21. 动物穿越公路会遇到很多麻烦,我们可以采取建造动物通道、避让动物等措施,帮助动物穿越公路。( )
22. 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中的气温是一样的。( )
23. 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 )
24.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云量、降雨量、风力等方面描述天气。( )
25. 同一时间,学校里阳光下比背阴处的气温高。( )
26. 气温变化不会影响人们生活。(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7.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________________的沙漠环境。
29. 测量气温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30. 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_____方向。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____________级。
31. 连线题。(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鱼 热眼
蝙蝠 侧线
响尾蛇 回声定位
五、实验探究题。(2分)
32. 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风是怎样形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纸箱里放入一根点燃的蜡烛,可以观察到上方的纸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制造风。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点燃蜡烛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三(1)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12月1日这天测得了七个时间点的气温,如下表所示:
时间 6点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18点
气温 8℃ 9℃ 11℃ 14℃ 15℃ 13℃ 9℃
33. 根据以上信息,帮助该小组同学将“一天的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
34. 从(1)题图可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气温较高,___________气温较低。
35. 根据图表信息,推测该天20点的气温大约为_________℃。
36. 思考:晴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规律相同吗?第二学期考试卷(3)
三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植物中,它的茎属于木质茎的有 。
A. 甘蔗 B. 桃树 C. 凤仙花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2. 下列动物中,( )不属于昆虫。
A. 螃蟹 B. 蝴蝶 C. 蜻蜓
【答案】A
【解析】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一对,复眼一对,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如蝴蝶、蜻蜓和蜜蜂等,螃蟹不是昆虫。
3. 燕子喜欢生活在( )的地方。
A. 寒冷 B. 温暖 C. 潮湿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燕子是候鸟,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
4. 如果你是一只小喜鹊,你会把巢建在( )。
A. 屋檐下 B. 电线杆上 C. 高架塔上 D. 高大的树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喜鹊喜欢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木上,在居民点附近活动。喜鹊的巢呈球状,用枯枝编成,内壁填以厚层泥士,内衬草叶、棉絮、兽毛、羽毛等,所以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的巢穴,要求学生掌握喜鹊喜欢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木上。
5.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原来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对于花的作用是( )。
A. 帮助花朵传粉 B. 帮助花朵吃害虫 C. 和其他小伙伴玩耍
【答案】A
【解析】
【详解】植物传粉有自花传粉传粉和异花传粉传粉两种方式方式,所谓自花传粉传粉,就是花中雄蕊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所谓异花传粉传粉,就是同种植物的不同株上的花之间的传粉。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其实是在帮助花朵授粉,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植物的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6. 小明计划在学校测量气温,应选在( )测量更为准确。
A. 教室里 B. 操场上 C. 大树下
【答案】C
7. 以下表示阴天的天气符号的是( )。
A. B. C.
【答案】C
8. 我们可以利用( )测量降雨量。
A. 风向仪 B. 雨量器 C. 温度计
【答案】B
【解析】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利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9. 动物由于( )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①繁殖 ②觅食 ③气候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动物的迁移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燕子有迁移习性。
10. 热气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会上升,所以热气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2分)
11.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12. 一种植物原料只可以生产一种商品。(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经济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粮食作物亦称“食用作物“、“粮谷作物“,我国对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及食用豆类作物的总称,一般用作人类主食;观赏植物指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种植物原料可以生产多种商品,如树木可以做桌子、椅子、床等商品。
13. 小猴子体温恒定,有牙齿和骨骼,皮肤上有毛。( )
【答案】√
【解析】
【详解】哺乳动物一般生活在陆地,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哺乳和胎生都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哺乳动物:野猪、猴子、熊等。小猴子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有牙齿和骨骼,皮肤上有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4. 昆虫的触角就是它的“眼睛”,极其灵敏。( )
【答案】×
【解析】
【详解】昆虫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既有像蝈蝈、蝴蝶那样的长触角,也有像瓢虫、苍蝇那样的短触角。另外,触角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丝状、棒状、念珠状、锯齿状、栉状和羽毛状等。触角除有嗅觉、触觉和感觉外,还有其他一些功能。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5.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莲的叶子很宽大,方便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以适应水中的环境。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6. 燕子南飞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迁徙是鸟类对外界条件、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是某些鸟类的一种本能。燕子南飞,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17. 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 )
【答案】×
【解析】
【详解】羊绒衫和羊毛相比较,衫羊绒衫的保暖性更好一些,触感也要更加舒适,适合贴身穿着。羊绒的保暖是羊毛的1.5倍-3倍,所以在冬季,一件羊绒衫的保暖性是一件羊毛衫的2倍。
