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练习卷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吸引了大量的非洲劳动力;日本等亚洲工业国家也吸引了很多亚非移民。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移民潮 B.国际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交通发达为移民奠定基础 D.教育水平提高推动人才流动
2.每逢国际重大比赛有新西兰队参加时,人们都会欣赏到新西兰运动员“毛利战舞”的仪式表演。“毛利战舞”原本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战斗前鼓舞士气的仪式,经过与几代移民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融合,经过改造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新西兰风格的舞蹈。这反映出( )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本土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交融中发展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的文化全部会带有侵略性
3.19世纪中叶后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华工出国的直接原因是( )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导致劳动力不足
③英美等国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
④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9世纪60年代以前,清廷认为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移民,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1877年,清廷任命当地华侨领袖为新加坡首任领事,并于1893年正式解除了“华侨海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清廷
A.对地方控制能力不断下降 B.受制于列强政治裹挟
C.对华侨经济实力有所考量 D.不堪巨额赔款之重负
5.人是文化的主体,移民社会具有保存当地文化,多元文化共存、互相交融的特质。下列不同时空的移民社会不具有这一特质的是( )
A.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 B.3—6世纪的中国
C.1803—1876年塔斯马尼亚岛 D.2020年的新加坡
6.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年份 西非(价格;英镑) 牙买加(价格;英镑)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
1651~1675 2.68 23.12 14.68
1701~1720 10.28 249.98 8.46
1761~1780 16.08 37.73 (31.25) 12.22 (1.58)
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7.“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1869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的,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铁路运输决定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
B.华工对美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C.太平洋铁路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D.华工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8.2015年9月2日,在土耳其博德鲁姆海岸,两艘前往希腊科斯岛的移民船沉没,造成至少11名叙利亚移民溺水身亡。警方发现了两具难民儿童的尸体。警方发现小孩遗体时的照片被曝光,引起国际言论哗然轰动。造成利比亚难民潮的根源是( )
A.利比亚国内局势的持续动荡 B.某些西方国家霸权主义政策
C.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伊斯兰恐怖势力的极端行为
9.被美国人称为“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的铁路
A.是西伯利亚铁路 B.是中央太平洋铁路
C.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D.是美国对外殖民扩展的见证
10.从17世纪中叶起。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的迅速发展。黑奴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17世纪下半叶,荷兰就从西非海岸运出至少10万黑奴。黑奴贸易
A.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
B.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D.阻碍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11.19世纪末,大量来自南欧、东欧以及亚洲的移民开始涌入美国,这批人大都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并且索取的报酬很低,这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认为新移民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这些新移民( )
A.拒绝从事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 B.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D.挑拨美国政府与旧移民的矛盾
12.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13.贝蒂妙厨(BettyCrocker)是美国著名的烘焙品牌,1936年发布的第一个企业标志贝蒂像是一位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但到1964,贝蒂的形象已经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肤色变黑,面部特征是美国多个族裔的混合。从贝蒂形象的变化可以判断( )
A.美国社会普遍对移民持接受态度 B.美国社会已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C.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 D.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14.在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中,能够基本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地区是
A.拜占庭帝国 B.中国和印度 C.阿拉伯帝国 D.西罗马帝国
15.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日益增加,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这表明,欧洲( )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重大挫折 B.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D.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16.时空不同,文化各异。下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金字塔——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B.②——《源氏物语》——借鉴吸收中华文化
C.③——《几何原本》——崇尚理性和思辨
D.④——“悬诗”——融合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太平洋铁路建设更加强了对华工的需求。根据记载,1849年美国华侨共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1851年达12000人,其后逐年增加,1890年共有107500人。他们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所以选择华工而非白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则从中国到美国走开阔的太平洋水路,相比之下使从欧洲到美国必须走麦哲伦海峡水道的路线相形见绌,华工的取得比白人劳工更容易;二则华工"配合度高""工资低廉""吃苦耐劳",比起在艰困的环境面前常选择罢工或离职的白人劳工,金矿主和铁路公司自然更倾向使用华工。
