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学习情境:建党百年,名人征集刊物
描写方法品人物精神,查阅资料加深理解
从李大钊先生的前世今生看他的革命信仰
十六年前的回忆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课文写的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
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
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时
间
顺
序
被捕前(2-7)
被捕时(8-18)
被审时(19-29)
被害后(30-33)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工友阎振三被抓
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
危险处变不惊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全家知道父亲遇难的消息,悲痛欲绝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在作者李星华的回忆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并做上简单的批注。
回答问题小技巧:第几自然段哪句话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
针对课文内容或李大钊自身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1、局势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2、为什么李大钊说他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3、敌人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
4、李大钊被捕后发生了什么?他的结局怎么样?
课文中除了李大钊,还写了哪些人?你从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星儿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了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
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
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李星华的恐惧、慌张和李大钊的沉着、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侧面描写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开头)
(结尾)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都提到李大钊遇害的
具体日期,首尾形成一种呼应。
这样写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囚歌
1941年1月,作叶挺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苦刑,仍坚贞不屈。
1942年,他写下了这首《囚歌》。该诗是叶挺写在被囚禁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的。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人”指的是革命者。
“狗”指的是叛徒。
“一个声音”指的是国民
党反动派的声音。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地下的烈火”指的是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指的是监狱。
革命者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决心消灭敌人的志愿。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查找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找找他们与李大钊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