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5 BCACC 6-10 CBBDD 11-14 ABCC
15 ACD 16 ABC 17 ABC 18 AB 19 AD
20 (10分)
(1) 无水乙醇 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纸层析法 蓝紫光
A
(3) 差速离心 ATP和NADPH 该系统不发生呼吸作用,不消耗糖类
(4) 相同时间内不同组别叶片的上升数量 为实验提供二氧化碳
21.(16分)
(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第一和第二 丙和丁
(2) 丙酮酸和NADH AB (3) 更多 19 (4) 2:3
22.(12分)
(1) ①③ (2)ADP、Pi、NADP+ (3)导致水的光解
(4)减少 (5) 6点~18点 增加
23(12分)
(1)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氧气
①锥形瓶的小烧杯中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
③相同时间内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净变化量
(X-Y)/X (2分) 呼吸底物中含脂肪 小
(5)与实验组等量的死种子 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 X+Z(2分)
24(7分)
(1)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FG
(3) 1:2:2 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
(4) 细胞板 高尔基体盐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某实验小组在40℃和60℃条件下,探究pH对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不影响该酶的最适pH,该酶的最适pH约为7
B.40℃时,该酶对不同pH环境的适应性都比60℃时强
C.pH=12时,60℃条件下产物量不变,40℃条件下产物量在增加
D.图中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来表示
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合金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运动金牌。在她比赛过程中,ATP作为能量货币,为其机细胞提供了大量能量,下列有关ATP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和RNA基本组成单位的组成元素相同
B.肌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合成少量ATP
C.肌细胞中ATP转化为ADP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吸能反应的发生
D.在滑雪过程中消耗的ATP全部来自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合成
3、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下图所示,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内的蛋白质在合成时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起重要作用
4、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是研究细胞呼吸的常用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一定量的含5%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并研究其无氧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瓶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2
B.甲瓶在连接乙瓶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制造无氧环境
C.若增加甲瓶中酵母菌的数量,则酒精的产生速率和产量都将上升
D.实验结束后取甲瓶中的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可观察到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5、如图为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变化趋势曲线,其中蛋白质含量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且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含量越高,
紫色越深
B.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有机物干重可能短暂增加,但总体趋
势是减少
C.种子黑暗条件下萌发总糖含量下降的唯一原因是呼吸消耗糖类供能却不进行光合作用
D.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增加、鲜重增加
6、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较高,ATP、辅酶A、丙酮酸等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103的物质均可通过膜上的孔蛋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很低,各种物质进出需要特异性载体,例如丙酮酸需经丙酮酸载体,并与H+协同才能进入线粒体基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多种物质可自由通过线粒体外膜,因此外膜不具选择透过性
B.在线粒体内膜上某些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 [H]
C.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D.低氧环境中,丙酮酸的产生和跨膜运输正常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的利用受抑制
7、将一批刚采摘的大小及生理状况均相近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直接贮藏在1 ℃的冷库内。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 )
A.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B.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C.曲线中比值大于1时,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处理适宜时间,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
无氧呼吸
8、“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量与需求量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运动强度下只有有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b后,肌肉细胞的CO2产生量将等于O2的消耗量
C.c运动强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强度相同
D.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无氧呼吸会逐渐增强,有氧呼吸保持稳定
9、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B.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C.HT植株体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D.35℃时两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同
10、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内物质含量或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幼苗的比成熟植株的高
B.O2/CO2的值,线粒体内的比细胞质基质内的高
C.暗处理植株后,叶绿体内C5/C3的值升高
D.细胞进入分裂间期后,细胞膜表面积/细胞体积的值下降
11、分析下列影响光合作用的图,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点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B.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c点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多
C.丙图中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弱光,b为强光
D.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绿光,b为蓝紫光
12、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可能更高
B.在35°C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减少
13、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分裂间期又可分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CDK:激酶是细胞周期运转中的一种关键酶,周期蛋白B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并与CDK1激酶结合,使其活性达到最大,两者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DK1激酶的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
B.CDK1激酶是调控G2/M期转化的关键酶
C.CDK1激酶与周期蛋白B的含量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D.CDK1激酶可能促进染色质凝缩
14、图甲是某种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相应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的统计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分裂时期的正确顺序应为①②③④
