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3 21:44:43

文档简介

康化县第二学期期末校级质量练习
三年级科学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希望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面孔,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现在就动笔吧!注意哦,卷面分为3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1分)
1. 世界上物体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______。
2. 草的茎很柔软叫______,树的茎很坚硬叫______。它们都有根、______、叶、______和______。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主要区别是有无______。
4.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
5. 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____________级。
6. 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 )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 )。
7. 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发现______气温较高,______气温较低。
8.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述天气。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9. 下列物体中,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的是( )。
A 毛绒玩具 B. 猫 C. 机器人
10. 植物的生长需要( )。
A. 阳光、空气、土壤 B. 土壤、水、空气 C. 阳光、水、营养物质
11. 我们生活的地区常见的植物有( )。
A. 杨树、柳树、榆树 B. 椰子树、苹果树、杨树 C. 柳树、山楂树、香蕉树
12. 下列动物中,( )是我国珍稀动物。
A. 麻雀 B. 山羊 C. 褐马鸡
13. 燕子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南迁的原因是( )。
A. 筑巢 B. 避寒 C. 繁殖
14. 动物冬季换毛的主要原因是( )。
A. 适应寒冷的环境 B. 躲避天敌 C. 美观
15. 雷鸟在不同的季节换不同颜色的羽毛可以最大限度的( )。
A. 吸引异性 B. 美观 C. 躲避天敌
16. 测量气温需要选择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 )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A. 水泥地面 B. 草地 C. 柏油路面
17. 我的家乡“夏季很热,冬季很冷”描述的是( )。
A. 天气 B. 气候 C. 湿度
18. ( )不是气象灾害。
A. 龙卷风 B. 小雪 C. 沙尘暴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计10分)
19. 薄荷、三七等植物都是经济作物。( )
20.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 )
21. 仙人掌的“刺”、肉质茎、发达的根系有助于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
22. 蝙蝠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
23. 响尾蛇有一种特殊的感官被称为“热眼”。( )
24. 蜜蜂靠尾针传播花粉。( )
25. 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
26. 人们根据谚语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情况。( )
27. 台风、洪涝等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危害。( )
28. 风向仪的指向代表风吹来的方向。( )
29. 分类题。根据你掌握的信息,自己确定标准对下面的动物进行分类。
青蛙、金鱼、猴子、蛇、麻雀、蝴蝶、
我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看图做题。(18分)
30. 在图中画出鱼侧线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鱼的侧线是种特殊感官, 不仅能感知______,还能感知______和______。
31. 标出蜜蜂身体上花粉筐的位置。
32. 写出不同的符号表示的天气状态。
( ) ( ) ( ) ( ) ( ) ( )
六、实验探究题。(20分)
33. 回想“风的形成”实验,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观察 蜡烛状态 线香流动路线 估计实验箱内、外温度 风(有或无)
点燃前 ( ) ( ) ( )
点燃后 ( ) ( ) ( )
结论 风是在空气( )条件下形成的
34. 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实验数据如下:
通过上面数据,我发现,温度变化较快的是______ml水杯,由此得出:动物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体型越大散热______,体型越小散热______。康化县第二学期期末校级质量练习
三年级科学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希望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面孔,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现在就动笔吧!注意哦,卷面分为3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1分)
1. 世界上的物体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______。
【答案】 ①. 生物 ②. 非生物 ③. 生物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石头,我们称之为非生物;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动物、植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之为生物。
2. 草的茎很柔软叫______,树的茎很坚硬叫______。它们都有根、______、叶、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 草本植物 ②. 木本植物 ③. 茎 ④. 果实 ⑤. 种子
【解析】
【详解】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草的茎很柔软叫草本植物,树的茎很坚硬叫木本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主要区别是有无______。
【答案】脊柱
【解析】
