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18: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蓟北(jí jì) 涕泪(tì dì) 巫峡(wū wù) 襄阳(xiāng xā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fēng qīng hǎi gū chéng wàn rèn
( ) ( ) ( ) ( )
wèi chéng mó tiān qīng chūn yí mín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岳( ) 楼( ) 凉( ) 摩( ) 遗( )
兵( ) 搂( ) 掠( ) 磨( ) 遣( )
四、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2.却看妻子愁何在( )。
A.妻子和孩子 B.男子的配偶 C. 孩子
3.青春作伴好还乡( )。
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4.不破楼兰终不还( )。
A.还有 B.物归原主 C.归来
5.南望王师又一年( )。
A.拜访 B.向远处看 C.盼望
五、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句子是: 。
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戌边的时间之长,边塞战斗频繁的句子是: 。
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是:

3.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征的诗句是: 。
六、先解释加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战: 金甲:
句意: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仞: 摩天:
句意:
3.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纵酒: 青春:
句意:
七、课内阅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1.诗句补充完整。
2.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3.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 的意志和豪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切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河”指的是 ,“五千仞岳”指的是 。这里的
“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 和很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