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一、单选题
1.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2.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现在除了集装箱航运外,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据此判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A.市场
B.科技
C.交通
D.资本
3.图中,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历史上一些城市的发展往往因交通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下列不属于这一种情况的是
A.江苏淮安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
B.河南郑州因京沪铁路的开通而超越洛阳
C.伊利运河开通推动纽约成为国际商贸中心
D.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成为重要港口
5.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材料表明,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
A.适应了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B.大大加快了城市职能的根本性变化
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传媒的变迁
D.促使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主流
6.下图被人们称为“万能的原动机”,它在19世纪得到广泛应用。下列人物中以它为动力最早开拓新领域的是
A.史蒂芬孙
B.富尔顿
C.阿克莱特
D.卡尔·本茨
7.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千米,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我国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
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8.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
C.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的加剧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A.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 B.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
C.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D.郊区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10.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耗费巨大,带回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异国珍宝大多归入皇室宝库,或被用于赏赐王公大臣;而达迦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进入市场,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航海的结果 B.社会制度不同造成了政策差异
C.西方的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 D.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11.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启动设计、审批,1969年年初正式交付使用,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有“争气桥”之称。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表明( )
A.苏联的经济援助助力中国经济建设 B.桥梁建设未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C.桥梁工人发挥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D.城市化进程加快助推基础设施完善
12.唐代诗人杜荀鹤在其《送蜀客游维扬》诗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扬州)景物胜西川。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诗中维扬的繁华主要源于( )
A.江南农业技术进步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封建国家建立 D.水路通道南北贯通
13.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国企改革的结果
14.工业革命使交通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下列成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富尔顿发明汽船②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
③中国汽轮“黄鹊”号试航成功④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15.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文中“两国”指的是( )
A.西班牙、摩洛哥 B.新加坡、马来西亚 C.法国、英国 D.埃及、巴拿马
16.伊利运河始建于1817年,从伊利湖东岸的水牛城,穿过摩和克谷地的山峡,到达哈得逊河上游的奥尔班尼,1825年10月25日通航。该运河的通航
A.导致美国五大湖工业区走向衰落
B.使纽约市因转运业务而迅速崛起
C.使美国东西部地区建立了直接联系
D.推动了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材料分析题
17.[跨洲运河]
材料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重大事件简表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运河的开凿 1854年11月,法国人莱塞普斯获得了运河修建的特许权。1859年运河艰难动工,1869年4月竣工。 1875年11月,英国以低价抢先收买了运河公司股票的44%,成为了运河公司最大的股东,控制了苏伊士运河。 1880年,在法国人主导下,运河开凿。1903年,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独立后的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赋予美国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
运河的回归 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在运河区的驻兵权。 1924年起,英埃双方就运河等问题进行长期谈判。埃及政府要求英国撤军,但遭到无理拒绝。 1954年英国被迫签订撤军协定。 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结束了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占领。 1956年7月,纳赛尔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英法伙同以色列入侵埃及,企图重占运河,但遭失败,被迫停火撤军,运河回到埃及人民的手中。 1964年1月,一名巴拿马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携带国旗进入运河区,升起国旗,被美国驻军枪杀。被激怒的巴拿马民众冲进运河区与驻守美军发生冲突,造成400人死伤。 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 1999年12月31日午时美国将运河归还巴拿马,并撤走军事基地,消除了运河主权问题的羁绊,美巴关系持续改善。
——据史丽婵、李阳《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始末探究》、曹廷《百年巴拿马运河》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推动跨洲运河开凿和回归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跨洲运河回归的国际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隋朝运河 图2 元朝运河
图3 京沪高铁路线图
(1)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大运河与隋朝运河发生的两点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你能发现从古代的大运河到今天的京沪高铁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参考答案:
1.D
【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汽车无关,故A错误;内燃机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与汽车相关,但不符合材料“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故B错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故C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包含了“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的信息,故D正确。
【详解】
2.B
【详解】由材料“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可知“高速公路和高铁”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方式,隐藏在背后的推手是高科技,故B项正确。交通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方式,市场的发展是表现,资本是世界市场形成和扩展的内在推动力,故排除ACD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④,D项正确;图中①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线,A项不符合题意;图片中②为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航线,B项不符合题意;图中③为达伽马到达印度的航线,C项不符合题意。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沪铁路并未途经郑州,郑州是因京汉铁路的开通而超越洛阳的,B项符合题意;江苏淮安的崛起,确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排除A项;伊利运河开通的确是纽约成为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原因,排除C项;曼彻斯特成为重要港口确与通海运河的建成关系密切,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这适应了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的需求,A项正确;“城市职能的根本性变化”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大众传媒的变迁,排除C项;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主流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主流仍然是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利用蒸汽动力交通工具的火车英国史蒂芬孙是在1814年,而汽船是美国富尔顿在1804年发明的,故排除A,选B;阿克莱特发明的是水力纺纱机,卡尔·本茨的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CD错误。
