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孔乙己》课后同步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孔乙己》课后同步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10:19: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5 孔乙己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附和(hé)    阔绰(chuò)  踱进(duó)   乱蓬蓬(péng)
B.羼水(chán) 涨红(zhàng) 擦拭(shì) 污人清白(wū)
C.绽出(zhān) 哄笑(hōng) 颓废(tuí) 唠唠叨叨(láo)
D.间或(jiān) 着慌(zhuó) 蘸水(zàn) 缠夹不清(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咸亨   无聊  颓唐  不屑置辨
B.舀出  惋惜  碟子  君子固穷
C.结账  书藉  笔砚  毫不热心
D.侍侯  阔绰  门槛  之乎者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D.对于陶渊明来说,儒家君子固穷的思想是他的精神支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
B.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即将步入考场的孩子。
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D.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
5.给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⑥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⑥③②④
C.⑤①④⑥②③ D.⑥③②⑤①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有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C.《孔乙己》中,作者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当时国民的冷漠麻木。
D.《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也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7.学完本文后,××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以“品鲁迅作品,传鲁迅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辨作品] 第一小组收集了下面四篇作品,其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
A.《阿长与<山海经>》    B.《父亲的病》
C.《藤野先生》 D.《社戏》
(2)[写串词] 活动中,第二小组的小轩同学为大家介绍了《社戏》,接下来将由小强同学向大家介绍《孔乙己》。请你帮主持人写一段串词。
(3)[善探究] 下面是第三小组同学收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请任选一句,探究鲁迅的精神。
①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题目。
  ①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②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③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 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④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⑤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8.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9. 掌柜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选文中出现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0. 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11. 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如果在前一个站坐车,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 ”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 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谢谢。”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2.简要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怀疑→①      →高兴→自豪→②      
13.小说让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14.作者按一定层次塑造“车夫”这一形象,请参照①的句式,用“挣”或“争”概括另外两个层次。
①作为残疾人,自食其力,为家庭挣生活。
②                                。
③                                。
15.车夫与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命运截然不同,请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
参考答案
1.[解析] B A项,“和”应读“hè”;C项,“绽”应读“zhàn”;D项,“间”应读“jiàn”,“着”应读“zháo”;“蘸”应读“zhàn”。
2.[解析] B A项,“不屑置辨”应为“不屑置辩”;C项,“书藉”应为“书籍”;
D项,“侍侯”应为“侍候”。
3.[解析] D A项,“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与前面的“心中”语义重复。B项,“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C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使用对象有误。
4.[解析] A B项,否定不当,应将“都”改为“不”;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即使”改为“不仅”;D项,搭配不当,应删去“与音容笑貌”。
5.[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给句子排序的能力。“语文是……旅程”是总起句,⑥句中的“在旅行中”与总起句中的“旅程”相衔接;③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②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登上戏剧舞台”;⑤①两句具体将文章描述为“美味大餐”;④句是总结句。
6.[解析] D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7.(1)[解析] D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2)[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串词的拟写。拟写串词,首先应该承接上面一位同学的介绍;接着巧妙引出下一位同学的介绍内容。
[答案] 示例:非常感谢小轩同学为我们分享了《社戏》中乌棚观戏这一浙江人文风情,接下来由小强同学为我们介绍展现特殊年代读书人形象的《孔乙己》。
(3)示例一:从①中“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可以看出鲁迅珍惜时间。示例二:从②中“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以看出鲁迅勇于实践。示例三:从③中“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可以看出鲁迅善用时间。
8.运用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营造出悲凉的氛围,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
9.对于孔乙己的命运,掌柜漠不关心,唯一使他记起和遗憾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反复出现,充分表现了掌柜的唯利是图、冷漠无情,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国民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
10.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孔乙己用“跌断”来遮掩被打断腿的事实,表现了他死要面子的性格。
11.不矛盾。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无人关心,“我”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死活,只能推测说“大约死了”;孔乙己已失去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在那个世态炎凉、自私冷漠的社会,人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又说“的确死了”。作者这看似矛盾的表达更加含蓄深刻地写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社会的抗议与批判。
12.[解析] 文章叙写“我”坐三轮车,起初对车夫是不信任、怀疑的;当“我”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时,“我”对他的境遇表示同情,内心感到“惆怅甚至悲凉”;当“我”看到车夫骑完上坡路时,我为他是一个生活强者而高兴;当“我”听了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后,内心感到的是自豪;当车夫说出“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时,我感动的眼泪流了下来。
[答案] 示例:①同情 ②感动
13.[解析] 通读全文可知,小说安排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一方面,补充交代了车夫的过去,让读者对车夫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使故事内容显得更加真实,情节上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车夫讲述的这个故事,在丰富内容的基础上,让人看到了车夫的美好品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深刻。
[答案] ①“我”对车夫以前的事一无所知,运用车夫自述的方式使故事更真实,情节更紧凑;②这个故事上升到了城市与国家的层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深刻。
14.[解析] 这篇小说叙写的车夫的形象,是从不同层面上进行描写刻画的。首先,这个车夫是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但是他自食其力,凭借骑三轮车来为家庭挣生活;他克服困难,努力拉车,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无疑又是一个强者,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再者,车夫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表明车夫用强烈的爱国之情支撑自己,不在外国人面前出丑,表现出他为城市、为国家争光的美好品质。据此,用“挣”或“争”仿照示例叙写“车夫”这一形象。
[答案] ②作为强者,克服困难,为自己“挣”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③作为中国人,不在外国人面前出丑,为城市、为国家争气
15.[解析] 答题时回顾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所作所为及造成孔乙己命运的社会背景,并与本文中“车夫”的行为及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比较,即可归纳出造成“孔乙己”和“人力车夫”不同命运的社会原因。
[答案] 孔乙己:①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和摧残之深;②受到社会权贵和普通民众的歧视和嘲笑。人力车夫:①社会制度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②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