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3: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一)
一、单选题
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单式折线 C. 复式折线
2.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 B.
C. D.
3.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他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如图表内.如果用蓝条表示男生,红条表示女生.如图中 (  )是小明调查的结果.
A.
B.
C.
4.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90分,则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分.
A. 95 B. 94 C. 93 D. 92
二、判断题
5.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画。
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1)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
7.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填空题
8.在下图中,________组男生多.________组女生少.
9.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________环。
10.8个裁判员给一个运动员评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45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是9.23分,这个运动员的最低分得分是________分。
11.淘气把调查的六一班同学最喜欢的学科的情况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 。
A一共调查了35名同学
B喜欢数学的男生比女生少
C参与调查的男生共19人.
12.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填空.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表
2005年12月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图
2005年12月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图
2005年12月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班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女生参加运动会最少的是________班,有________人.
(2)六年级男生共有________人参加了运动会,女生共________人参加,六年级共有________人参加.填入统计表合适的位置.
(3)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班,最少的是________班,相差________人.
(4)男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女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结果保留整数)
四、解答题
13.看下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 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 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 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14.解放小学各年级同学的父亲、母亲吸烟的人数如下图.
(1).________年级的学生的父亲吸烟的人数最多,________年级的同学的母亲吸烟的人数最多.
(2).________年级的学生的母亲吸烟人数相同?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五、综合题
15.根据统计图填空
(1)________月销售的冰箱和彩电的台数相等.
(2)________月销售的彩电的量最大,是________台.
(3)六月份销售冰箱是三月份销售冰箱的________%.
(4)1﹣6月销售彩电与冰箱台数的比是________.
16.某镇三个村庄的农副产值如下表,请完成各题。
(1)请你制作条形统计图。
(2)这三个村庄的农副产值共是多少万元 平均每个村庄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3)王庄的农业产值比张庄少百分之几
六、应用题
17.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此车间共有多少男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
【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
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妹妹一直是匀速前进,哥哥返回家后是加速前进,A图描述的是两人上学的情景.
故答案为:A
【分析】B、图中刚开始时两人的速度不一样,错误;C、图中两人不是同时到达学校,错误;D、图中妹妹中间没有行走,错误.
3.【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解析可知统计表中的数据与选项C的数据相对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跑步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3人,跳高的男生有4人、女生有6人,游泳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6人,跳远的男生有2人、女生有1人,根据这些数据选择条形统计图即可得到答案。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
x×3+2×90=93×(2+3), 3x+180=465 3x=465﹣180 3x=285 x=95
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95分.
故选:A.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3+男生的平均成绩×2=全班平均成绩×5,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列并解方程即可.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画。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长条可以是横着的,也可以是竖着的,由此判断即可。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可以看出一半参加篮球的条形最短
【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只有两种:一种是单式条形统计图;一种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无论单式和复式统计图,特点都是:形象,直观;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三、填空题
8.【答案】音乐;音乐
【解析】【解答】音乐组表示男生的柱形图最长,表示女生的柱形图最短,所以音乐组男生最多,女生最少。
故答案为:音乐;音乐
【分析】直条越长,表示的人数越多,直条越短,表示的人数越少。
9.【答案】8.4
【解析】【解答】解:(10×2+9×7+8×8+3×7)÷20
=(20+63+64+21)÷20
=168÷20
=8.4(环)
故答案为:8.4。
【分析】用射中的环数乘次数,然后相加求出20次射中的总环数,再除以总次数即可求出平均每次射中的环数。
10.【答案】 7.91
【解析】【解答】解:9.23×7-9.45×6=7.91,所以这个运动员的最低分得分是7.91分。
故答案为:7.91。
【分析】这个运动员的最低分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的平均分×(8-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8-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1.【答案】AC
【解析】【解答】A一共调查的人数:
3+4+8+5+6+4+2+3=35(人);
答:参加调查的人数共有35人.
B从条形统计图看出喜欢数学的男生比女生多;
C参与调查的男生:3+8+2+6=19(人).
答:参加调查的男生共有19人.
【分析】A从条形统计图中找出最喜欢的学科:语文:男生3人,女生4人;数学:男生8人,女生5人;体育:男生6人,女生4人;音乐:男生2人,女生3人,求出喜欢学科的总人数;
B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喜欢数学的男生比女生多,据此选择;
C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算出喜欢数学的男生人数。
故答案为:AC.
