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有机物 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有机物 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0: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D.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16.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题)
A.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D.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KClO3===KCl+O2
C.5P+O2===P5O2
D.2H2OO2↑+2H2↑
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17.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5题)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 ∶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6.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1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6题)
A.该过程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C.过程中,Pd基催化剂结构被破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⑥原子质量
⑦物质的总质量 ⑧元素种类
A.①②⑥⑦ B.①⑥⑦⑧
C.①② D.⑦⑧
8.黑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2KNO3+3C+S===K2S+X↑+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2N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参加反应的碳、硫的质量比为9∶8
9.在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40 12 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6 待测 44
A.W可能是单质
B.反应中X、W两物质反应的质量比2 ∶3
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X+3Y2W
10.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g A 与一定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5g 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
A.4:19 B.3:5
C.1:3 D.2:17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11.(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与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完全相同,写出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能对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Na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INCLUDEPICTURE"9HXJ-4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的炼丹过程中常用到密陀僧。若密陀僧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密陀僧+2HNO3===Pb(NO3)2+H2O(已配平),则密陀僧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古时候,人类在翠绿色的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此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2(OH)2CO32CuO+X+CO2↑,X化学式为__________,CuO与C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u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4.(8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请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小铭同学将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则推测淀粉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3)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片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片的质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辨识:通过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
INCLUDEPICTURE"23秋卷+1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1)
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观察到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2)微观探析:图2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Ⅰ表示分子分解成________的过程。
INCLUDEPICTURE"23秋卷+2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2)
(3)符号表征:氢化镁(MgH2)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贮氢材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________↑。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补全依据。
依据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____________不变。
依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如图所示的是模拟自来水生产过程的装置示意图。
INCLUDEPICTURE"9HXJ-4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检验天然水是否为硬水,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
(2)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溶液中含有钾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等,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________。
(3)装置C中填充的材料有①活性炭、②粗沙、③细沙、④棉花(每种材料之间都用纱布隔开) ,填充材料由上到下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滤纸(孔径为30~50 μm)代替纱布,某杂质颗粒的直径约为10 μm,该颗粒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
(4)上述生产过程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吸附  B.蒸馏  C.沉降  D.过滤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7.(10分)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内容。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资料信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INCLUDEPICTURE"23秋卷+2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3秋卷+2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2.tif" \* MERGEFORMATINET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瓶内____________,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两个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请讨论分析甲组中导致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对甲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23秋卷+2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再次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猜想2正确。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实验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9HXJ-47.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8题)
(1)a=_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一、1.A 2.D 3.C 4.D
5.A 点拨: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质量之比是8 ∶1,A错误;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正确;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M导管口处生成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C正确;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N处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故D正确。
6.B 点拨: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反应物为氢气和氧气,生成物为过氧化氢,微观过程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B正确;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2,D错误。
7.B 点拨: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①⑥⑦⑧一定不变。
8.D
9.D 点拨:根据分析可知,W是由X和Y反应生成的,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W一定不是单质,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28 g ∶34 g=14 ∶17,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未参加反应,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错误;根据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 ∶1,设X和Y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则=,可得=,故化学方程式可能为X+3Y2W,D正确。
10.D 点拨: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则A 和 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0:1, 20 g A 与2 g的 B 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5 g D,生成C的质量为20 g +2 g -5 g=17 g,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2 g:17 g=2:17。故选D。
二、11.(1)3Fe+2O2Fe3O4 (2)C+O2CO2
(3)2H2O22H2O+O2↑
(4)2KMnO4K2MnO4+MnO2+O2↑
(5)C2H5OH+3O22CO2+3H2O
12.(1)Cl2+2NaClO2===2NaCl+2ClO2 (2)软水;煮沸
(3)氢气(或H2);2H2O2H2↑+O2↑
点拨:(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2)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13.(1)PbO (2)H2O;C+2CuO2Cu+CO2↑;+2
14.(1)5 ∶1 (2)C
(3)铜丝在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固体的质量增加;纸片燃烧时,其中所含的C元素变为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固体质量减少
15.(1)不 (2)化合;原子
(3)2H2;数目;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16.(1)肥皂水 (2)K+(或Al3+)
(3)②③①④;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能 (4)B
点拨:(3)填充材料由上到下的顺序是②③①④,粗沙除去较大的不溶物,细沙除去较小的不溶物,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棉花则可过滤更小的不溶性杂质。其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若用滤纸(孔径为30~ 50 μm)代替纱布,某杂质颗粒的直径约为10 μm,则该颗粒能透过滤纸,因为该杂质颗粒的直径小于滤纸的孔径。
(4)上述生产过程涉及的净水方法有明矾沉降、活性炭吸附,粗沙、细沙、棉花有过滤作用,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B。
三、17.【实验探究】产生大量白烟;4P+5O22P2O5
【反思评价】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
【拓展交流】B
【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
【解释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四、18.(1)4.5
(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 g
= x=12.25 g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 g。
点拨:(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求得a=18.2+4.8-1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