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情景导入
1980年9月,美国朱利安·西蒙教授与保罗·埃尔里奇教授就10年后铬、铜、镍、锡、钨5种金属的价格是否上涨打赌。他们假想以1980年9月29日的价格分别买入以上5种金属,每种金属花费200美元。假如,10年后这5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真上涨了,西蒙就要付给埃尔里奇这批金属的总差价。反之,埃尔里奇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此赌以西蒙教授获胜而告终。两教授之赌背后的含义是什么?从此赌中你能推测两位教授对世界资源安全前景的观点吗?能不能乐观地认为世界资源价格只降不涨?
一、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安全前景之争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耗竭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
乐观论者
资源不会枯竭;资源短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来开发替代产品,而科技进步又为这种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资源价格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
从表面来看,两教授之赌的背后是关于世界未来资源安全前景的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观点之争。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悲观论与乐观论之争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人类的主动性之争,即“地球供给资源的能力存在极限”与“人类能通过技术进步克服资源的极限”之争
从辩证的角度看,两者在对终极结果的认识上是对立的,但就具体资源而言,都承认在一定阶段内存在资源极限。
悲观论者
1.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表现: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A
(一)资源安全
1.概念:如果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2.表现: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A
(二)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供需平衡与失衡
1.在什么情况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会增加?
○当人口数量增加或消费水平提高,使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会增加。
2.什么情况下,人类的资源供给会减少?
○当人类破坏资源的供给服务会导致资源的供给能力下降,人类的资源供给会减少。
资源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出现资源安全问题。
1.概念:如果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2.表现: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3.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
A
(二)资源安全问题
影响因素
1.从图中分别读出1949年、1980年和2010年我国的水资源使用总量和人口数量,计算3个年度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
以我国水资源为例,说明消费对水资源供需的影响
我国用水总量增加的倍数为6、人口增加的倍数为2.5,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数为2.4。
3.说明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对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
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的增加都会导致用水总量的增加,正相关关系。
年份 水资源使用总量/亿m 人口数量/亿人 人均水资源使用总(m /人)
1949 1000 5.5 182
1980 4500 10 450
2010 6000 14 429
2.估算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用水总量、人口和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数。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常规国家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2.非常规国家安全:包括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
(一)国家总体安全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属于基础地位
(二)资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分类: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重要程度)。
战略资源是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如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
2.重要性:
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案例
瑙鲁——富也资源贫也资源的国家
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表积累了大量的鸟粪,瑙鲁丰富的磷酸盐矿就源自这些鸟粪沉积。
磷酸盐矿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瑙鲁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瑙鲁曾在1976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粗放的磷矿开采和出口成为瑙鲁唯一的经济支柱,露天开采的方式对当地环境破坏极大,岛国居民几乎所有的燃料、食品、饮用水都依赖进口。
随着磷酸盐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枯竭,瑙鲁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连年的财政赤字和银行倒闭让瑙鲁政府陷入危机。这个曾经最富裕的国家县额度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在1948年——1999年和2000年——2008年排在前三位的淡水冲突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1948—1999年和2000-2008年排在前3位的淡水冲突的类型分别是联合管理、水量和基础设施。
2.与1948年——1999年相比,2000年——2008年哪些冲突的比例增加了?哪些减少了?
与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联合管理、基础设施、水质、防洪、技术合作的比例增加了,水量、水电减少了。
三、保障资源安全
(一)总体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1.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可增加区域自身的资源供给能力,但高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1.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要求资源的供给渠道保持稳定,经济成本可接受,且有相应的技术或市场机制作为保障;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1.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可以在资源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资源供给的持续稳定。
案例
“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
“的确良”是一种服装原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领了当时我国的服装风潮。正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帮助中国人解决了棉布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在此之前,人们大多穿的是棉布衣裤,而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种粮食),就顾不了穿(种棉花),纺织品异常紧缺,布匹需要凭布票购买。
“的确良”是一种化纤产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流行,60年代初开始在京津沪小批量试制。70年代,我国通过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陆续建成上海金山石化等大厂,使曾是高档商品的“的确良”逐渐普及,服装原料有了替代品,缓解了我国种棉花与种粮食争地的矛盾。进入80年代,“的确良”等化纤产品的产量增加,加之棉花连年增产,纺织品生产已经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1983年12月1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1984年不再新印发布票,通行30年的布票终于废止。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降低资源消耗主要通过减量、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来实现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使用效益最大化意味着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或社会效益;
(二)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在资源使用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案例
通过改进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示意
通过减量、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来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三)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3.规避衍生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