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测量体温
2.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 )
3.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加气站内要禁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B.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4.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发生了物理变化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5.下列物质的变化:①汽油挥发;②铜绿受热由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粉末;③食物腐败;④植物光合作用;⑤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⑥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⑦电灯发光,发热。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⑦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⑦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错误的是( )
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3秋卷+1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8题)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3,氧化镓的化学式为Ga2O3
B.结构示意图①、③所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C.结构示意图②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结构示意图①、②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9.大米、面粉、豆类等,在温度为30~80 ℃,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菌,其衍生物约有20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素B1由35个原子构成
B.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7 ∶12 ∶6
C.黄曲霉素B1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
10.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9HXJ-3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3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3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实验中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
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集气瓶内压强不断增大,充气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
D.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
11.(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两个铁原子:____________。
(5)两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12.(11分)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又是变化的,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铜制作导线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请用微粒观点解释: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态二氧化碳与液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9HXJ-3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3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3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3题)
(1)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H、Li、Na排在同一族是因为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个质子,一个OH-含有________个电子。
14.(6分)根据图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INCLUDEPICTURE"R2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R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R2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实验①中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②能够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得出“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实验中都用到水,水的作用各不相同,请一一说出其作用。
①集气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我们可以用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已知图中E是空气,A、B、C为固体,C为红色粉末,D是液体,其中A物质是暗紫色固体,途径②和④加入黑色粉末F反应速率加快,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9HXJ-4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4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1)写出物质名称:B________;D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序号)发生了物理变化。
(3)实验室用途径④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F起________作用。
(4)途径____(填序号)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6.(12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的制备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3秋卷+1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选择此收集装置体现了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F装置,气体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导管口进入。
17.(11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来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他们按照图甲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请回答:
实验序号 催化剂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相同时间内甲瓶气体压强值
1 / 10% 20 a
2 1 g二氧化锰 10% 20 b
3 1 g二氧化锰 15% 20 c
4 1 g氧化铁 10% 20 d
INCLUDEPICTURE"23秋卷+1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1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1)A同学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并绘制出图乙,图乙中曲线①表示的是实验______(填序号),由图乙可知使用催化剂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2)B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Fe2O3)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实验4和实验______(填序号),并得出实验过程中b>d。由此可知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请写出实验4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同学在实验2和实验3的反应进行过程中发现b(4)将实验2中的剩余物质小心过滤,并将所得固体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________g。将得到的固体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仍然有气体产生,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__________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每千克的食盐中加入0.06~0.08 g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防治碘缺乏症。请列式计算: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碘酸钾中钾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4)1 kg该食盐中最多含有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一、1.A 2.D 3.B 4.C 5.C
6.C 点拨: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A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碳12和碳13,B错误;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C正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错误。
7.D 点拨: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A正确;化学反应包括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还包含其他反应类型,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B正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C正确;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D错误。
8.B 9.D 10.C
二、11.(1)2NO3- (2)2O5 (3)H2 (4)2Fe (5)2H2O
12.(1)①P+O2P2O5 ②H2O2H2O+O2
(2)B (3)三(或3);3?4 (4)原子;离子
(5)①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13.(1)Ne (2)最外层电子数
(3)不相似 (4)Ne (5)15;10
点拨:(1)由图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的符号为Ne。(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Li、Na排在同一族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镁原子与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4)钠元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钠离子;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根据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则一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一个氢氧根离子(OH-)所含的电子数为10。
14.(1)坩埚钳
(2)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
(3)①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②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③验证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5.(1)氯酸钾;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⑤ (3)催化
(4)④;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
点拨:(1)制取氧气可选择三种固体,C为红色粉末,可知C为氧化汞,D是液体,则D是过氧化氢,A是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途径②和④加入黑色粉未F反应速率加快,所以F为二氧化锰,推测出B为氯酸钾。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途径⑤为物理变化,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3)F为二氧化锰,用途径④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加快反应的进行,所以起到催化作用。(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分解后生成水和氧气,没有污染物产生,所以选择途径④制取氧气;这一制取过程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
三、16.(1)①酒精灯 ②试管
(2)A;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3)B;D(或E);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与前一个空相对应);催化作用;a
17.(1)2;不改变
(2)2;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
(3)反应物浓度越高 (4)1;化学性质
四、18.解:(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2)碘酸钾中钾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39?127。(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3%。(4)1 kg该食盐中最多含有碘元素的质量=0.08g×59.3%≈0.04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