12.【答案】(1)四;25;四;16
(2)86;75;161
(3)三;一;4
(4)22;19;40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班的白色直条最长,说明四班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有25人;四班的阴影直条最短,说明四班女生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少,有16人;
(2)20+19+22+25=86(人),18+21+20+16=75(人),86+75=161(人);
(3)42>41>40>38,42-38=4(人),说明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多的是三班,最少的是一班,相差4人;
(4)86÷4≈22(人),75÷4≈19(人),161÷4≈40(人),男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22人参加,女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19人参加,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40人参加。
故答案为:(1)四;25;四;16;(2)86;75;161;(3)三;一;4;(4)22;19;40。
【分析】(1)最条最长,说明参加人数最多,最条最短,说明参加人数最少;
(2)一班男生人数+二班男生人数+三班男生人数+四班男生人数=六年级男生人数,一班女生人数+二班女生人数+三班女生人数+四班女生人数=六年级女生人数,六年级男生人数+六年级女生人数=六年级总人数;
(3)每班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班参加的人数,每班参加最多的人数-最少的人数=相差的人数;
(4)男生总人数÷总班数=男生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女生总人数÷总班数=女生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六年级总人数÷总班数=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
四、解答题
13.【答案】(1)解:城镇人口数:37最大,30最小,说明200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1985年城镇人口数最少;
(2)解:乡村人口数:23最大,20最小,说明1985年乡村人口总数最多,2000年乡村人口总数最少。
(3)解:城乡人口总数:30+23=53(万人),32+22=54(万人),34+21=55(万人),37+20=57(万人),57最大,53最小,说明200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1985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少。
(4)解: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乡村人口逐年减少,每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数量差在逐年增大。
【解析】【分析】(1)白色直条,37最长,30最短,说明200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1985年城镇人口数最少;
(2)黄色直条,23最长,20最短,说明1985年乡村人口总数最多,2000年乡村人口总数最少;
(3)城乡人口总数=城镇人口总数+乡村人口总数,谁越大,说明城乡人口总数越多,数越小,说明城乡人口总数越少。
14.【答案】(1)三;五
(2)二年级和六年级
(3)解:一至六年级各年级同学的父亲、母亲吸烟的总人数:一年级:18人,二年级:21人,三年级:29人,四年级:18人,五年级:27人,六年级:24人。
解放小学1至6年级同学的父亲、母亲吸烟的人数共是:18+21+29+18+27+24=137(人)
【解析】【解答】解:(1)黑色长条表示父亲吸烟的人数,三年级学生父亲吸烟的人数最多;白色长条表示母亲吸烟的人数,五年级同学母亲吸烟的人数最多;
(2)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的母亲吸烟人数相同,都是2人。
故答案为:(1)三;五;(2)二年级和六年级
【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判断父亲吸烟人数最多的年级和母亲吸烟的人数最多的年级;
(2)根据数据判断哪两班学生的母亲吸烟人数相同;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即可。
五、综合题
15.【答案】 (1)四
(2)一月和三 ;700
(3)200
(4)17:11
【解析】【解答】解:(1)冰箱和彩电两条折线的交点就是销售相等的月份,由图可知为四月,
(2)销售量最大说明在最高点,由图观察可知为一月和三月,最大为700台,
(3)600÷300=200%,
(4)(700+500+700+500+600+400):(100+400+300+500+300+600),
=3400:2200,
=34:22,
=17:11,
故答案为:(1)四,(2)一月和三,700,(3)200,(4)17:11.
【分析】(1)冰箱和彩电两条折线的交点就是销售相等的月份,(2)彩电为虚折线,销售量最大说明在最高点,由图观察即可,(3)用六月份冰箱销售量除以三月份冰箱销售量即可,(4)分别求出彩电与冰箱1﹣6月销售量,再相比即可.
