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课 时 计 划
第6周 星期一 第1、2节 2005年3月28日
课题: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列出实际问题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教材分析: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列出实际问题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难点:列出实际问题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17.4.1反比例函数问题1:当路程s一定时,时间t与速度v成 关系。
问题2:当矩形面积s一定时,长a与宽b成 关系。 反比例反比例v t = s (s是常数) a b = s (s是常数)问题3:小华的爸爸早晨骑自行车带小华到15千米外的镇上去赶集,回来时让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用的时间少了.假设两人经过的路程一样,而且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都不变,爸爸要小华找出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华乘坐交通工具的速度是 v 千米/时,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是 t 小时.因为在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所以 问题4: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y=-3x; (2)y=2x+1; (3) ;
(4)y=3(x-1)2+1;(5) (s是常数,s≠0)练习: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x为自变量)?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1) ;(2) ;(3) 。3、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们是什么函数:
(1)三角形的面积S是常数时,它的底边长y和这条底上的高x的函数关系;
(2)食堂存煤15吨,可使用的天数t 和平均每天的用煤量Q(千克)的函数关系。
4、解答下列问题:
(1)若y与x成正比例,x与z成反比例,则y与z成什么关系?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已知y1与x成正比,y2与x成反比,且y=y1+y2。当x=1时y=3;当x=2时y=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小结:
(1)内容:
反比例函数:意义(表示形式)
解析式的求法
(2)方法:
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条件是已知一对自变量和函数的对应值(或其图象上一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小测:
1、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则其解析式为 。
2、若y与x成反比,x与z成反比,则y与z成 关系。
3、若y与x2-2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4、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交点是(2,3),则k= ,b= 。
5、已知点(2,5)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其中“□”是被污染的无法辨认的字迹,则下列各点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
A、(2,-5) B、(-5,-2) C、(-3,4) D、(4,-3)布置作业:
百年学典 P28~29
17.4.1 反比例函数板书设计:
课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投影幕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学生板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