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2.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用不断生长的仙人掌来构建物质类别的分支模型,A为混合物,对B、C、D、E处分别代表的物质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9HXJ-5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5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题)
A.B为纯净物 B.C为化合物
C.D为金属单质 D.E可能是氧化物
3.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着火点
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5.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
B.提倡乘公交车绿色出行
C.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电解水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C.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7.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 )
A.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蚁酸由5个原子构成
C.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守恒观:18 g氢气和18 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 g水
C.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9.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6 a 20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10.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异常情况 选项
INCLUDEPICTURE"23秋卷+32a.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a.tif" \* MERGEFORMATINET 未看到火星四射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细铁丝的着火点
INCLUDEPICTURE"23秋卷+32b.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b.tif" \* MERGEFORMATINET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和氧气比例大于2∶1 B.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
INCLUDEPICTURE"23秋卷+32c.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c.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c.tif" \* MERGEFORMATINET 测定结果偏大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INCLUDEPICTURE"23秋卷+32d.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d.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2d.tif" \* MERGEFORMATINET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8分)
11.(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___;2个氢原子: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2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12.(10分)(1)选择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金刚石 B.氦气
C.稀有气体 D.干冰
①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于裁玻璃的是________。
④可用于做探空气球的是________。
(2)①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少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禁止使用煤
B.用天然气替代煤
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刚石和石墨二者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方式,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从而达到CO2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的“碳”是指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法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将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醇(CH3OH)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碳中和”理念?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4.(8分)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
INCLUDEPICTURE"23秋卷+3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场馆内的冰壶机器人,其电池选用密度小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氧化锂(Li2O)中,锂、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冬奥会运用的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图甲是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镓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镓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镓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甲醇可作燃料。图乙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但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15.(8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INCLUDEPICTURE"9HXJ-6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6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9HXJ-6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写出①~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INCLUDEPICTURE"23秋卷+3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中添加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_(填“A”或“B”),如果用装置E检验氢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INCLUDEPICTURE"二改+6.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二改+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二改+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食品脱氧剂粉末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段与AO段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 2
2 525.5 110.0 0.209 3
3 527.0 110.5 0.209 7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1)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食品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小题,共10分)
18.(10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0.1 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液体和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INCLUDEPICTURE"23秋卷+3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KX全国\\23秋卷+3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8题)
答案
一、1.A 点拨:A.煮楻足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A。
2.C 3.B 4.B 5.D 6.A 7.B 8.B 9.D 10.C
二、11.(1)N2;2H (2)Ca (3)MgO-2 (4)2SO3 (5)Al2O3
12.(1)①BC ②D ③A ④B
(2)①石油;混合物;不可再生 ②BC
(3)①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②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3.(1)二氧化碳(或CO2)
(2)温室效应
(3)CO2+3H2CH3OH+H2O
(4)多种植绿色植物
14.(1)7 ∶8 (2)金属;失去;Ga3+;Ga2O3
(3)2CH3OH+3O22CO2+4H2O;不便于贮存和运输(合理即可);移除可燃物
15.(1)CH4 (2)灭火 (3)2H2O2H2↑+O2↑
(4)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三、16.(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b
(2)B;干冷烧杯的内壁有水珠形成
(3)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7.【得出结论】20.94%
【思考讨论】(1)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食品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2)脱氧剂粉末分布不紧密会使空气混入脱氧剂粉末缝隙内,造成初始气体体积变小(合理即可)
点拨:【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即可求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氧气含量=×100%=20.94%。
【思考讨论】(1)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后,增加了食品脱氧剂粉末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利用食品脱氧剂粉末与氧气充分接触,保证反应充分进行,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2)食品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造成其内部存在间隙,则食品脱氧剂粉末在玻璃管中的高度就会增大,标记的O点位置偏高,使得空气柱测量值即AO段距离偏小。而当吸收完氧气后,空气柱下降的高度AB段不变,所以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四、18.(1)0.8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 g
= x=1.7 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1.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