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水流方向的正确说法是( )
A.由于水向低处流,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
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涵洞中的水由甲流向乙
C.由于水渠乙中水较深,故水由乙流向甲
D.由于两渠构成连通器,水面已经相平了,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2.晓晗刚学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一次喝完盒装酸奶后,想利用废纸盒做个小实验,将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的几种水流现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都装满了质量相等的水,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pA和p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
FB
C.pA5.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乙装置隔板两侧装有不同液体,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图中改变橡皮膜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改变
C.乙图中橡皮膜一定向左侧凸起
D.甲图中仅将金属盒下移,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
6.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得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度越深,水的压强越小
B.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大
C.水只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强,水向左和向右没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7.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小
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大
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相等
D.A管中液体的质量比B中管中液体的质量大
8.将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下端用轻塑料片托住,插入水中一定深度,发现塑料片不会脱落,如图所示。若此时塑料片所处深度h为0.2米,以下方案中,可使塑料片脱落的是(ρ酒精<ρ水<ρ盐水)( )
(1)在长玻璃管内倒入深度为h的酒精
(2)在长玻璃管内倒入深度为h的盐水
(3)将长玻璃管缓慢抬起,使塑料片所处深度为
(4)将长玻璃管倾斜至45°
A.(2) B.(1)和(2) C.(3)和(4) D.(2)和(4)
9.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D.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二、填空题
11.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2003年6月1日开始关闸蓄水,此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于一体。设计大坝高185m,坝长2309m,最高蓄水位175m,如图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______,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在航运中,大坝设有船闸,船闸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12.2020年11月13日8时04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成功下潜突破10000米,海水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奋斗者”号在水中10000米深处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为_____Pa,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压强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液体对A点的压强为36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1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B点的液体压强为,则液体的密度是______;A点液体的压强为______Pa。(g=9.8 N/kg)
15.同一座楼里的水龙头,楼层越高出水速度越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每层楼高3m ,当水龙头全部关闭时,相邻两层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为______________Pa.(g取10N/kg)
16.如右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其中、、、四点处的压强为、、、,请按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充排列起来,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17.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4.9×105帕,该处距液面的深度是_____米,该处5厘米2面积上受到液体的压力是______牛.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______ρ乙,其中______种液体是水。
三、计算题
19.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在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5000m深海探测。后来它又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约7000m深海探测(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蛟龙号”在太平洋海域5000m深海探测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若“蛟龙号”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5×107Pa,则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不考虑大气压)
(3)“蛟龙号”上一面积为100cm2的观测窗口在上述成功完成的两种深度的探测中承受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20.有一辆自重1.5t的6轮洒水车,车上水箱如下图所示,水箱底面积5m2,某次水箱装水6t,水深为1m,已知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未洒水前求:
(1)此次水箱中的水对水箱底面的压力;
(2)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洒水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总重的0.02倍,这时洒水车的牵引力为多少?
四、实验题
2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图甲:小明向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___________ ;
(2)图乙:小明将探头、橡皮管和U形管组装成压强计。使用之前,他按压探头处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
(3)图丙:排除故障后,把探头浸入水中,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化,此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___________的关系。三次实验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出的结论:同种液体、___________时,液体内部朝 ___________ ;
(4)组装好的压强计 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2.巴川中学某八年级同学小曹利用生活器材自制了薄壁实验箱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甲所示,实验箱分为内箱A与外箱B,内箱A下部有一圆形孔C与B箱相连,并在圆孔C上蒙上了一层橡皮膜。先在A箱中不断加水,实验现象如图乙、丙所示。然后在B箱中加入一定量盐水,如图丁所示。
(1)该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由步骤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深,产生液体压强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由步骤丁可知,此时___________(选填“水”或“盐水”)对橡皮膜产生的液体压强更大,说明在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___________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若此时想要橡皮膜恢复原状,则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
(4)若在B箱中加入某未知液体,此时橡皮膜相平,如图戊所示,已知h1=21cm,h2=8cm,h3=11cm,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已知水=1g/cm3)
(5)另一小组同学小胡,将实验室的微小压强计进行改装如图所示,此时U形管中两液面相平,若将右侧探头继续向下移动,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液面更高。
答案:
1.D 2.A 3.A 4.C 5.D 6.B 7.C 8.A 9.D 10.C
11. 压强 增大 连通器 12. 增大 13.1.2×103 14. 980
15. 楼层越高,水的压强越小 3×104 16.pB>pC>pA>pD. 17. 50 245
18. > 乙 19.(1)5×107Pa;(2)7500m;(3)2×105N
20.(1);(2) ;(3) 21. 相平
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 液体深度 深度相同 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不属于 22. 橡皮膜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越大 盐水 密度 向A箱中加水 0.8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