——摘编自马慧玥《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材料二 华人是在1848一1855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中开始大量进入美国的。然而当客易获取的黄金的储量缩小,淘金竞争加剧的时候,对华人的憎恶也随之加剧。本土主义者团体开始声称,加利福尼亚的金子是美国人的,而后开始对外籍淘金者进行肉体侵宋华人们在被强行驱逐出金矿之后迁入了城市,主要是旧金山,从事薪酬劳动和仆役。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败,针对华人的憎恨被州长约翰·比格勒政治化,他将关国的不幸归答于华人苦力和1864年和1869年间签约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人劳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加州,暴力经常在一些城市例如洛杉矶发生。全国尤其是加州的报刊开始抹黑和指责华人导致了白人失业等很多问题。弊察也以各种机会速捕华人。在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将当年3月6日作为假日用以大规模的游行来支持排华法案的制定。排华法案最终于1882年通过。
——摘编自马慧玥《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需要华工的原因。华工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为何会出现排华现象。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18.在中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增减一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提取如图信息,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对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相关因素做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A
【详解】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日本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到来的共同原因是二者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人口流动的形成与国际劳务市场有关,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C、D两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2.B
【详解】据题意可知,新西兰土著居民传统文化吸收了外来的西方文化后,形成了具有现代风格的舞蹈,这说明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形成新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排除A项;是新移民催生了新文明,而非新文明会形成新移民,排除C项;外来移民的文化不一定都带有侵略性,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等国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促使了华工出国,③④D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形成不是直接原因;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引发的黑奴贸易,排除AB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清廷由禁止移民海外到任命华侨领袖为领事,并解除“华侨海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清政府意识到了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故C正确;地方控制能力和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解除“华侨海禁”和列强政治裹挟无关,故B错误;不堪巨额赔款之重负不是原因,故D错误。
5.C
【详解】材料“人是文化的主体,移民社会具有保存当地文化,多元文化共存、互相交融的特质”体现了移民对于文化交流和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而1803-1876年塔斯马尼亚岛还是英国流放囚犯的地方,而且塔斯马尼亚岛的居民被殖民者大肆屠杀,不具有文化交流和保存的特质,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波斯帝国是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帝国境内存在众多民族,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排除A项;3—6世纪的中国大致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民南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融合,排除B项;新加坡属于多元移民国家,移民促进了新加坡独特文化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从表中的数据看,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各地人口的分布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美洲和非洲的人口状况,故BD项排除。
7.B
【详解】题干材料阐述了太平洋铁路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先行官”的重要作用,而太平洋铁路建设者是“中国农民工”--华工,据此可知,华工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先行官,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或者贡献最大,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工对太平洋铁路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不能代表华工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导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大量难民流动,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是根源。
9.B
【详解】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过程中有大量的华工参与,在全长近1100公里的中央太平洋铁路上,有95%的工作是在华工加入筑路大军的四年中完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一个事实鲜为人知,那就是:这条伟大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由于工程条件艰苦,大量华工死亡,被美国人称为“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从非洲掠走,贩卖到美洲,给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答案为A。黑奴贸易是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不是美洲,B错误。因为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导致美洲劳动力短缺,才出现黑奴贸易,故C错误。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D错误。
11.C
【详解】根据材料“这批人大都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并且索取的报酬很低”,可见新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项正确;拒绝从事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在材料中无法确定是否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排除B项;挑拨美国政府与旧移民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外来移民带来的病菌导致印第安人口锐减,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密切,因此防控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B正确;A不是对今天的启示,排除;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而非发达国家单独承担的责任,排除C;D不利于疫情防控,排除。