【详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柱,脊椎动物指的是背侧有脊柱的动物,无脊椎动物指的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
4.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
【答案】 ①. 头 ②. 胸 ③. 腹
【解析】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5. 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____________级。
【答案】 ①. 吹来 ②. 13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愈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人们一般说的风力,是根据空气流动的速度,将风力分为0-12级和12级以上。对于12级以上的大风,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
6. 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 )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 )。
【答案】 ①. 花粉 ②. 种子
【解析】
【详解】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沾满花粉。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外一朵花时,便可将一朵花的花粉传递给另一朵花。蜜蜂靠花粉花蜜为食物,花靠蜜蜂身上的绒毛传播花粉。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点睛】本题考查蜜蜂传粉,要求学生掌握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7. 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发现______气温较高,______气温较低。
【答案】 ①. 午后 ②. 早晨
【解析】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8.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述天气
【答案】 ①. 云量 ②. 降水量 ③. 风速
【解析】
【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9. 下列物体中,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的是( )。
A. 毛绒玩具 B. 猫 C. 机器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猫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是一种动物;毛绒玩具、机器人是人类制造的,它们不能生长,不能繁殖,更不需要水和营养,是非生物。
10. 植物的生长需要( )。
A. 阳光、空气、土壤 B. 土壤、水、空气 C. 阳光、水、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土壤不是植物生长必需的。
11. 我们生活的地区常见的植物有( )。
A. 杨树、柳树、榆树 B. 椰子树、苹果树、杨树 C. 柳树、山楂树、香蕉树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杨树、柳树、榆树适合生活在北方,椰子树、香蕉树都生活在南方,不可能生活在北方。
12. 下列动物中,( )是我国珍稀动物。
A. 麻雀 B. 山羊 C. 褐马鸡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褐马鸡属于珍稀动物,麻雀、山羊不属于珍稀动物。
13. 燕子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南迁的原因是( )。
A. 筑巢 B. 避寒 C. 繁殖
【答案】B
【解析】
【详解】燕子是一种候鸟,每年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往南方,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北方生儿育女、安居乐业。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是在空中捕食。燕子南迁的原因是避寒。
14. 动物冬季换毛的主要原因是( )。
A. 适应寒冷的环境 B. 躲避天敌 C. 美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般来说动物的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季,动物的针毛会增多,冬季动物的绒毛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15. 雷鸟在不同季节换不同颜色的羽毛可以最大限度的( )。
A. 吸引异性 B. 美观 C. 躲避天敌
【答案】C
【解析】
【详解】很多生物都有保护色,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动植物的保护色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更好地生存下去,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改变自身颜色,不易被天敌发现,也有助于捕食。雷鸟在不同的季节换不同颜色的羽毛可以最大限度的躲避天敌。
16. 测量气温需要选择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 )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A. 水泥地面 B. 草地 C. 柏油路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17. 我的家乡“夏季很热,冬季很冷”描述的是( )。
A. 天气 B. 气候 C. 湿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气和气候在概念上有本质的区别。天气可变性强,气候具有稳定性。我的家乡“夏季很热,冬季很冷”描述的是气候。
18. ( )不是气象灾害。
A. 龙卷风 B. 小雪 C. 沙尘暴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自然灾害会造成几百万元到几百亿元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灾害区内不计其数的伤亡人数。龙卷风、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小雪不是气象灾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计10分)
19. 薄荷、三七等植物都是经济作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物等。薄荷、三七属于经济作物中的药用作物。
20.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
21. 仙人掌“刺”、肉质茎、发达的根系有助于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
【答案】√
【解析】
【详解】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