7.A
【详解】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表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不能反映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就已经摆脱了西方列强的侵略,④排除。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8.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认知,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等主要商品的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明显属于无关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也不能够体现题干“根本原因”要求。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达
9.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因此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故C项正确;ABD项都不属于直接原因,排除。
10.D
【详解】由材料可知,郑和带回的珍宝与西方航海家带回的珍宝有不同的归宿,原因是两国社会环境不同,经济基础也不同。中国重农抑商,而西方商品经济发达,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所以珍宝进入市场,D项正确;材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策差异”,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西方的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交通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被称作“争气桥”,这说明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参与桥梁建设的工人发挥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C项正确;南京长江大桥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苏联没有给予援助,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的桥梁建设没有受到“文革”的冲击,排除B项;材料没有论及城市化进程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推动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其中扬州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助推了其经济繁荣,D项正确;农业技术发展仅是一方面,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统一封建国家建立是在秦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依据“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五计划前,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排除A;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84年开始国企改革,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联系所学我国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解答。
14.A
【详解】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19世纪中期中国汽轮“黄鹊”号试航成功,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选择A项;BCD项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据材料“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 红海,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南北美洲,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与材料“东西方物资交流……”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与材料的“两国”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埃及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初,英法为自身利益展开了对其争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该运河的通航将纽约和内陆连接起来,从而使纽约市因转运业务而迅速崛起,B项正确;该运河的通航应该有利于促进五大湖工业区的发展,排除A项;该运河连接的不是美国东西部地区,排除C项;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运河开通之前就已经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开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欧美殖民扩张和争夺霸权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回归: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国际格局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
(2)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任意两点即可)
【详解】(1)开凿:根据材料“1854年11月,法国人莱塞普斯获得了运河修建的特许权”“1880年,在法国人主导下,运河开凿”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欧美殖民扩张和争夺霸权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回归:根据材料“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结束了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占领”“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国际格局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及壮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18.(1)变化1元朝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南北路线更为笔直,航程大大缩短。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各项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东都洛阳作为枢纽;而元朝的都城在大都,洛阳的作用不复存在,故去曲取直。
变化2元朝运河的功能与隋朝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隋朝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贯通南北,巩固国家的统一;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故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2)从古代运河到现代高铁,南北交通联系更为便捷,南北联系更为紧密;古代的运河的开通在当时多少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现在高铁的开通则更多的造福了人民;古代运河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今天领先世界的中国高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体现等。
【详解】(1)根据“隋朝运河”和“元朝运河”的路线图可知,变化1:元朝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南北路线更为笔直,航程大大缩短。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各项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东都洛阳作为枢纽;而元朝的都城在大都,洛阳的作用不复存在,故去曲取直。变化2: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运河的功能与隋朝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隋朝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贯通南北,巩固国家的统一;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故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2)根据图示中“涿郡”“杭州”“通州”和“京沪高铁路线图”“北京”“上海”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古代运河到现代高铁,南北交通联系更为便捷,南北联系更为紧密;古代的运河的开通在当时多少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现在高铁的开通则更多的造福了人民;古代运河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今天领先业界的中国高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体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