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地面
A热
B冷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太阳辐射
大气水平运动
大气垂直运动
地表冷热不均
知识再现:
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40。N的某地方盛行什么风?
大尺度的风
先判断受什么环流圈影响:三圈环流or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
考虑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看纬度
一般情况下是在大陆西岸
季风环流(以亚欧大陆东部为例):
先看季节: 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一般情况下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赤道
南极
北极
赤道
单圈环流
单圈环流是建立在层层假设的基础上
热力环流原理下: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不存在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
1、只考虑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极锋
赤道
北纬30°
形成高压
被迫下沉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三圈环流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 道 低 压 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东
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地 东风
东
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1、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带
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总是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每两个气压带之间存在一个风带
气压带 分布 气流 特征 成因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
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寒冷
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
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和
湿润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
原因
热高压
下沉
炎热
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
(1个)
赤道附近
热力
原因
热低压
上升
高温
多雨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湿润,下沉干
90°N
从北极俯瞰的三圈环流模式:
重点记住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1、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位于什么纬度
2、多雨还是少雨(对流雨还是锋面雨)
3、风向
4、热力因素还是动力因素影响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之二)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考虑地球自转
考虑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
夏半年偏北
夏半年偏北
冬半年偏南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之二)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小试身手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地球地转偏向力
③高低纬度的太阳辐射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 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属于热力因素
D. 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温暖湿润
B
B
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A
读图,完成(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
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D
B
[高考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C
D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之二)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考虑海陆分布(否定假设条件之三)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71%为海洋,29%为陆地
夏季和冬季,陆地和海洋气压的比较
陆地 海洋
夏季 较热,形成低气压 较冷,形成高气压
冬季 较冷,形成高气压 较热,形成低气压
1月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
低压
低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高低气压中心
考点: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降温的影响(寒潮)
课后作业:完成《全优课堂》P77探究点3
冰岛低压
7月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
低压
高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高低气压中心
夏威夷高压,夏天势力变大,形成高压脊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亚速尔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7月
1月
低
低
高
高
高
低
大西洋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呈块状分布,称之为大气活动中心。
气压带的分布特点:
1.北半球的气压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基本呈带状分布(30°S以南较明显)。
2.原因:北半球的大陆面积比南半球面积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明显,南半球海洋面积广,物理性质单一。
气压分布
北半球
大陆低压切断副高
大陆低压
海洋高压
冬季
大陆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
大陆高压
海洋低压
南半球
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影响: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原因: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气压带断裂成高低气压中心
表现
夏季
高低气压中心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之二)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考虑海陆分布(否定假设条件之三)
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
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
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形成季风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7月
1月
低
低
高
高
高
低
大西洋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季风环流
(1)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分布:典型地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澳大利亚低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份:
东亚:西北风
南亚:东北风
陆风
性质: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夏威夷高压
亚洲低压
7月份:
东亚:东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风
7月份:
南亚:西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
性质:高温、湿润、多雨
季风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
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夏)
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特点比较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______风 东南风 ______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______洋 蒙古—西伯利亚 ______洋
性质 ______ 温暖湿润 ______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____夏季风 夏季风____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 ________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________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西北
东北
太平
印度
寒冷干燥
温暖干燥
强于
强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热带季风
雨热同期
重要
补充:
澳大利亚西北部风向
风向——同月份与我国大陆东部一致
1月(南半球夏季):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带来降水
7月(南半球冬季):东南风(西北部位于东南信风带)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北信风向南移动越过赤道向左偏转
全优课堂P79考向3
一个地方吹什么风,看谁更显著
中纬度大陆西岸: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中纬度大陆东岸:考虑季风环流
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①地球静止不动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假设条件)
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闭合环流
考虑地球自转(否定假设条件之一)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之二)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考虑海陆分布(否定假设条件之三)
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
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形成季风环流
形成了全球复杂的大气环流,促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天气现象。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图代表的半球和季节正确的是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2.图中②、⑥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
习题链接
(2018·高考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3、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第3题,恩克斯堡岛处于70°S和80°S之间,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该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应与盛行风向相反,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 )
A.40°N B.50°S C.40°S D.60°N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曲线及纬度,A、B、C、D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分别约为1.5、3.5、1、1.5。故选B。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4~6题。
5.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洋流性质 D.海陆分布
6.冬季,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较西岸
( )
A.寒冷干燥
B.温暖干燥
C.寒冷湿润
D.温暖湿润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曲线及纬度,A、B、C、D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分别约为1.5、3.5、1、1.5。故选B。
第5题,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风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受西风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大,故选D。
第6题,冬季,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西岸的西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且有暖流影响,所以东岸的西风比西岸西风寒冷干燥,A对,B、C、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