B.图甲②中赤道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图甲③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可用图乙中的B表示
D.图乙中a、c分别代表染色体和DNA,b只在图甲④中出现
二、多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15分。
15、下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①观察到的色素条带数目相同,颜色深浅不同
B.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到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C.光合色素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叶绿素吸收绿光较多
D.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16、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Hill)发现,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入具有氢受体(如NADP+)的水溶液中,在无CO2的条件下给予光照,发现叶绿体有氧气放出,生成NADPH(还原型辅酶II)。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正确的是( )
A.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B.在此过程中,H2O分解产生O2的同时,还生成了NADPH
C.光合作用中O2的释放和CO2的利用,是可以暂时分离的
D.光合作用整个过程都直接需要光照
17、科研人员测定了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两个密闭容器(容器内温度、水分等条件在整个实验期间均保持相同且适宜)中品种和长势都相同的两棵番茄植株(甲和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两植株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把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贮存在ATP和NADPH中
B.当光照强度为a时,甲植株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均能产生ATP和NADPH
C.当光照强度为b时,乙植株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限制乙植株光合
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D.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株甲P/R值高于植株乙的原因可能是甲所处容
器中CO2浓度较高
1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于油菜种子,等质量的水稻种子萌发需要更多氧气,应适度浅播
B. 用透气的创口贴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C. 早稻催芽过程中,常用适宜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以促进呼吸作用
D. 给豇豆搭架,使其往高处生长,主要是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19、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进行分选并计数。下图甲为某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a表示DNA含量为60对应区域的细胞,c表示DNA含量为120对应区域的细胞。图乙、图丙分别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及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甲中的a细胞处于图丙中的AB时期
B.图乙中Ⅰ、Ⅱ细胞均对应图甲的细胞c
C.图乙中Ⅰ、Ⅱ细胞分别处于图丙的DE、BC时期
D.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细胞后再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图甲相比,细胞b、c的数量将增多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菠菜为极常见蔬菜,具有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之功效,也是很好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菠菜叶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以用________提取色素,在此过程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位于滤纸条上最上端色素吸收光波主要是_______。
(2)干旱胁迫时,菠菜叶片会失绿变黄。此时叶片的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是_____
A. B. C. D.
(3)科研人员利用菠菜中分离出类囊体,成功研制出一半天然一半合成的人造叶绿体。从菠菜叶分离出类囊体可使用_________法;在人造叶绿体中菠菜类囊体为糖类有机物的合成提供了__________(物质);在同等条件下,人造叶绿体可能比菠菜叶肉细胞积累的有机物更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利用相同大小的菠菜叶圆片,抽掉空气后平均分成若干组,分别放入盛有1%NaHCO3溶液的小烧杯中,置于其他条件都适宜的不同光照强度的LED灯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实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用到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元素的变化,其中I~Ⅲ表示相关物质,甲~丁表示生理过程;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a表示液泡,b~h表示相关过程,①-④表示相关物质。图3是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1:“Ⅰ”物质是在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若Ⅱ与Ⅲ是相同物质,则丁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甲~丁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提供ATP的过程是_______。
(2)分析图2:④物质为_____。若图中仅没有cd过程,则对应于图3中的_____段。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与25℃相比,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填“更多”或“更少”或“相等”)。
②假设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量为_____mg。
(4)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CO2的生成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分析图,若AB:BR=2:1,则此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
22、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某农业研究所对其生长规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图甲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
(1)图甲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甲中②⑤过程为图乙的生化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填物质)。
(3)由图乙可知,PSⅡ的生理功能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_________等。
(4)研究表明试剂2,4-二硝基苯酚的使用会使图乙生物膜对H+的通透性增大,从而破坏H+跨膜梯度。因此,当2,4-二硝基苯酚作用于图乙生物膜时,导致ATP产生量_______________。
(5)某校研究小组在外界光照强度与温度适宜的基础上,将长势状况良好的盆栽油菜植株罩上透明玻璃罩,再将远红CO2检测仪与计算机相连记录实验数据。图丙曲线表示该油菜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
①据图判断油菜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油菜植株一昼夜有机物总量____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小”)。
23、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________。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 _____。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_____(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小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_________ 。
24、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AD段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
(2)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图3处于图1中的_____(填字母)段。
(3)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与图3相比,图2此时期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为_____。
(4)图3结构H的名称是_____,与其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