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内容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1-4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内容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1-4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0: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C.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D.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2.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是混合物
C.是可再生能源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3.H2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有关氢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H2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H2的密度最小
B.H2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点燃H2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及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金刚石 无色透明 制裁玻璃的刀头
B 石墨 颜色很黑 书写古代书籍,保留至今字迹仍然清晰
C 木炭 具有导电性 用作电极
D 活性炭 有吸附性 用于净水
5.实验室做了有关CO2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9HXJ-4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5题)
A.甲中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B.乙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CO2已集满
C.丙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CO2气体显酸性
D.丁中的现象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的分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仍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⑤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死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8.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2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8题)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X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本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2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9题)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
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
C.a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
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
10.如图是连接压强传感器的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和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26.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a点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B.bc段可在导管口收集气体
C.cd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D.de段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1分)
11.(5分)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⑤一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
(2)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
(3)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的是__________。
(4)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单质气体是__________。
(5)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
12.(10分)(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如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6-17.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6-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6-1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的主要成分与上述三种物质相同。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13.(8分)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这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责任。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碳的问题: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INCLUDEPICTURE"加+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加+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加+8.tif" \* MERGEFORMATINET ,请你写出一条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 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
(3)为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B.开发氢能,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4)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采用“微火”的方式,小小火苗传达了低碳环保理念。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
14.(8分)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INCLUDEPICTURE"23秋卷+27.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参加反应的INCLUDEPICTURE"23秋卷+27a.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a.tif" \* MERGEFORMATINET 和INCLUDEPICTURE"23秋卷+27b.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7b.tif" \* MERGEFORMATINET 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3.2 g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g。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
(4)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________(填字母)。
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约水资源
15.(10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23秋卷+2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6.(11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3秋卷+2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2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CO2的性质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INCLUDEPICTURE"23秋卷+3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1)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如图1),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进行图1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上层的蜡烛先熄灭,其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2)如图2所示,先关闭K,加热c中水至沸腾,向b中通入CO2,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再打开K,让c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观察到b中纸花逐渐变________,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氢能的清洁性备受关注,但电解法制氢也会因消耗电能而相当于有碳排放。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计算64 g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
(2)理论上,64 g CH4与耗电1 kW·h制得的H2燃烧放出的能量相当。某省电解制氢每耗电1 kW·h相当于排放500 g CO2,若该省使用电解法制得的H2替代甲烷作燃料,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减少碳排放。
答案
一、1.C 2.C 3.C 4.D
5.D 点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若选用硫酸,因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将阻止反应的进行,A错误;验满二氧化碳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到瓶内,B错误;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CO2气体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而不是CO2气体显酸性,C错误;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正确。
6.B 7.C 8.B
9.C 点拨: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有稳定的液面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防止产生误差,不符合题意;C.a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符合题意;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二、11.(1)①②③ (2)③⑥ (3)③④⑤ (4)④ (5)⑤
12.(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CO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3)CO2+H2O=== H2CO3
13.(1)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合理即可)
(2)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灭火(合理即可) (3)C
(4)出门多乘坐公交车(合理即可)
14.(1)3 ∶1 (2)1.2 (3)C、H (4)AB
15.(1)碳酸钙;固体CO2用于人工降雨(合理即可)
(2)CO2+C2CO;化合
(3)CO2+Ca(OH)2===CaCO3↓+H2O
点拨: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为无色无味气体,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这些已知条件及题图反应关系可联想到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而CO2又能与碳反应生成CO,则A、B、C、E四种物质均能确定;又由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可以确定D为CaCO3,C为CO2,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可以验证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
三、16.(1)试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A (3)m
(4)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17.(1)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将二氧化碳直接倒向上层蜡烛,先使上层蜡烛火焰附近氧气的浓度减小 (2)红
四、18.(1)解:设64 g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x。
CH4+2O22H2O+CO2
16        44
64 g        x
= x=176 g
答:64 g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176 g。
(2)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