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1: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
A. 金
B. 银
C. 铜
D. 锌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 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 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 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3.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 硫酸亚铁溶液
B. 稀盐酸
C.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 稀硫酸
4.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R+MgCl2=== RCl2+Mg
B. R+2AgCl=== RCl2+2Ag
C. R+2HCl=== RCl2+H2↑
D. Al+RSO4=== AlSO4+R
5.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 铜丝与稀硫酸
B. 稀硫酸与NaOH溶液
C. 铁锈与稀硫酸
D. 铜丝与AgNO3溶液
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先后发生反应Ⅰ、Ⅱ,对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Ⅰ减小、Ⅱ增大
B. Ⅰ减小、Ⅱ减小
C. Ⅰ增大、Ⅱ增大
D. Ⅰ增大、Ⅱ减小
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镁、铜
B.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 硝酸锌,硝酸铜
C. 若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一定有氢氧化铜生成
D.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8.向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滤渣可能含有铜
B. 滤液的质量可能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C. 滤液中可能含有Fe(NO3)3和Cu(NO3)2
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9.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 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 滤渣中含有Zn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D. 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AgNO3
10.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 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 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滤渣中一定有Ag
11.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 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D. 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12.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B. 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
C. 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
D.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
1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锌比铁活泼,金、银、铜均不如铁活泼,所以可以选用锌块来保护铁质船壳,故选D。
2. B 
3. C 
4. C
5. D 【解析】铜不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B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C错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中铜、银质量比为64∶216,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D正确。
6. A 【解析】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小,然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且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大,A正确。
7. D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不与硝酸镁溶液反应。若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溶液有剩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镁、锌,A错误;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氢前金属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一定不含硝酸铜,B错误;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若不含硝酸铜,则不会生成氢氧化铜,C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不反应的硝酸镁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锌,D正确。
8. A 【解析】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因此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铁优先置换银,只有当银被全部置换后才会置换铜;最终所得滤液为蓝色,说明Cu(NO3)2未发生反应或部分反应。若Cu(NO3)2部分反应,则滤渣中有银、铜,若未反应,则滤渣中只有银,A正确;由铁与AgNO3和Cu(NO3)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或64份质量的铜,即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B错误;铁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Fe(NO3)2,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错误;由于Cu(NO3)2有剩余,因而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因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时,不会产生气泡,D错误。
9. B 【解析】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u>Ag,将锌放入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根据“远距离,先置换”的原则可知,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溶液反应完后,若还有锌,锌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滤渣中只有银时,说明铜未被置换出来,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滤液一定呈蓝色,A正确;滤渣中有铜和银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锌置换出混合溶液中全部的银和铜,滤液为无色,二是锌置换出混合溶液中全部的银和部分铜,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滤液为蓝色,B错误;滤渣中含有锌时,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全部反应,滤液中只有硝酸锌,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中有铜时,滤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有硝酸银,D正确。
10. B 【解析】将M放入硝酸铜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说明M能置换出铜,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生成的铜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A正确;M能与硝酸铜反应,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因此滤渣中一定不含M,B错误;滤液中一定有M的盐溶液和硝酸铜,可能含硝酸银,至少含有两种溶质,C正确;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不含M,D正确。
11. 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 >Zn>Cu>Ag,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会发生两个反应:①Zn+2AgNO3=== Zn(NO3)2+2Ag、②Zn+Cu(NO3)2=== Zn (NO3)2+ Cu,根据优先反应原则,先发生反应①后发生反应②;反应①一定发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一定有Zn(NO3)2;锌与Mg(NO3)2不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有Mg(NO3)2;
选项 分析 结论
A 若锌不足,AgNO3有剩余,Cu(NO3)2未反应 滤纸上有Ag,滤液为AgNO3、Zn(NO3)2、
Cu(NO3)2、Mg(NO3)2
B 若锌与AgNO3、Cu(NO3)2恰好完全反应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为Zn(NO3)2、Mg(NO3)2
C 镁的活动性大于锌,锌与Mg(NO3)2不能反应 滤纸上不可能存在Mg
D 若锌过量,与AgNO3、Cu(NO3)2完全反应后有剩余 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为Zn(NO3)2、Mg(NO3)2
12.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因此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铜,铜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A正确;若铜不足,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银,铜足量,则溶液中不含硝酸银,B正确;整个过程中硝酸锌不参与反应,质量不变,C正确;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D错误。
13. Fe+2AgNO3=== Fe(NO3)2+2Ag Fe、Cu、Ag
Fe(NO3)2和Zn(NO3)2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硝酸锌和硝酸银溶液中,铁和铜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因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则一定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AgNO3=== Fe(NO3)2+2Ag;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有剩余,铁会将硝酸银中的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滤渣成分为Fe、Cu、Ag;滤液中溶质一定有Fe(NO3)2和Zn(NO3)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