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母鸡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母鸡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12:40:13

文档简介

《母鸡》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开始 后来
母鸡的表现
“我”的感情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疙瘩(ɡē) 欺侮(rǔ) B.可恶(wù) 耳聋(lōnɡ)
C.雏鸡(chú) 啄食(zhuó) D.凄惨(qī) 成绩(jī)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下面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B.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C.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D.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
3.“我”以前讨厌母鸡的原因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母鸡嘎嘎或如怨如诉的叫声 B.母鸡欺软怕硬
C.“我”曾在幼时受了母鸡的惊吓 D.下蛋后炫耀自己
4.下列词语中的“伏”与“伏在地上”的“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降龙伏虎 B.昼伏夜出 C.伏案疾书 D.此起彼伏
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忠厚的鸭子 可爱的小雏鸡 B.咕咕地警告 细声细气地叫
C.圆圆的肚子 凄惨地睡觉 D.慈爱的母亲 可怕的东西
6.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本文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叙的。
B.本文运用的是衬托的写作方法,前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尊敬。
C.本文通过点滴的小事,表现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D.本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勾勒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画面,突出了母鸡的形象。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
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的特点。
仿写:
2.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 了许多。
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饱的小鸡雏肚子鼓鼓的可爱形象,与母鸡却“消瘦了”进行( ),说明母鸡(
)。
仿写:
四、填一填,体会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细节刻画的写法来表达对动物的情感。
负责:听到动静立刻警戒并大声啼叫。
慈爱:发现一点儿吃的就让它的儿女吃。
勇敢:
辛苦:
五、《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猫 母鸡
相同之处 都用“总——分”结构。 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不同之处 情感表达 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 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
语言表达 明贬实褒 先贬后褒
六、阅读理解。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堆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这儿的,就用手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旁有两个蛋。看见这两个蛋,我便把这只野鸭提了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④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下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从文中找出关于野鸭的外形描写,用“ ”画出来。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引出下文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4.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切”指的是孤寂而荒凉的小山。 B.“敌人”指的是暴风雪。
C.“毅然”一词写出野鸭为保护孩子奋不顾身。
D.画线句子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野鸭的赞美之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母鸡的表现 开始 ①没完没了地乱叫;②欺软怕硬;③居功炫耀。
后来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我的情感 讨厌 不敢讨厌
二、CDCCCB
三、1.句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厌恶之情。
2.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饱的小鸡雏肚子鼓鼓的可爱形象,与母鸡却“消瘦了”进行对比,说明母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鸡雏吃
四、假若有别的大鸡……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五、
猫 母鸡
相同之处 都用“总——分”结构。 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不同之处 情感表达 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 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
语言表达 明贬实褒 先贬后褒

1.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
2.C
3.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上漫步时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野鸭,经过仔细检查,作者发现野鸭的身子底下有十几个鸭蛋,作者推测野鸭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被冻死的。
4.A
5.表达了作者对野鸭深沉的、伟大的母爱的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