16.【答案】(1)
(2)解:40+210+270+180+264+234=720+678=1398(元)
13983=466(元)
答:这三个村庄的农副产值共是1398万元。平均每个村庄的产值是466万元。
(3)解:(240-210)÷240=12.5%
答:王庄的农业产值比张庄少12.5%。
【解析】【分析】根据图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把三个村庄所有的产值加在一起就是农副总产值,总产值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为每个村庄的平均总产值;王庄的农业产值比张庄少百分之几=(张庄农业产值-王庄农业产值)÷张庄的农业产值,据此可求解。
六、应用题
17.【答案】解:80+110+140=330
答:此车间共有33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二)
填一填。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
2.下图是阳阳和芳芳踢毽比赛成绩统计图。
(1)(     )的踢毽成绩越来越好。
(2)第(   )次两人踢得同样多,是(   )下;
(   ) 的最好成绩是50下。
(2)(   )从第(  )次到第(  )次
增加得最多,增加了(   )下。
(4)第(   )次两人踢毽下数相差最多,相差(   )下。
二、选择题。
1.为了反映某地两年里某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   )。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条形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2.要直观地表示家庭7、8月各项支出情况,一般用(   )。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复式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3.表示实验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对比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复式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三、解决问题。
1.请根据右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整体上看,两个班中,喜欢吃( )
的同学人数最多。
(2)五(2)班同学中,喜欢吃蔬菜的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 ),喜欢吃肉禽
的人数是喜欢吃蔬菜人数的( )倍。
(3)两个班同学中,喜欢吃蔬菜的人数是喜欢吃
鱼虾人数的( )。
(4)分析以后,你有什么建议?
2.两个射击小组进行射击训练,第一小组4人,平均每人命中82环,第二小组2人,共命中158环;这两个小组平均每人命中多少环?
3.笑笑在一分钟投篮比赛中,2次投的平均个数是25个,要使3次投的平均个数是26个,第3次应投多少个?
4.下面是甲、乙两个公司近几年生产产值情况统计图;
(1)请你对两个公司2012~2014年的生产产值增长状况进行描述。
(2)如果要你现在去这两个公司中的一个应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个公司?请说明理由。
四、根据已知信息把图补充完整。
下面是某厂甲、乙两个车间2016年
各季度产值的统计图;已知两车间
产值相差最大的那一季度甲车间比
乙车间多40万元,根据已知信息
把右图补充完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三)
填空。(30分)
1. 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选用(  )统计图,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统计图。
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整理数据;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3. 在一次朗诵比赛中,评委为明明打分为6分、8分、8分、9分、9分、8分、8分、9分、10分、8分。如果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明明的平均分是(  )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明明的平均分是(  )分。
4. 看图回答问题。
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职工人数统计图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人。
(2)男职工人数最多的是(   )车间,最少的是(   )车间。
(3)(   )车间的人数最多,(   )车间的人数最少。
(4)平均每个车间有职工(  )人。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 ”)( 10分)
1. 反映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可以用条形统计图。 (  )
2. 折线统计图只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  )
3. 求平均数就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  )
4. 用平均数来分析统计情况,不会受偏大、偏小数的影响。 (  )
5. 淘气身高1.5 m,他来到一条平均水深为1.2 m的小河边,他不会游泳,但他觉得他过河一定没有危险。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
1. 要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情况就选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无法判断
2. 对于数据组2,4,4,5,3,9,4,5,1,8,其平均数是(  )。
A. 6 B. 5 C. 4.5
3. 气象小组在一天的1时、7时、13时、19时测得的气温分别是8 ℃、15 ℃、24 ℃、17 ℃。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
A. 16 B. 15 C. 10
4. 超市要统计一周内某商品的销售数量的多少,要选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无法判断
四某小学五(1)班共有50名同学。老师调查了这个班2010年~2015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22分)
 
年份项目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电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脑 11 15 18 24 38 45
1. 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10分)
2. 拥有电脑的户数(  )年到(  )年增长的数量最大。(6分)
3. 拥有电话的户数(  )年到(  )年增长的数量最大。(6分)
五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单位:环)(20分)
