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2022春·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2.(2022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内容:“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2022春·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历史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叙述中,属于史实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持续的增长
D.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4.(2022春·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区分史实和史论,并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1951年5月,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获得完全统一
B.“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022春·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地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这一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6.(2022春·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我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制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这一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7.(2022春·重庆长寿·八年级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特点与现实情况,为解决民族问题制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8.(2022春·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中国打破这一论断,将火车开进拉萨是在( )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00年代
9.(2022春·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成了一大批项目。这一措施( )
A.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改善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0.(2022春·重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自然保护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经济建设
二、辨析题
11.(2022春·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图材料后判断。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将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 )
(2)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
(3)我国的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数量多、分布广。( )
(4)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5)我国的五大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 )
12.(2022春·重庆南岸·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民族间都无平等可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教师教学用书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请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涂“未涉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民族之间都是不平等的。
(2)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增加财政补贴等政策加速其发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我国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
13.(2022春·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民族区域自治就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国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恰当的国家制度。
——摘编自《中国通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面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具体国情。
(2)1947年,第一个省级少主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一项基本国策。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利于维护各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题
14.(2022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材料三:1980年,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1980年、1981年和1998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51.5%和49.3%,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3.1%、48.5%和50.7%。
——均摘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问题:
(1)据《抗美援朝前亚州东部形势》图,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2)观察青藏铁路示意图,图中铁路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该铁路的修建是党中央哪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何种行动?
(3)根据材料二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特点产生的主要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A选项正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B选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C、D选项错误。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中的描述“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故B符合题意;中国实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叙述的是客观历史事实,B项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主客观评价,属于历史观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叙述,没有进行评价,属于历史史实,D项正确;A项是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评价,B项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C项是对一国两制的评价,都属于史论,不是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从题干中“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是管理地方的制度,再结合“从俗从宜”等信息,可知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相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国情出发,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民族团结,C项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方针特指港澳台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我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制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可得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C项正确;政协制度是政党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民族问题制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8.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火车开进拉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6年,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坐着火车去拉萨成为现实,D项正确;19世纪50年代与火车开进拉萨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与火车开进拉萨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与火车开进拉萨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D项正确;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改善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整理少数民族的古籍,属于文化的传承,B项正确;“古籍文献”不属于自然保护,排除A项;古籍文献也不属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11. 错误 未涉及 正确 正确 错误
【详解】(1)根据图片提供的新信息可知,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西部、东北部地区。题干表述违背了材料展示的信息,故填“错误”。
(2)根据图片信息不能看出“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题干表述材料没有涉及,故填“未涉及”。
(3)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设置数量多,分布比较广。题干表述符合材料展示的信息,故填“正确”。
(4)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都属于我国的领土管辖范围,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题干表述符合材料展示的信息,故填“正确”。
(5)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5月建立的。题干表述违背了材料展示的信息,故填“错误”。
12.(1)正确。
(2)未涉及。
(3)错误。
(4)未涉及。
(5)正确
【详解】(1)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民族间都无平等可言。”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民族之间都是不平等的。”这一表述是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正确。
(2)据题干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增加财政补贴等政策加速其发展。”这一表述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故填未涉及。
(3)据“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故填错误。
(4)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这一表述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故填未涉及。
(5)据“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这一表述是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正确。
13.(1)A
(2)C
(3)A
(4)B
(5)A
【解析】(1)
根据材料“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此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具体国情。本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上涂“A”。
(2)
根据材料“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在答题卡上涂“C”。
(3)
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一项基本国策。本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上涂“A”。
(4)
根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就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国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恰当的国家制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本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在答题卡上涂“B”。
(5)
根据材料“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民族区域自治就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上涂“A”。
14.(1)原因:美帝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扩大朝鲜战争;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犯我国主权,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2)起止:起点青海省的西宁市,终点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言之有理也可)
行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3)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
作用: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
(4)说明了:中国政府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1)
根据材料“《抗美援朝前亚洲东部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要抗美援朝的原因有:美帝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扩大朝鲜战争;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犯我国主权,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2)
根据材料“青藏铁路示意图”可知,青藏铁路的起点是青海省的西宁市,终点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铁路的修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3)
根据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概括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中国政府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