13.D
【详解】贝蒂像从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说明社会的变化企业不断调整经营策略,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社会普遍对移民所持的态度,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在3—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中,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受到的冲击较大,各个区域的文化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如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日渐繁荣;西罗马帝国则在冲击中被日耳曼人灭亡,在其废墟上诞生了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相互结合的欧洲新文化,故A、C、D三项均可排除。中国和印度受冲击较小,基本上保持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在吸收部分游牧民族因素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
15.D
【详解】材料反映欧洲的难民问题及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推动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说明欧洲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D项正确;材料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难民问题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反全球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依据材料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古埃及文明代表,受宗教影响,A项正确;②是古西亚文明代表,《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化,排除B项;③是阿拉伯文明,《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文明代表,排除C项;④是古印度文明,“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总集,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原因∶奴隶贸易逐渐遭到禁止,劳动力短缺;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中国经济落后,穷苦百姓多,县有廉价劳动力的潜力;跨太平洋来的华工比欧洲白人劳工高要跨表哲伦海峡到美洲快捷目成本更低;中国人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影响∶给当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传播了中华文化。
(2)原因;淘金竞争加剧;美国一些地区的经济衰败,将责任归咎于华工;城市发生了一些暴力事件,也归咎于华工;白人失业现象也被归咎于华工.的存在;中国近代落后,国际地位低下,中国人在外不受尊重。
启示;华工在美国的正当权益没有得到保证;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只有我们祖国强大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人就会得到应有的尊严。
【解析】(1)
原因∶结合所学黑奴贸易的发展历程得出奴隶贸易逐渐遭到禁止,劳动力短缺;根据材料“ 19世纪60年代太平洋铁路建设更加强了对华工的需求”得出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出中国经济落后,穷苦百姓多,具有廉价劳动力的潜力;根据材料“从中国到美国走开阔的太平洋水路,相比之下使从欧洲到美国必须走麦哲伦海峡水道的路线相形见绌,华工的取得比白人劳工更容易”得出跨太平洋来的华工比欧洲白人劳工高要跨表哲伦海峡到美洲快捷目成本更低;根据材料“华工‘配合度高’‘工资低廉’‘吃苦耐劳’”得出中国人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影响∶根据材料“1890年共有107500人。他们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出给当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得出传播了中华文化。
(2)
原因;根据材料“当客易获取的黄金的储量缩小,淘金竞争加剧的时候,对华人的憎恶也随之加剧”得出淘金竞争加剧;根据材料“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败,针对华人的憎恨被州长约翰·比格勒政治化”得出美国一些地区的经济衰败,将责任归咎于华工;根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加州,暴力经常在一些城市例如洛杉矶发生”得出城市发生了一些暴力事件,也归咎于华工;根据材料“全国尤其是加州的报刊开始抹黑和指责华人导致了白人失业等很多问题”得出白人失业现象也被归咎于华工的存在;结合所学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出中国近代落后,国际地位低下,中国人在外不受尊重。启示;根据材料“在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将当年3月6日作为假日用以大规模的游行来支持排华法案的制定。排华法案最终于1882年通过”得出华工在美国的正当权益没有得到保证,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结合所学国家实力与个人的关系得出只有我们祖国强大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人就会得到应有的尊严。
18.(1)特点:增长缓慢;人口变化起伏较大;呈现阶段性特征。
(2)因素:①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容纳了我国大部分人口,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②农业生产状况,粮食产量是影响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规模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口锐减,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为清朝时期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战争,战争是人口变动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破坏社会环境,对农业生产、人口生育等都有直接影响,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政治制度,赋税制度对人口影响比较大,摊丁入亩政策的实行,对清朝人口的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传统思想和习惯,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因素也是促进人口增长的一大原因。
【详解】(1)特点:由材料数据可看到从汉朝的的6000万增加到清末的4.5亿,历时近两千年,总数仅增长了7倍,得出增长缓慢。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第一阶段,自商、周至汉朝,达到6000万;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时期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5亿的新高峰。人口发展起伏变化较大,呈现阶段性特征。
(2)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的小冰期变化)、农业生产状况(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等)、战争、政治制度(赋税制度)、传统思想和习惯(儒家思想、宗族观念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