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质量与密度【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质量与密度【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4: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与密度
1.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也能像海绵一样变形,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
A. 自行车的车架   B. 新型消防服   C. 输电导线   D. 水果刀
2. 椰雕是用经过处理的椰子壳雕刻的艺术品,海南的椰雕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工艺师正在进行椰雕雕刻.一个处理后的椰子壳假设质量分布均匀,经过雕刻之后,椰子壳的(  )
第2题图
A. 质量变小B. 热值变小C. 密度变小D. 比热容变小
3. 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 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 量程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
C. 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1 mL
D. 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4.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5.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6. 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 3.0×103 kg/m3 10 g B. 1.0×103 kg/m3 20 g
C. 1.4×103 kg/m3 20 g D. 1.0×103 kg/m3 10 g
7. 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 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 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 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
D. 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8. 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_℃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9.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cm3.(ρ冰=0.9×103 kg/m3)
10.某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A物质可能是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物质的________.
第10题图
11. 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________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________乙瓶液体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11题图
12. 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35.2 g.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第12题图
13. 小明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进行测量:给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测得玻璃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109.4 g;用注射器从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如图所示,其体积为________mL,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92.2 g,则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第13题图
14. 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__,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第14题图
15. 【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________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第15题图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块的 质量m/g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石块的体积 V/cm3 石块的密 度ρ/(g·cm-3)
16. 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第16题图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序号).
参考答案
1. B 2. A 3. A 4. D
5. B 【解析】测小铁块的密度: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会因为铁块上带有少量的水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进而导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A不符合题意;测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先测质量,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可以求得小木块的密度,B符合题意;测小砖块的密度:在测小砖块的体积时,由于小砖块具有吸水性,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小,进而使密度的测量值偏大,C不符合题意;测比赛所用铅球的密度:由于其超过了天平和量筒的量程,故无法测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B
7. D 【解析】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质量,纵坐标表示体积,当体积都是2×10-3 m3时,a、b、c的质量分别是1 kg、2 kg和4 kg,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ρa<ρb<ρc,A错误;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a,b的密度分别为ρa===0.5×103 kg/m3,ρb===1.0×103 kg/m3,b的密度是a的两倍,B错误;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温度有关,C错误,D正确.故选D.
8. 0 不变 变大
9. 2.5 500 【解析】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 kg/m3,表示1 m3氧气的质量为5 kg,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 kg/m3;水的质量为m=450 g=0.45 kg,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为V冰===0.5×10-3 m3=500 cm3.
10. 水 质量 11. 等于 小于
12. 10 3.52 【解析】小矿石放入之前,液体体积为30 mL,小矿石放入之后,液体体积为40 mL,所以小矿石的体积为10 cm3;矿石密度为ρ===3.52 g/cm3.
13. 20 0.86 【解析】从注射器的刻度可以看出注射器抽出的酒精的体积为20 mL;注射器内吸入酒精的质量m=109.4 g-92.2 g=17.2 g,酒精的密度ρ====0.86 g/cm3.
14. 偏大 偏小 【解析】将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上会沾有水,所以用量筒往容器里倒水时,需要倒入的水就要多一些,所以测量出来的体积要偏大一点;根据ρ=可知,测得的密度就要偏小一点.
15. 【实验设计】一 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沾水,测得石块质量偏大 【进行实验】①水平 平衡螺母 ②移动游码
【实验数据】①水的体积V1/cm3 ②水和石块的体积V2/cm3
【解析】【实验设计】方案一中,石块上沾有水,使得测得的石块质量偏大;【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②加到最小砝码后,指针左偏,说明物体质量略大于砝码质量,应该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实验数据】要根据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设计实验表格,因此①处为“水的体积V1/cm3”,②处为“水和石块的体积V2/cm3”.
16. (1)②取下5 g的砝码,调节游码 62.4 ③20 ④1.12×103 (2)偏大 ②③①④
【解析】(1)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 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说明右盘中砝码过重,故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取下5 g的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水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m=50 g+10 g+2.4 g=62.4 g,则烧杯中的石榴汁的质量为m石榴汁=62.4 g-40 g=22.4 g;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V石榴汁=20 mL=20 cm3;④石榴汁的密度为ρ石榴汁===1.12 g/cm3=1.12×103 kg/m3;(2)在测量体积时,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值偏小,由ρ=可知,密度的测量结果将偏大;只需要调成②③①④,这样测的空烧杯的质量就将残留的液体质量包含在内,最终结果会更加准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