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
一、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 铸②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授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③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城隅上,本为唐薛能阳春亭故址,宋李邦直改建,苏轼知州时题名“快哉”。②贺铸自京贬谪出任徐州宝丰监一职以来,曾多次登临此亭。元丰八年年中患病,秋季病愈,便作此诗。③黄华:菊花。
1.同是病后登高、饮酒,杜甫《登高》中说“潦倒新停浊酒杯”,贺铸却说“把酒不知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酒”在诗中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晓发
唐·崔曙
晓霁长风里,劳歌①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注:①劳歌:忧伤、惜别之歌。
2.分析颔联所写的意象及其作用。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其二)
唐·杜甫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奔波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3.“鸟”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这首诗中“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①,阵势纵横。人在油幢②,戎韬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④。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⑤,曾系诗盟。
龙蛇⑥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⑦在,不斩楼兰⑧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②油幢:油布帐幕。③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④“裘带轻”句:《晋书·羊祜传》中记载“西晋羊祜出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⑤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之地。⑥龙蛇:喻书法。⑦吹毛剑:锋利的剑。⑧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词都写到“羽扇”,它们在作用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天宝四载秋,李白与杜甫在鲁郡分手,杜甫向西南去长安,李白旅居沙丘城。
5.本诗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是在结尾寄情于流水,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6.这两首诗中,“马”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7、本诗中“月”这一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两位诗人借写酒体现出对酒的不同态度,暗示出各自的处境。杜甫在写《登高》时,久客他乡、艰难穷因、愁苦衰老,想借酒浇愁,却因病不能喝酒;贺铸因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即使大病初愈,仍不得不借酒排遣。
②两位诗人都借酒表达了内心的抑郁又无处排解的痛苦之情。
2.轻云、满月。以景写情:轻云归海,犹如游子归家,归心似箭。月满,象征着团聚,不肯下山,也似游子对家乡的依依不舍,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家的依恋,不忍远离的心情。
3.①杜诗中的“鸟”是鸣声悦耳或羽毛美丽的鸟,诗人借鸟不归山林,抒发流连于韦曲美好风光的情感。②陶诗中的“鸟”是关在笼子里的鸟,诗人借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山林,抒发厌倦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4.①《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词人描写周瑜战功赫赫,“羽扇纶巾”的儒雅风度,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本词借羊祜指挥战事“羽扇从容”的典故,以描写张路分将军的指挥才能和儒雅风度,表达出词人关心北伐抗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急切心情。
5.李白的诗把思念之情比作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杜甫悠悠南行,突出了李白对朋友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李煜的词把愁苦之情比作一江春水,把他作为亡国之君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表现得更加浓重。
6.(1)岑诗:马意味着边塞上数不尽的战争,与“晓笛”,“秋冰”,“马蹄”共同构成一个塞外秋晓行旅图,营造寂寥苍凉意境,诗人借以表达对战争的厌倦之情。
(2)杜诗:诗中所咏之马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的老诗人的艰难落魄的憔悴形象。病弱的老马,尚且驯良,还在为主人尽力。自己虽已年迈衰老,也依旧想为君主效力。
7、①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②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③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