甲:9.5、10、9.3、9.5、9.6、9.5、9.4、9.5、9.2、9.5
乙:10、9、10、8.3、9.8、9.5、9.5、10、9.8、9.9
1. 甲、乙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12分)
2. 你认为谁去参赛更合适 为什么 (8分)
六个性空间。(10分)
小王今年刚刚毕业,正好两家公司都在招聘员工。下面是两个公司的内部工资结构表。请计算每个公司职员的平均工资。请问小王该选哪一家公司,为什么 (导学号 80422168)
A公司员工月工资一览表
职工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职工1 职工2 职工3 职工4 平均工资
工资/元 7000 5000 1500 1500 1500 1500
B公司员工月工资一览表
职工 负责人 职工1 职工2 职工3 平均工资
工资/元 2100 2000 2000 1900
参考答案:
一、1. 条形 折线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时,要知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本题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2. 横轴 数量 数据 线段 日期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确定纵轴、横轴分别表示什么;二是描点;三是连线;四是在点旁边注上数据;五是标上标题、图例、制表日期。
3. 8.3  8.37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明明的平均分是多少分,就要用总分数÷总人数(10)=平均分来计算,列式为(6+8+8+9+9+8+8+9+10+8)÷10=83÷10=8.3(分);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明明的平均分是多少分,就要用总分数÷总人数(8)=平均数来计算,列式为(8+8+9+9+8+8+9+8)÷8=67÷8=8.375(分)。
4. (1)10 (2)第三  第一  (3)第二  第一 (4)19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本题时,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0人;第三车间有男职工135人,第二车间有男职工110人,第一车间男职工有80人,男职工人数最多的是第三车间,最少的是第一车间;第一车间有80+30=110(人),第二车间有110+135=245(人),第三车间有135+80=215(人),第二车间的人数最多,第一车间的人数最少;平均每个车间有职工(110+245+215)÷3=570÷3=190(人)。
二、1.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掌握。本题反映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本题中说折线统计图只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是错误的。
3.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本题时,要知道: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的特点。解答本题时,要知道: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注意:用平均数来分析统计情况,会受极大、极小数的影响。
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的特点与实际问题。本题中淘气身高1.5 m,他来到一条平均水深为1.2米的小河边,说明河水可能会有比1.2米浅的地方,也可能会有比1.2米深的地方,他不会游泳,所以他过河时会有一定的危险。
三、1.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本题要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情况就选用折线统计图。
2.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此题时,要用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来计算,列式为(2+4+4+5+3+9+4+5+1+8)÷10=45÷10=4.5。
3.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平均气温的方法。本题要求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就要用总的温度÷测量的次数=平均气温来计算,列式为(8+15+24+17)÷4=64÷4=16(℃)。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先求出一天总的气温是多少。
4.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本题超市要统计一周某商品的销售数量的多少,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四、1. 某小学五(1)班2010年~2015年拥有电话和
电脑的家庭户数统计图
2016年制
2. 2013 2014
3. 2011 201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根据统计图解答问题的方法。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然后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拥有电脑的户数从2013年到2014年的直线最陡,增长的数量最大;拥有电话的户数从2011年到2012年的直线最陡,增长的数量最大。
五、 1. 甲的平均成绩:
 (9.5+10+9.3+9.5+9.6+9.5+9.4+9.5+9.2+9.5)÷10
=95÷10
=9.5(环)
乙的平均成绩:
 (10+9+10+8.3+9.8+9.5+9.5+10+9.8+9.9)÷10
=95.8÷10
=9.58(环)
答:甲的平均成绩是9.5环,乙的平均成绩是9.58环。
2. 我认为甲去参赛更合适。因为甲的技术比较稳定,乙有极小数的时候。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解答此题时,要知道平均数=总环数÷总发数,再解答。2.解答此题时,要知道用平均数来分析统计情况,会受极大、极小数的影响,所以甲去参赛更合适,因为甲的技术比较稳定,乙有极小数的时候。
六、A公司平均工资:
 (7000+5000+1500+1500+1500+1500)÷6
=18000÷6
=3000(元)
B公司平均工资:
 (2100+2000+2000+1900)÷4
=8000÷4
=2000(元)
答:A公司的平均工资是3000元;B公司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小王应该选B公司,因为尽管A公司平均工资高,但是极大数是领导,职工工资比较低,小王刚毕业,应聘的是职工岗位,B公司职工的工资比较高。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平均工资的方法。解答此题时,要知道用平均数来分析统计情况,会受极大、极小数的影响,所以小王应该选B公司,因为尽管A公司平均工资高,但是极大数是领导,职工工资比较低,小王刚毕业,应聘的是职工岗位,B公司职工的工资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