22. 蝙蝠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发现并证实了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在夜晚飞行的,原来蝙蝠在夜间飞行的时候从嘴、鼻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做出判断,改变飞行方向。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式发明了雷达、声呐。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23. 响尾蛇有一种特殊的感官被称为“热眼”。( )
【答案】√
【解析】
【详解】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被称为“热眼”,使响尾蛇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小动物。
24. 蜜蜂靠尾针传播花粉。( )
【答案】×
【解析】
【详解】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粘满花粉。形成一个“花粉筐”,蜜蜂利用“花粉筐”采集和传播花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
【答案】×
【解析】
【详解】一天中气温变化比较大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例如,我国青藏高原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人们将藏袍的两只袖子都穿着。中午温度升高时,只穿一只袖子,将右臂的袖子脱下,甚至两只袖子都脱下扎在腰间。
26. 人们根据谚语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情况。( )
【答案】×
【解析】
【详解】利用谚语描述或预测天气变化,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只是简单的从云的情况来预测天气,而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并且变化也是普遍的,根据谚语预报天气只是粗略的预测,不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情况。
27. 台风、洪涝等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危害。( )
【答案】×
【解析】
【详解】自然灾害是指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台风、洪涝、干旱等给我们带来的不都是危害,如台风灾害给我们人类造成巨大危害,台风并非一无是处,夏季台风带的丰富降水可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28. 风向仪的指向代表风吹来的方向。( )
【答案】√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风向标箭头的指向代表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
29. 分类题。根据你掌握的信息,自己确定标准对下面的动物进行分类。
青蛙、金鱼、猴子、蛇、麻雀、蝴蝶、
我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②. 胎生动物:猴子;卵生动物:青蛙、金鱼、蛇、麻雀、蝴蝶
【解析】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按照繁殖方式来分类的话,胎生动物:猴子;卵生动物:青蛙、金鱼、蛇、麻雀、蝴蝶。
五、看图做题。(18分)
30. 在图中画出鱼侧线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鱼的侧线是种特殊感官, 不仅能感知______,还能感知______和______。
【答案】 ;水体的震动;水温、水流的方向
【解析】
【详解】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适应水中的环境。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能够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鳃能够过滤水中溶解氧气完成呼吸等。所以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31. 标出蜜蜂身体上花粉筐的位置。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很多。①在生态平衡中有重要的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花粉筐位于蜜蜂后足胫节外侧端部略凹陷处,由两列宜而结实的细毛所组成的一种构造。蜜蜂并以花粉酿蜜作为食物,有的植物的花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并借助一定的形态结构吸引蜜蜂为传粉。
32. 写出不同的符号表示的天气状态。
( ) ( ) ( ) ( ) ( ) ( )
【答案】 ①. 多云 ②. 阴天 ③. 晴天 ④. 大雨 ⑤. 雾 ⑥. 中雨
【解析】
【详解】阴晴雨雪等都是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气象符号。晴天用太阳表示;多云用太阳和云表示;阴天用几个云来表示;下雨用太阳和云朵下面小水滴来表示;雾是用三条横线表示。
六、实验探究题。(20分)
33. 回想“风的形成”实验,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观察 蜡烛状态 线香流动路线 估计实验箱内、外温度 风(有或无)
点燃前 ( ) ( ) ( )
点燃后 ( ) ( ) ( )
结论 风是在空气( )的条件下形成的
【答案】 ①. 向上 ②. 相同 ③. 无 ④. 向箱内流动 ⑤. 不同 ⑥. 有 ⑦. 流通
【解析】
【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详解】根据对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可知,在蜡烛点燃前,玻璃箱的内外温度相同,蚊香烟向上,没有风;当点燃蜡烛后,玻璃箱内的温度升高,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造成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蚊香烟向箱内飘动。
34. 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实验数据如下: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发现,温度变化较快的是______ml水杯,由此得出:动物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体型越大散热______,体型越小散热______。
【答案】 ①. 50 ②. 慢 ③. 快
【解析】
【详解】因动物身体产热与体积成正比,而散热却只与表面积成正比,这样,动物体型越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散热就越快,寒冷时就越不容易保持体温。生活在较温暖地区的动物,需要更快地散热,所以体型需要小些,而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动物,需要保持体温,所以体型需要大些。根据题干可知,温度变化较快的是50ml水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