18. 有些花朵为了吸引蜜蜂,花瓣特别鲜艳。( )
【答案】√
【解析】
【详解】靠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的花朵有很多,如桃花、梨花、油菜花、月季、壮丹等,这些花一般具有颜色鲜艳、气味芳香的特点。根据对虫媒花的特点,有些花朵为了吸引蜜蜂,花瓣特别鲜艳。
19. 用杀虫剂消灭害虫,不会给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大量的使用它。( )
【答案】×
【解析】
【详解】杀虫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消灭害虫的同时,还会给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危害。如使用杀虫剂不但杀死害虫,也会杀死大量益虫;污染土壤和水源;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20. 人类修筑公路,可能会破坏原有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类筑路有利有弊,公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一些伤害,人类修筑公路,可能会破坏原有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修筑公路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植物的生长。为了避免公路和铁路修建及使用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人类为动物建造了很多通道,这就是野生动物通道。常见的类型有绿桥、涵洞、地下通道等。
21. 动物穿越公路会遇到很多麻烦,我们可以采取建造动物通道、避让动物等措施,帮助动物穿越公路。(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公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一些伤害。为了避免公路和铁路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人类为动物建造了很多通道,这就是野生动物通道。常见的类型有绿桥、涵洞、地下通道等。
22. 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中的气温是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即14时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同的。
23. 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 )
【答案】√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
24.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云量、降雨量、风力等方面描述天气( )
【答案】√
【解析】
【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25. 同一时间,学校里阳光下比背阴处的气温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所以阳光下较高,背阴处较低。
26. 气温变化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
【答案】×
【解析】
【详解】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影响,对人类也有影响。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7.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无脊柱
【解析】
【详解】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主要区别是身体内是否有脊柱。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8.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________________的沙漠环境。
【答案】干旱
【解析】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
29. 测量气温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答案】通风
【解析】
【详解】用温度计测量气温:①将温度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②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高;③读数时,保持温度计竖直,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0. 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____________级。
【答案】 ①. 吹来 ②. 13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愈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人们一般说的风力,是根据空气流动的速度,将风力分为0-12级和12级以上。对于12级以上的大风,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
31. 连线题。(将下列对应内容连起来)
鱼 热眼
蝙蝠 侧线
响尾蛇 回声定位
【答案】
【解析】
【详解】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来探测目标;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被称为“热眼”,使响尾蛇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小动物。
五、实验探究题。(2分)
32. 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风是怎样形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纸箱里放入一根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上方的纸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制造风。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点燃蜡烛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摆动 ②. 盒子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③. 扇扇子 ④. 打开电风扇 ⑤. 风叶转动起来
【解析】
【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详解】(1)如图所示,在纸箱里放入一根点燃的蜡烛,由于空气受热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流动形成风,可以观察到上方的纸条会摆动。
(2)这说明盒子里的空气由于冷热流动形成了风。
(3)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扇扇子、打开电风扇等方法制造风。
(4)点燃蜡烛后,由于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流动会形成风,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风叶转动起来。
三(1)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12月1日这天测得了七个时间点的气温,如下表所示:
时间 6点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18点
气温 8℃ 9℃ 11℃ 14℃ 15℃ 13℃ 9℃
33. 根据以上信息,帮助该小组同学将“一天的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
34. 从(1)题图可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气温较高,___________气温较低。
35. 根据图表信息,推测该天20点的气温大约为_________℃。
36. 思考:晴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规律相同吗?
【答案】33. 34. ①. 中午 ②. 早晨傍晚
35. 5℃ 36. 相同
【解析】
【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33题详解】
根据对柱状图的画法,注意对应好时间和数值。
【34题详解】
由图可知,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和傍晚。
【35题详解】
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可知,一天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所以推测20点的气温大约为5℃;
【36题详解】
一天中的气温是变化的,通常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通过观察发现,晴天温度波动比较大,即昼夜温差大。阴天温度波动比较小,即昼夜温差小。但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